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七章 担心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北燕三皇子就道:“此次尖子兵大赛,作为各国领队者,我们都来到大赛的最前线,驻扎赛场,本王是皇子,这位在南梁也是举足轻重,可为何偏偏你们西秦的尚书,留在了大夏朝的京都,这对于联盟来说,是不是不太有诚意。”  

明显的,西秦在作弊啊!  

大家说好了联盟,结果你们自己悄悄去了大夏朝。  

还私下见了齐王。  

而且,你们西秦现在要出兵!  

我们算什么?  

你们的助攻吗?  

这话,立刻引起共鸣。  

西秦的官员…  

心头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。  

你们以为杜尚书不愿意来大赛现场吗?  

如果有的选,杜尚书比谁都愿意来!  

这样,就意味着,他还有脸见人!  

一个乌青的杜尚书,怎么见人!  

他不要脸的吗?  

西秦不要脸的吗?  

可大家提出的要求,也合情合理,怎么拒绝。  

一脸的为难,西秦官员看向北燕三皇子。  

“不是杜尚书不来,实在是杜尚书在出发之前,身体出了些状况,病了,而现在,杜尚书被齐王留下,有许多细节需要商议。”  

南梁燕王打断了他的话。  

“既然是联盟,为什么和齐王商议的人,只有杜之若。”  

所有其他官员,看向西秦官员。  

西秦官员…  

既然无法回答这个尴尬的问题,就只能冷下脸来,  

“我们是同盟,怎么,现在一切还未开始,大家就要内讧了吗?时间不等人,齐王那边,兴许三五天之内兴许一两天之内,就会有所动作,我们现在商议的,难道不是该如何调动自己国家最有力的力量,共同打压大夏朝吗?”  

顿了一下,不及大家开口,又道:“西秦已经和齐王达成共识,西秦秉着同富贵的原则,不愿意落下各位,如果你们觉得,西秦如此做,你们不满意,你们自己去找齐王商议,如果齐王还有时间和你们商议的话!”  

耐着性子解释,大家群起而攻之。  

现在冷下脸来,反倒是人人安静了。  

北燕三皇子和南梁燕王相视一眼。  

北燕三皇子道:“大人也太过激动了,我们只是想要见一见杜尚书,具体商议一下具体安排如何操作。”  

南梁那位官员就冷声道:“杜尚书如果方便,一定会来见各位,可为了京都那边不打草惊蛇,杜尚书必定不能离京,各位如果执意要商议,你们自行安排。”  

“你这话什么意思!”  

南梁燕王沉了脸。,  

西秦的官员就道:“很明白,现在大家都在黑狐岭,杜尚书来不了,要见,只能你们进京,至于如何进京,我办不到,你们如果有办法,自己办!”  

“你…”  

南梁燕王有些气结。  

这不是混账话吗!  

可这话,话糙理不糙。  

他无法反驳。  

来了大赛现场,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光明正大的离开。  

眼见大家都安静下来,南梁官员便也就和颜悦色下来。,  

“今日山林狩猎比赛,大夏朝的苏清,应该就再出不来了。”  

南梁燕王眼皮一跳,狐疑看向他,眼底带着警觉。  

南梁官员倒是没有察觉他的神情变化,只笑道:“齐王那边派了人来,就在今儿白天,我亲自将人送上黑狐岭去埋伏苏清,她必定有去无回。”  

对于在座的各位,这是个好消息,  

苏清能征善战,手段狠辣,打仗打的刁钻,让人应接不暇。  

除掉苏清,大夏朝等于断了半根臂膀。  

人人面上,露出欢喜之色。  

南梁燕王,暗暗松下一口气。  

如果齐王的人得手,那慕容雪就不必拼着断了一只手的风险去刺杀苏清了。  

如此,更好。  

慕容家那边,他终究需要给出一个解释的。  

暗自舒了口气,南梁燕王朝西秦官员道:“齐王需要我们做什么?”  

西秦官员就道:“这次来参加比赛,按照之前我们和定国公的约定,各自都多带了许多随从,这个时候,大家再回国搬兵,已然来不及,齐王需要大家的这些随从,化整为零,秘密进入京都。”  

几个官员,彼此相视一眼。  

西秦官员继续道:“明日苏清死讯一传出,这比赛就算是彻底中断,按照规则,参赛队员会被留下进行案件调查,而我们带来的人,就没有必要了,我们可以向组委会提出,令带来的人回国。”  

“他们在暗中潜入京都?”北燕三皇子道。  

西秦官员点头,“不错,齐王会派人在京郊十里铺那里接应,到时候究竟如何做,齐王会安排。”  

说着,他直朝一笑。,  

“说白了,我也只是个传话的,如何操作,还是齐王说了算。”  

这种场面上的官话,大家不过听听而已。  

谁会相信,西秦调兵来大夏朝,只是为了帮助齐王呢!  

无利不出兵!  

暗夜中的商议,不止这一处。  

京都的郊外,十里铺。  

齐王一脸凝重的负手立在院中。  

秋日的夜里,风很凉。  

齐王的银色面具,泛着寒光,让人瞧了,心头有些瘆得慌。  

大皇子立在一侧,望着齐王,动了动嘴角,终是道:“明日就行动吗?”  

齐王叹了口气,张口却是答非所问。  

“容嬷嬷的本事,我见识过,很厉害,徽帮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