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章 替换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一个老大爷立在苏清身侧,叹了口气。  

“将军莫要和他们计较,这些孩子,都是孤儿,平时就跟着他们先生一起过,发生这种事,估计是都吓到了。”  

已经有平阳军和老百姓一起上前去安抚那些受惊的孩子。  

苏清转头朝那老大爷道:“他们的先生,是个女的?”  

老大爷就点头。  

“嗯,三十多岁了,肚子里怀着二娃,老大跟着他爹去乡下外婆家帮着农收去了。”  

老大爷叹了口气。  

“这么一场,也不知道这孩子还保得住不。”  

苏清心里,像是被车轮碾过。  

余震过后,方才被将士们挖通的通道,再次被堵住。  

三个将士被困在里面,情况不明。  

外面余下的士兵,奋力挖掘。  

灰尘漫漫,遮天蔽日。  

苏清想让士兵带着那些被救出来的孩子们且先去帐篷处。  

免得再次发生余震,增加不必要的伤亡。  

可那些孩子固执的很。  

尽管已经怕的瑟瑟发抖,却执意要留下,等他们先生出来。  

苏清无法,只得派了两个士兵看着他们。  

楼里还困着一个老师三个孩子外加三个平阳军。  

苏清仰头望着基本坍塌了一半的二层小楼,心头不安汹涌。  

这样的坍塌结构,完全经不住再一次余震。  

一旦余震再来,势必会全部垮下。  

然而…  

纵然知道后果是什么,可援救的节奏却一点不能停下。  

明知是死,却必须不惜一切。  

这是他们的使命。  

好在,有了第一次的经验,对建筑的建构略有了解,第二次挖掘,并没有非太多的功夫。  

通道一挖通,立刻有七八个平阳军冲进去。  

不过须臾,几人或抬或扛着伤者出来。  

一侧守着的军医立刻接上去。  

一个满身是血的女先生,两个已经没有知觉的孩子,还有两个重伤的平阳军。  

楼里,还剩一个平阳军和一个孩子。  

就在冲出来的人再次要冲回去救人的时候。  

余震再次发生。  

几乎眨眼的功夫,轰的一声,二层建筑,彻底坍塌在他们面前。  

“里面还有人,大刘和那个孩子还在里面!”  

在建筑坍塌的一瞬,平阳军里,忽的爆出一声撕裂般的吼叫。  

一个士兵红着眼,不要命的就要朝里冲。  

大地还在颤抖。  

坍塌还在继续。  

这个时候他冲进去,必死无疑。  

身侧的战友忙一把摁住他。  

他跪在地上,冲着坍塌的废墟哭吼,“让我进去吧,求求你们,让我进去吧!”  

里面的大刘,是他的亲哥哥。  

里面的那个孩子,和他儿子差不多大!  

他亲口许诺那孩子:你在这里等着,我下一个就来抱你。  

许诺的话,就在耳边。  

身侧摁着他的士兵,眼泪吧嗒吧嗒的落,却无计可施。  

能做的,只能死死的按住他,不增加新的无为的伤亡。  

这次余震,震感不强,却足足维持了两盏茶的时间。  

好在身侧没有较高的建筑物,并无飞石落下砸伤人。  

余震过后,大地平稳。  

那士兵飞一般扑向废墟。  

他清楚的记着,当时大刘和那孩子是在什么位置。  

抄起手里的兵工铲,发狂的挖掘。  

“你们等我,你们坚持住,我救你们出来,坚持住,等我、。”  

身侧其他士兵,与他一样,全速挖掘。  

苏清立在一侧,心里死死的揪起。  

福星抄着兵工铲,加入进去。  

很快,挖掘的人动作一滞,福星一声大叫,“不要再用铲子,会挖塌的。”  

里面的两块巨石形成一个犄角之势。  

大刘和那孩子,正好被卡在两块巨石支起的空隙中间。  

大刘跪在地上,身子弓着。  

那孩子,就藏在他的身下,双目紧闭。  

大刘的背上,就是那两块巨石,其中一块石头上,带着木楔。  

木楔直插大刘后背。  

血不断的流。  

大家挖掘开的一瞬,大刘正单手撑着地,另一只手,接了自己的血,喂那孩子喝。  

废墟被挖开,看到战友,大刘神色狠狠一松,干裂的嘴皮带着虚弱的笑,“你们来了,这孩子,交给你们了,我,怕是不行了。”  

这一幕,刺激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。  

围观的幸存者里,有人禁不住,呜呜哭起来。  

福星忍着发酸发胀的鼻子,指挥挖掘。  

“大爷的,你给老子坚持住,不行个狗屁!平阳军的男人,没有不行的!小心回去将军罚你。”  

“你们两个,必须让那两块巨石稳固住,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,不能让它塌了!”  

嘶吼着,一声令下,福星纵身一跳,直接跳到大刘所在的那个废墟坑里。  

所有人一惊。  

唯有苏清明白。  

福星跳下去,是想要用她自己来替换大刘。  

坑很小,幸亏福星是个姑娘,身子不那么宽阔。  

跳下去,恰好容下她。  

小心翼翼将被大刘完好无损护在身下的孩子抱出。  

旁边,立刻有人接了。  

福星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掏出一个药瓶儿,瓶塞一拔,到了半瓶儿在大刘背上。  

“这是将军秘制的药,你特娘的,用了将军的药,就老老实实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