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平安京都?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不止是他,其他人也在怒瞪山崎社长。  

因为,众人眼中,大阪古城与古老城池比起来,不论是壮阔上、美丽上,简直是天与地的区别。  

两者,根本无法相提并论。  

大阪古城池虽壮观,但绝对没有古老城池来得壮丽。  

远望古老城池。  

众人每多看一分,  

惊撼便多一分,并多刷新一分对城池的认知。  

原来…  

世间,竟有古老城池能如此巍峨壮观,如九天神阙。  

简直不敢相信,有种梦幻感。  

如果说,这是海市蜃楼?  

他们不相信。  

只因这座浩瀚无边的古老城池,如此清晰。  

其上建筑,重楼玉宇,相互层叠。  

每一个搭建城宇殿楼的支柱,无不雕梁画栋。  

各式各样绚丽夺目的珠宝玉石,镶嵌其上,装饰着殿宇,尽显奢华,却又不失典雅、古朴,满足一切人们对高贵、雅致的想象甚至。  

高贵、雅致这些词汇会出现,仿佛就是为其打造。  

这些,绝不是海市蜃楼可以呈现。  

画面,真实无比。  

惊艳绝伦!  

樱田文之介众人惊叹。  

与这座古老城池相比,什么崇德天皇宫殿、明治殿宇,全是垃圾。  

就在樱田文之介众人,注视古老城市,交谈赞叹时候。  

东京,警视厅最高会议室。  

“唇语专家呢?快去给我找来,我要三分钟内见到!”  

斋藤部长大吼,目光不离会议屏。  

云中湖景,倒映樱田组等人,却未倒映出声音。  

他们像看哑剧,光看画面中的人物,嘴巴一张一合,愣是什么都听不见。  

在场众人看得难受,急得心直痒痒。  

此时。  

“等等,城池上有字!!”  

水野雄一失声喊叫,狂指古老城池最顶端,急促提醒众人。  

远方。  

黄昏落日,落霞残阳。  

恢宏古城,周边云朵缭绕,似迟暮老人,飘荡缓慢,最终一阵风过,遮掩众人视线的云朵飘荡开,露出古老城池最高处景色。  

那是一殿宇楼阁,高耸入云,笔直插入天穹,与月同齐。  

楼阁很高,以不朽石岩筑成,观其上斑驳痕迹,历经悠久,任凭千古风吹雨打,不曾毁灭,岁月无法腐蚀其辉煌,与天同岁。  

在楼阁最高点,仙雾弥漫,神光隐现,划出一道道绚烂的光彩。  

这些奇象,出自于楼阁最高点悬挂的牌匾。  

其上,铁钩银画,宛如天上神明下凡,以血为墨,以指为笔,刻下闪耀灿烂的烁金古老文字。  

“那是!!”  

樱田文之介瞳孔放大,如遭雷击,呆立原地,汗毛乍起。  

水野雄一、山崎社长看了过来。  

“樱田组长?”  

“老大?”  

他们知道,樱田文之介喜爱古玩,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古代字画,对于日本古文字有涉猎。  

从他的表现,一定是认出牌匾文字。  

也在这时,樱田文之介像是要窒息一般,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,只为说出一句话,嘶吼出声。  

“平安京都!!那是平安京都!!”  

双腿踉跄山崎社长以及他的助理山村,差点站不住。  

“你说什么?!”  

“那是平安京都?这怎么可能!”  

与水野雄一他们不同,山崎社长、山村助理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,出自知名大学。  

自然的,他们学过日本的历史。  

对于樱田组长喊出的平安京都,他们岂会不知道代表的意思。  

平安京都。  

这个称呼,起源于日本的平安时代。  

乃是对日本平安时代的京都皇城的古称。  

没错,平安京正是平安时代的京都。  

而平安京都,正是平安时代的皇城!  

换而言之。  

天穹那座恢弘古老城池,是平安京皇城?  

“绝对不可能,平安京都绝对没有这么宏伟。”  

山崎社长直摇头。  

对于日本历史,他了解得很。  

平安京都绝对不可能这么大。  

要知道,根据历史,整个平安京占地面积,也才二十多平方公里,可是眼前的平安京都占地,已经超越平安京,超出不知多少倍。  

开什么玩笑?  

一个京都,还没一个皇城大?  

就在众人惊疑不定,完全不明白天空上的古老城池,为什么城名会是平安京都的时候。  

他们蓦然察觉。  

身处的街道,路灯在摇,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。  

电线杆上,电线疯狂晃荡。  

周围的建筑也在摇晃。  

剧烈震动感,席卷而来,众人立即明白。  

不是周围事物在摇,而是大地在震。  

“地震了?”  

“这是地震了?”  

众人惊疑,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,莫名慌乱。  

按理说,身为日本人对地震有一定免疫力,然而地震才刚开始,众人恐慌。  

主要原因,他们身处的地方,充满诡异。  

迟暮凄人的黄昏天,无人的寂寥街道,远处天上的古老城池,随便拿出一件都足以让人惊骇、悚然。  

这次地震,他们惶恐。  

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  

日本东京,荒川区天上,云湖内景色,地动山摇。  

同时刻,最恐怖的事情发生,伴着湖中画面内地震,整个荒川区也在地震。  

大地乱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