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解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五皇子一收手中折扇,扇子指了上面的百姓,“本王问你,你们从哪来?”  

那百姓俨然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,害怕的直哆嗦,“青海。”  

“来做什么?”  

“来给徐大人送贺礼。”  

“徐大人的亲事,是才定下的,你们远在青海,如何知道?”  

“徐大人的亲事,不是才定下的,我们都知道,徐大人和福云姑娘,是从小的娃娃亲,徐大人到我们那里任职,福云姑娘怕徐大人受苦,月月往那边送银子,我们都知道。”  

“是啊,徐大人离开,我们就知道,他是回来和福云姑娘成亲了,我们不能没有良心,所以我们就背着徐大人,特意来给他惊喜。”  

惊喜?  

五皇子看着立在一侧,眼神飘忽,脸色铁青的徐伯勤,嘴角扬起一笑。  

这是惊吓吧。  

“殿下,这其中,一定是有误会,这些百姓,必定是受到有心人的指使,来诬陷下官的。”徐伯勤脊背生寒,打着哆嗦深吸一口气,朝五皇子道。  

五皇子睃了他一眼。  

徐伯勤算个什么东西!  

要不是为了除掉礼部尚书这条老狗,他才懒得参合这种破事。  

不过,既是送上门的,权当是今儿的开胃菜了。  

抛砖引玉的嘛。  

“是不是误会,徐大人怕是说了不算,早就定下的娃娃亲,本官怎么不知道,你和礼部尚书家有娃娃亲,若是有娃娃亲,当初礼部尚书怎么还打算把女儿嫁给杜淮中的儿子。”  

五皇子出言不善。  

礼部尚书老脸一白,“殿下误会了,小女和徐大人,并未定过娃娃亲。”  

五皇子斜昵着徐伯勤,“徐大人,福云是谁?”  

徐伯勤脱口道:“下官不认识!是这些人在诬陷下官。”  

五皇子笑着摇头,“有意思,你徐伯勤算什么东西,居然有人要诬陷你?”  

徐伯勤的脸,骤然煞白。  

五皇子转头朝礼部尚书道:“大人,今儿的事,怕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把人赶走就能解决的吧。”  

一顿,五皇子笑道:“这些百姓,不远万里从青海特意赶来送新婚贺礼,结果,新郎没认错,新娘不是他们的恩人,徐大人还一口咬定不认识这个福云,本王有理由怀疑,徐伯勤杀了福云。”  

这话一出,坐在女宾席的苏清都惊呆了。  

五皇子什么时候和他们统一战线了。  

今儿这一出,不是容恒安排的吗?  

五皇子这么亢奋做什么!  

礼部尚书一口气憋在嗓子眼,不上不下。  

他能告诉五殿下,福云没死,福云就是九王妃跟前的丫鬟吗?  

不能!  

说了,就等于否认了刚刚徐伯勤的话:他不认识福云。  

可不说,难道真的等着刑部的人来调查命案?  

这可是新婚啊。  

礼部尚书恨不得将徐伯勤千刀万剐了。  

当初他是哪只眼瞎了,居然把徐伯勤引到京都来。  

他女儿又是哪只眼瞎了,居然要死要活嫁给徐伯勤。  

五皇子语落,那些惊慌的百姓一瞬间仿佛找到了依靠的力量,顿时呐喊道:“我们要见福云姑娘。”  

有人甚至颤巍巍看向徐伯勤,“你真的把福云姑娘杀了?你可是花了她四年银子的人啊。”  

徐伯勤…  

这种憋屈,都快把他血管憋崩了。  

宾客里,有心思聪慧的,便隐隐察觉出不对劲。  

为什么五殿下这么上心这件事。  

这种事,就算是徐伯勤真的对不起这个福云,只要礼部尚书家不计较,将这些百姓打发了,也就完事了,最多就是丢人现眼些。  

可要是到了刑部那…  

莫非,这些百姓,是五殿下找的?  

这么一想,那些五殿下一党的官员便附和道:“这件事,孰是孰非说不清,还是交由刑部吧,总不能寒了百姓的心,陛下最是看重百姓。”  

瞬间,战火升级。  

直接到了陛下看重百姓的级别。  

也就是,江山社稷。  

苏清…  

你们厉害啊!  

这话说出来,请不请刑部,就不是礼部尚书说了算了。  

礼部尚书一脸求救看向镇国公。  

镇国公沉着脸,没法声。  

他能说什么。  

眼下,太后卧病不起。  

长公主被彻底端了老窝。  

四皇子还在圈禁中。  

德答应住在冷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。  

他还因为当时火烧三合镇的事,在皇上心头留着恶劣印象没有缓解。  

他能替礼部尚书出头?  

不可能。  

没有收到镇国公的回应,礼部尚书无法,只得硬着头皮朝五皇子道:“殿下,这些百姓,既是不远万里从青海来,且不说今日这里面有什么误会,人家一来,就送他们去刑部,总是不好。”  

然而。  

不等五殿下开口,百姓就开口了。  

“只要能知道福云姑娘到底怎么了,我们愿意去刑部!”  

礼部尚书…  

徐伯勤恨不能把这些莫名其妙的百姓杀了!  

五皇子一耸肩,朝礼部尚书道:“是你去请,还是本王派人去请?”  

礼部尚书是镇国公党。  

刑部尚书与他们一向不睦,今儿这种宴席,自然也不会来。  

礼部尚书黑着脸,立在那,吩咐管家,“去请刑部的人。”  

就在刚刚,他还觉得,小女成亲,居然有幸请来大皇子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