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八章 分寸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皇后走神间,皇上朝皇后笑道:“云霞能和清儿他们走得近,是好事,日后,云霞出阁,也有个给她撑腰的,咱们总有不在的那一天。”  

皇后母族没有什么势力,若是云霞未来的驸马欺负她…  

这是皇后最担心的事。  

如今被皇上提起,皇后眼底泛着红,点了点头,“清儿是个知分寸的。”  

皇上也跟着点头,“看着耀武扬威,实则,心里什么都明白,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,她清楚着呢,若是云霞真能与她交好,对云霞,那是不尽的好处。”  

不说旁的,起码自己个的性子,就能彪悍起来。  

人最怕的,就是自己软弱。  

若是你自己软弱,旁人想要帮你,都帮不起来。  

日子总不能别人替你过,路总不能别人替你走。  

父母可以保护你一时,却保护不得一世。  

更何况,若是日子的好坏,需要父母介入才能改变,那…她过得可见也是不开心的。  

所以,最根本的,还是自己有本事,自己强悍些。  

帝后正说着贴心的话,门外,福公公忽的颤抖着声音惊慌回禀,“陛下,出事了。”  

福公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。  

能让他这么慌张,可见真的是出事了。  

皇上立刻道:“进来说。”  

皇后屈膝,“臣妾告退。”  

皇上颔首,皇后转身间,福公公白着脸走进来。  

“陛下,九王妃…”  

不及福公公语落,皇上心跳一闪,蓦地站起,气息都是颤抖的,“苏清出事了?”  

皇后抬起的脚一僵,满目惊慌回头。  

“清儿怎么了?”  

那可是她闺女未来的保护神啊,决不能出事!  

更何况,她也真心喜欢那孩子。  

福公公急的要哭了。  

“陛下,九王妃下令,调集无数平阳军进城了,而且,大约有几千平阳军戍守城门,不许一人出入,另外,京郊那边传来消息,平阳军也在大规模的行动。”  

皇上听着,脸都白了。  

平阳军是京都现存的,唯一一支规模庞大建设完备的军队。  

现在,没有他的调令,平阳军大规模行动?  

还是在京城!  

还直接围了城门和京郊。  

平阳军要做什么!  

皇后听着,眉心微蹙,也顾不得离开,只朝皇上道:“陛下,清儿绝不会谋反的。”  

苏清要是谋反,当日在大佛寺,那就是最好的机会!  

皇上下意识的点头,可点过头,却又满面冷峻。  

擅自调动军队,不论是否有心,都是死罪。  

苏清要做什么!  

他刚刚还说,那是个有分寸的孩子。  

这就直接一声不响的调军了?  

死死捏着拳头,皇上愤怒在桌上一砸,“消息从哪传来的,可是可靠?”  

福公公忙道:“启禀陛下,是京兆尹和兵部尚书齐齐传来,他们把消息告诉奴才,就急忙离开了,说是去调查事情原委,让陛下做好最坏的打算。”  

皇上心口,突突的跳。  

最坏的打算?  

什么打算?  

苏清带着平阳军造反吗?  

若苏清当真造反逼宫,他能准备什么!  

他就犹如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,毫无招架的实力。  

皇后皱着眉心,幽幽道:“不对啊,清儿不是要昏睡三日?她醒了?是她调的兵吗?”  

皇后疑惑问出,皇上的脸色,就更难看了。  

若真是苏清调兵,他还不怕。  

他相信苏清。  

可若不是苏清调兵…  

齐王没有死,云王也被他安排着跑了,大皇子被齐王救了。  

如果这三人蛇鼠聚头,控制了清儿,控制了平阳军…  

那才是真正的后果不堪设想。  

一捏拳,皇上立刻道:“皇后,你即刻回去,看好太后,任何人不得带走她。”  

一种大战在前的紧张,骤然弥漫御书房。  

皇后立刻脊背一直,“是,臣妾在,太后在!”  

一语落下,转头就走。  

皇上…  

娶妻如此,夫复何求!  

皇后刚走,被皇上派出去的暗影首领闪身进来。  

皇上忽的想起,派他去清剿齐王去了。  

“如何?”  

暗影首领皱眉,“回禀陛下,福星已经被救出,九王妃和九殿下捉拿了齐王的幕僚,人已经在送进宫的路上,齐王从密道跑了,九王妃…”  

暗影一回禀,皇上一脸迷惑。  

你在说啥?  

一抖眼角,皇上道:“清儿?你见到清儿了?在哪?”  

暗影首领…  

“不是陛下派九王妃带兵支援属下的吗?”  

皇上…  

“朕难道不是让你和三和堂的人汇合?”  

说着,皇上看向福公公。  

这事,皇上交给福公公去办了。  

福公公…  

“奴才已经派人去…”  

福公公话音未落,一个小內侍急急奔进来,正要回禀,一看里面的气氛不太对,又步子一顿,打算折返出去。  

一种进错门的感觉。  

福公公脸一黑,“过来回禀,鬼鬼祟祟,什么样子。”  

小內侍忙弓着身子再上前。  

“启禀陛下,奴才去了王府,平阳侯夫人不在。”  

皇上…  

暗影首领…  

“属下一直没有等到三和堂的人,后来,忽然见九王妃来了,奴才以为,陛下派了九王妃来支援属下。”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