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七章 诊脉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容恒肝肠寸断的呕吐声从盥洗室不断的传出。  

几个被皇上带来的御医一头麻线。  

女人孕吐,他们见怪不怪。  

这男人孕吐,他们还是第一次见。  

而且,吐得比女人都凶。  

苏清欲要起身给皇上行礼,被皇上制止了。  

指了指苏清,皇上朝太医院院使吩咐道:“给王妃诊脉。”  

苏清搁在桌上的手腕,就又落到太医院院使手中,不过,隔着一方棉布帕子。  

太医院院使细细诊脉之后,恭敬的朝皇上慧妃道:“恭喜陛下,恭喜娘娘,九王妃的脉象很是康健,胎儿也极其的稳固,没有任何不妥。”  

这话说的,太医院院使自己个都舌头发软。  

听说昨天才怀上的。  

今儿第二天。  

他就能诊断出这些…  

他真是个神医。  

太医院院使语落,皇上颔首,微微松了一口气。  

毕竟,昨天苏清还昏迷着呢。  

苏清忍不住问道:“院使,从脉象上,能看出怀孕多久吗?”  

皇上…  

这话问的,当然是怀孕两天!  

院使…  

眼皮一抖,摇头,“回禀王妃,目前,瞧不出怀孕天数,许是日子太短,要再过一个月左右才好摸脉。”  

皇上…  

瞧不出怀孕天数,却能肯定胎儿康健?  

一群人头顶飞麻线的时候,容恒被长青扶着,面色苍白双目虚弱一副马上要死的样子从盥洗室出来。  

皇上心疼容恒,立刻吩咐太医,“快,给他诊脉,开个止吐的药。”  

太医院院使立刻上前。  

长青扶着容恒坐了,容恒痛苦的蹙着眉,大喘着气,一只手任由太医诊脉,另一只手捂着胸口。  

长青捏了两颗梅子,塞到容恒嘴里。  

太医院院使…  

这场面,怎么那么诡异呢!  

深吸一口气,太医院院使低头手指搭在容恒手腕。  

诊了半天,一脸为难的转头。  

“陛下,殿下的脉象,就是正常健康男子的脉象,没有任何妊娠的症状。”  

皇上…  

都吐成这样了,还没有怀孕症状!  

太医院院使顿了一下,道:“要不,请赵太医再瞧瞧,赵太医比臣更精通这些。”  

皇上点头,赵太医上前。  

诊脉完,赵太医的回话,与院使的几乎一样。  

就是在他回话的时候,容恒又一阵翻江倒海的干呕。  

皇上心疼的看了一眼容恒,“他会不会是吃坏肚子了?”  

太医…  

赵太医和院使齐齐摇头,“殿下一切健康,没有任何问题。”  

皇上皱眉,“那也不能一直这么吐啊,人怎么受得了,能开药吗?”  

赵太医和院使对视一眼,院使道:“要不,就先开两剂止吐的药,且让殿下吃着看看,左右这药不伤身,殿下腹中也没有胎儿。”  

皇上立刻道:“那快去,现在就给他煎熬了,让他喝!”  

太医立刻领命,集体告退。  

出了慧妃寝宫,几个人也没从方才的震惊中缓过来。  

男人孕吐!  

闻所未闻!  

太可怕了!  

太医一走,皇上正同慧妃苏清说话,一个小內侍急急奔来。  

“陛下,平阳侯夫人求见。”  

苏清有些意外,她娘怎么来了,难道是来看容恒孕吐的?  

皇上闻言,皱了下眉,“是见朕还是见慧妃?”  

小內侍就道:“求见陛下,此时在御书房候着呢。”  

见他?  

见他干嘛?  

皇上现在见了王氏,心里都犯怵。  

说不上的缘故,就是犯怵!  

可人家都在御书房候着了,他能不见?  

皇上起身,朝苏清看过去,“要与朕一同去御书房吗?”  

苏清摇头,起身屈膝道:“儿臣多谢父皇恩典,儿臣就不去了,儿臣一会带殿下回府。”  

容恒又去盥洗室吐去了。  

皇上朝盥洗室看了一眼,抬脚离开。  

皇上一走,慧妃立刻问苏清,“可是有什么想吃的?”  

慧妃不问,苏清也没觉得饿,慧妃一提,苏清肚子跟着就咕噜一声叫。  

格外响亮。  

不等苏清作答,慧妃就笑着摸摸苏清的肚子,“瞧,我们小皇孙饿了。”  

语落,转头吩咐一侧婢女,“快去,把小厨房备下的那些,都端来。”  

婢女应命。  

苏清朝慧妃笑道:“母妃,许不是皇孙,是个女孩儿。”  

慧妃就朝苏清道:“女孩更好,我和你说,我是过来人,最是知道儿子女儿的区别,儿子虽然能立门户,可女儿若是嫁好了,一个女婿半个儿,何况,女儿可比儿子贴心多了,你们可千万不能重男轻女。”  

她现在,都要羡慕死皇后跟前,有个云霞了。  

可惜,她这身子,再生养不得。  

不然…  

也好想要个小公主。  

苏清…  

这些,难道不是她用来劝慧妃的!  

苏清眼角一皱,慧妃拍着苏清手背,语重心长的道:“是女儿,咱们娇娇的宠着,若是儿子,也别嫌弃他,总之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。”  

苏清…  

您这么嫌弃儿子,容恒知道吗?  

不过,作为皇室的妃子,婆婆没有重男轻女,苏清倒是高兴。  

说话间,宫女流水般的端了十几盘佳肴进来。  

全都是大盘装的。  

红烧羊蝎子,火爆腰花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