第八百五十三章 回禀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“其实,臣觉的,我们最应该第一个拿下的,是北燕。”  

说着,兵部尚书在地图上一指北燕的位置。  

“一旦北燕被第一个攻破,那么,我们就可以屯兵北燕,继而从北燕对南梁和西秦发兵,再加上三个小国的配合,如此,对南梁和西秦,就是合围之势。”  

皇上叹一口气。  

“这一点,朕和苏清,也商议过,可北燕,实难第一个突破,一旦我们兵临北燕,按照他们目前的联盟情况,西秦和南梁必定要对我们抵达北燕的大军进行合围,而我们可以联盟的那三个小国,却完全无法帮助我们。”  

兵部尚书叹一口气,默了一瞬,忽的抬眸看向皇上。  

“臣记得,王妃不是有北燕的边防图?”  

皇上就笑道:“一张边防图,的确可以捣毁北燕边防,可如果我军冲破北燕,那就更危险,就等着被他们三国包饺子吧!”  

以前,都是只扫个人门前雪,打北燕,也不会有南梁和西秦出来做什么。  

现在不同。  

他们欲图瓜分大夏朝。  

而大夏朝欲图直接将他们收了。  

这计划,不能错了一分一毫。  

盯着地图,兵部尚书又叹息一声,“那北燕的边防图,岂不是起到的作用甚少。”  

一旦西秦被破,驻军西秦,再联合其他三个小国,进攻北燕,就算是没有边防图也能做到。  

“边防图,还是有用,起码可以在我们攻打北燕的时候,阻止南梁来援救北燕。”  

兵部尚书一笑,“南梁被平阳侯拖着,他如何分身救北燕。”  

“生死一线,若是不救北燕,他也许就是下一个西秦,你说他救不救,只怕是要用尽全国兵力…”  

说及此,皇上的声音蓦地一顿,眼底有亮光浮上。  

兵部尚书亦是满目欣喜之色,看向皇上。  

“陛下,那就南梁用尽全国之力啊!”  

皇上摩拳擦掌,“是啊,那就让南梁用尽全国之力去救北燕,这样,南梁就空了!”  

“不错,如此,平阳侯正好率军直捣!”  

皇上和兵部尚书眼底,闪烁着兴奋的光泽。  

“这件事,我们再从头捋一遍,看有什么漏洞,决不能有分毫闪失。”  

临时修改作战方针,是大忌,尤其眼下并无什么意外状况。  

正说话,外面小內侍通禀:“陛下,刑部尚书大人求见。”  

皇上立刻道:“快传!”  

声音落下,刑部尚书带着一脸尘色,急急进了御书房。  

行礼问安之后,手里捧上厚厚一摞银票。  

“陛下,这是十九万两,九王妃刚刚从北燕南梁和西秦三国领队手里弄来的。”  

兵部尚书看到银票,都惊呆了。  

苏清不是去参加比赛了吗?  

那个比赛,是个正规的比拼军事技能的大赛。  

苏清怎么接二连三的搞出了银子?  

好像这个比赛是比谁能弄出更多银子似得。  

皇上眼底,闪着亮光,一阵苍蝇搓手,笑道:“不错,加上之前苏清送回来的,以及我们从西秦杜之若他们那里拿到的,这次作战的军费,算是七七八八的足了。”  

第一次听说,军费还能这么来!  

用别人家的钱,养自己家的兵,去打别人家的地。  

这是带兵打仗,上上策?!  

兵部尚书震惊之际,刑部尚书将黑狐岭那边的最新进展一一回禀。  

上次他回来,已经告知皇上苗疆圣女还活着的事情,此次回禀完,皇上沉默须臾,道:“圣女那里,没有什么最新动作吗?”  

刑部尚书摇头。  

“圣女的动作有没有,臣不知,只是,昨日夜里,齐王派人给西秦领队送来二十万两银子和一封信。”  

这叫齐王给西秦领队送来二十万两吗?  

明明是给苏清送来十九万两,给西秦领队送去一万两好吗!  

齐王要是知道,自己送出去的大价钱,被苏清给截胡了,不知道是不是要吐血。  

兵部尚书眼底泛着幸灾乐祸,默默翻个白眼。  

皇上搓了搓手,“信是什么内容?知道吗?”  

刑部尚书摇头,“昨日夜里,九王妃进了趟林子,没来得及去查看那信,臣没有那个本事,福星试过,只查清楚了银子的数量是二十万两,至于信,没看到。”  

啧啧!  

九王妃,果然是九王妃。  

有些事,谁都能做。  

有些事,只有九王妃自己能做!  

这才叫金字塔顶端的人才!  

皇上正要说话,忽的眼角余光一眼看到兵部尚书的神色,顿时皱了下眉。  

“她是朕的儿媳妇!”  

我说啥了?  

您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?  

我也没说她是我儿媳妇啊!  

可皇上都发话了,他能不接?  

揣摩了一下圣意,兵部尚书一脸谄媚的恭维道:“陛下教导有方!”  

福公公…  

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!  

皇上…  

闭嘴!  

你才臭不要脸!  

福公公…  

人贵有自知之明,皇上不愧是天底下最金贵的人!  

皇上…  

看了一眼兵部尚书,皇上目光嚯的落向刑部尚书。  

这一段揭过!  

“你回去告诉苏清,那封信,有可能涉及到西秦和齐王之间,沟通人的更变。”  

兵部尚书转头就朝刑部尚书道:“昨天夜里,杜之若破相了。”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