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五章 准备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福公公微微眯起眼睛,看着倒在地上的老夫人。  

皇上果然说的没错,她不敢!  

目光寒凉,扫了老夫人一眼,幽幽看向立在一侧早就吓傻了的李妈妈。  

“你,是老夫人跟前伺候的?”  

被问话,李妈妈膝头一软,扑通就跪下了,“是,奴婢是。”  

对于李妈妈的下跪和自称奴婢,福公公皱了皱眉,倒也受了。  

“从今儿起,老夫人若再闹出这种出格的事,杂家便抓了你问罪!”  

李妈妈吓得脸色惨白,冷汗直冒,惊恐的看向福公公。  

福公公默了一声,道:“今儿,到底是什么缘故?谁撺掇了她?”  

李妈妈惊慌不安道:“没有人撺掇,奴婢劝了好久,实在是劝不动,老夫人性子很拧,她认定的事,谁也劝不住。”  

大喘了两口气,略略平息了一点情绪,李妈妈又道:“今儿,实在是因为府里二夫人被刑部抓走,老夫人救人心切才闹起的。”  

福公公心下微动。  

刑部竟然将朝晖抓了?  

这胆子实在不小啊。  

就算镇国公府倒了,太后倒了,德妃倒了,可朝晖毕竟是平阳侯府的人,不看苏大人的面子,也要看侯爷的面子啊。  

转而又想到刑部尚书铁面无私不近人情的性子,福公公瞬间释然。  

“救人心切,不去救人,怎么来宫门口鸣冤,状告平阳侯夫人?”福公公心思闪过,又问道。  

李妈妈舔了舔嘴皮,看了老夫人一眼,犹豫一下,咬着嘴唇道:“老夫人最初是希望大夫人能出面,救一救二夫人,结果大夫人不肯,老夫人就生气了。”  

福公公…  

为了救府上二夫人,就来宫门口鸣钟告大夫人?  

这老夫人脑子被门挤了吧。  

该问的问清楚了,福公公又训斥了两句,让李妈妈将老夫人带走,转头回宫。  

养心殿。  

皇上正坐在桌案后随意翻着一本书,听到声音,搁下手里的书抬眼看过去。  

福公公上前,将老夫人晕倒一事回禀了。  

皇上冷哼一声,“真是越来越莫名其妙,苏掣倒了什么霉,居然有这么个娘!老平阳侯是哪只眼瞎了,居然对这么个货色情有独钟。”  

没好气的说了一句,皇上看向福公公,“到底为什么?”  

福公公便将李妈妈的话如数回禀。  

皇上听着,嘴角直抽。  

“她是有病吧!王氏不肯救朝晖,她就来宫门前鸣钟,这意思,是让朕收拾了王氏?亏得是朕做皇帝,若是换成旁人,今儿没准儿就真见了这老货,架不住她一番哭闹,大半夜的命人把王氏叫来!”  

福公公…  

这话听着,怎么那么别扭!  

抖了下眼皮,福公公道:“陛下,老夫人对二房,实在也是偏心。”  

语落,福公公略略一犹豫,“不过…”  

话音才起,又倏忽顿住。  

皇上朝他横了一眼,“说完!”  

福公公忙低了低身子。  

“老奴记得,好多年前,苏大人又一次醉酒闹事,被京兆尹抓了起来,当时老夫人好像并没有去捞人,还对外说什么他胡闹合该被管教,那地方,最适合醒酒什么的。”  

福公公一提,皇上也想起这件事。  

当时,老夫人的做法,引得坊间上下一片称赞。  

因着她如此,那些原本想要捞人的府邸,也没敢动作。  

“如今,二夫人不过是被刑部带去问个话,老夫人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,老奴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啊,一个是儿子,一个是儿媳,怎疼儿媳比疼儿子还过。”  

皇上…  

福公公这么一说,好像是这么一回事。  

话又说回来。  

同样是儿媳。  

对王氏这个儿媳,和对朝晖这个儿媳,老夫人的态度,天壤之别啊。  

若从前,王氏是个孤女,朝晖背后有镇国公和太后这两座大山,老夫人如此,还说得过去。  

可现在,朝晖就是平阳侯府的累赘,王氏的身份却是响当当的厉害。  

老夫人还是这么偏心朝晖。  

有点意思。  

不过,再有意思,这也是别人家的家务事。  

闲来无事,拿来八卦一下,是极好的。  

毕竟八卦八卦,知道别人过得不如自己,容易吃得香睡得香。  

可要真拿来研究,皇上没那个闲工夫。  

“等祭天完了,留了刑部尚书,朕有话问他。”  

福公公领命。  

说话间,御膳房送来宵夜。  

福公公服侍皇上吃着。  

这个时候,同样在吃宵夜的,还有王府里的王氏。  

一碗乌鸡汤喝下,王氏起身,“都准备好了吗?”  

身侧婢女应声,“夫人,都准备好了。”  

王氏颔首,“时辰一到,就进宫。”  

“是。”  

才语落,外面一个婢女急走进来。  

“夫人,方才老夫人离开,直接去了宫里,老夫人敲了金钟。”  

王氏…  

眼角一抽,震惊的看着婢女。  

“敲了金钟?她去爬钉子路了?”  

婢女摇头,“老夫人后来晕过去,被送回府了。”  

王氏一撇嘴,“我就知道,她有贼心没贼胆儿,为了救朝晖,她可真是什么都敢,金钟都敢敲,也不怕一把年纪把自己个折腾到牢里去。”  

语落,默了一瞬,王氏朝婢女吩咐,“你现在回侯府一趟,老夫人屋里的那张小炕桌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