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三章 报仇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去个青楼,搞得整条街的人都知道。  

这是搞出多大的动静!  

猛地想起院子里摆着的那个虎皮肩舆,福公公眼皮一抖,脑补了一下苏清坐着肩舆去碎花楼的场景!  

这…想动静不大都难啊!  

德妃担心儿子,一路走来,心急如焚,压根没注意院里的东西。  

一脸凶狠,冷冷一哼,德妃不善道:“堂堂九皇妃,去青楼去的整条鼓楼大街的人都知道,这很骄傲吗?”  

苏清转头看德妃,“这是重点吗?重点难道不是我在哪里打的四皇兄吗?”  

德妃…  

皇上看了德妃一眼,朝苏清道:“你去碎花楼最什么?”  

德妃冷哼,“还能做什么,出阁前巴不得日日住在碎花楼,出阁了就能戒了?”  

容恒朝德妃客气道:“德妃娘娘慎言,我们去碎花楼的确是有事。”  

我们?  

皇上目光一颤。  

他的恒儿也去了碎花楼?  

容恒面色从容从衣袖口取出三张纸,递了上去,“父皇,儿臣和苏清就是为了这个去的碎花楼。”  

三张纸被福公公递上去。  

每张纸上的那个“了”字都被容恒圈了出来,格外显眼。  

更显眼的是,容恒在每张纸的末端,亲笔写了个“了”以作对比。  

这个,是和苏清学的。  

现学现卖,有图有真相。  

皇上看过那三张纸,尤其那封容恒“亲笔”写的情书,本就阴沉的脸,骤然间如雷雨爆发。  

慧妃亲口求得圣旨,他亲自下的圣旨。  

居然有人心怀叵测的模仿容恒的笔迹给何清澜写情书!  

这是什么居心!!!  

挑衅皇权?藐视圣旨?无视皇上?!!!  

苏清趁着皇上的怒气在聚集,跟着道:“父皇,儿臣和殿下到了碎花楼,包间里已经点了迷香,万幸福星那里常备着些解药。”  

容恒跟着道:“儿臣前脚进了包间,脚跟还未站稳,刺客就破门而入,御书房院中那些,都是我…”  

顿了一下,容恒改口,“都是王妃亲手捉住的,父皇,儿臣求一个清白。”  

差点说漏嘴了。  

说道这里,容恒惊觉,他打了半夜都没有昏厥也没有吐血,可见身体真的是好转了,不过,有点不符合他的人设啊。  

要不要吐一个?  

容恒纠结时,德妃蒙了。  

她儿子挨了打,为何容恒跪在这里求清白。  

可看皇上的脸色,德妃没敢贸然开口,只道:“臣妾也求陛下给皇儿做主。”  

皇上原本心疼四皇子一脸一身伤。  

可看了手里的东西,听了苏清和容恒的话…  

有人故意引了苏清和容恒去碎花楼,目的就是要他们的命。  

而老四偏偏就在碎花楼。  

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…  

皇上只盼望最好没有什么关系!  

不然…  

皇上深吸一口气,朝苏清和容恒道:“你们回去吧。”  

德妃顿时急了。  

她儿子还一身伤的躺在那呢,罪魁祸首怎么能回去!  

陛下就不惩罚?  

可看着皇上阴沉的脸,德妃没敢说话。  

那三张纸到底写了什么她不知道,贸然开口万一说错了怎么办!  

满目绵长的恨,德妃看着容恒和苏清起身,行礼告退。  

他们前脚一走,皇上朝德妃道:“你也回去吧。”  

德妃立刻满目泪花,担忧道:“那皇儿…”  

皇上沉着脸,“朕是他的父皇,你若不放心朕,要不把他送到镇国公府去?”  

德妃顿时一身冷汗,不敢再多说半句,忙行礼离开。  

之前皇上还是担心皇儿的,怎么看了那几张纸就变了。  

那些纸,到底写了什么…  

一出御书房,德妃终于看到院子里的虎皮肩舆和上面摞着的黑衣人,不由吓了一跳。  
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德妃指了虎皮肩舆问一个小內侍。  

小內侍忙道:“这些都是九殿下和九王妃带来的。”  

德妃眼底神色一闪,瞬间晦暗下来,转头朝身侧宫女道:“去太后那里坐坐吧。”  

德妃前脚离开,皇上愤怒在桌上一拍,转而朝福公公道:“你亲自去审院子里的人,务必给朕审出来!”  

顿了一下,又道:“审讯期间,不许任何人插手过问。”  

又顿一下,皇上道:“就在御书房的偏殿审问。”  

福公公领命,一脸严肃离去。  

虽然还没有审,但是结果会是什么,他心里隐约已经有数了。  

过了今儿,怕是明儿的天就不是以往的天了。  

心头一叹,福公公挺直了腰走出去。  

他只是个忠心耿耿的奴才,一切听皇上指挥!  

福公公一走,皇上让小內侍去将太医院院使唤来。  

四皇子身上的伤,总是要瞧的。  

小內侍才得令,福公公又折返回来。  

“陛下,何家的清澜小姐也在黑衣人堆儿里。”  

翻黑衣人忽然翻出个女的来,吓了福公公一跳。  

皇上闻言,想都没想,“一起审问。”  

明知圣旨在前,还要勾引他儿子!  

不仅勾引他儿子,还试图冤屈构害他儿媳妇!  

怎么能忍!  

更何可,慧妃与何家…  

福公公领命而去,皇上起身负手走到窗前。  

初夏的夜晚,凉风习习,吹散不少皇上心头聚集的盛怒,皇上沉沉一叹。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