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陈子—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洛风嘴角微微勾起:“原来是陈子啊,我对他早有耳闻,一直未能拜见。”  

“今日他在大唐做圣人,真真是三生有幸,”  

洛风的话语中透漏出一股淡淡的崇拜之情,仿佛他与陈子昂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似的,这倒是让登记官吏心中疑惑万分。  

“道人初来我大唐,  

竟然也认识陈子?“  

“当然,陈子,陈子昂,他的大名我怎能不知呢?“  

洛风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  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  

世人关注后者,  

实际上真正的意义在前者,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  

这是何等的傲慢,  

这是何等的口气。  

所谓的陈子昂,或许应该读作陈子—昂。  

诸子圣贤之一,陈昂。  

无量天尊被关押在混元太极界,这便是他在外的唯一化身,这要死了,就是彻彻底底坐牢了,非无量量劫的时光,不可干预外界。  

“陈昂冕下,您也不希望自己的唯一化身被其他人发现吧!”  

洛风心中嘀咕一声,心中已经有了预案。  

让无量天尊去搞事情,搞完事情之后,自己在跳出来当裁判,  

把无量天尊封号,  

将陈昂踢回混元太极界。  

任凭陈昂智慧聪明,  

布局众多,也抵抗不了自己是权限狗。  

盘古封杀,成为绝响。简单粗暴,  

但是有效。  

在和登记官吏了解诸多陈子圣人的事迹之后,洛风成功办理了两界关的居住成,拥有一座府邸。  

两界关名为关,实际上是一个五行世界,五行之中金木水火土,五行生死,五行交替,形成了这个世界。  

神君之所以称之为神君,便是因此而来,在自家世界中称尊做祖,号称一方神系之主。  

在道门中称之为洞天福地,在佛门中谓之极乐净土。  

“界主天王,还差一点,另一半在妖族手中。”  

洛风行走五行世界之中,窥探两界关的奥秘,所谓的两界关是南瞻部洲,北俱芦洲,东胜神洲,西牛贺洲的交界地。  

战场上的妖族是北俱芦洲而来,  

从东土大唐到西天拜佛,同样需要历经此道。  

此乃兵家必争之地。  

但两界关最大的作用,并非战争,而是镇压,浩瀚澎湃的世界之力滚滚而下,勾连四大部洲,以此地为天柱核心,镇压绝代妖王。  

在五行世界的最深处,隐藏着一個秘密,那里就是五行门的入口,而且只要进入了五行门,就会被传送到另外一个空间,真正的五行山。  

五行山上有一张帖子,上有六个金字:“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吽。”  

六字大明咒绽放无量毫光,展现慈悲无量,十方如来,因此成佛,十方菩萨,种种方便。  

似乎有一尊观自在菩萨,显化本心微妙,其内涵异常丰富、奥妙无穷、至高无上,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、大智慧、大慈悲。  

仿佛一朵莲花绽放,清净不染,其清净智。  

这便是妖族死活要攻下两界山的原因,不只是大唐,更是为了两界山下的绝代妖王——孙悟空。  

洛风却从中窥探出一丝玄妙,看出了真谛。  

“灵山无佛。”  

佛之名号,可以指无量横沙不可思议佛陀,当然这样佛陀的含金量太低了,一个僧人心中就有一尊自我佛陀。  

能被洛盘古看在眼中的佛陀,只有一尊本师释迦在人世间的化身,释迦牟尼佛,现在佛,也能诸天佛门的大哥大,一切佛法的领袖,  

唯有这一尊佛陀才能压住大局,才能调节佛门的内部的矛盾。  

其他佛上位,最先不服就是未来佛弥勒,紧接着是四大诸侯,观音地藏文殊普贤,紧接着是以须菩提为代表的一波佛祖亲传弟子,此外还有阿弥陀佛,准提佛母,燃灯古佛诸多远古大佬。  

“西游在即,如来却消失,是观音主持西游。”  

这就很有意思了。  

“陈子,如来,观音,猴子。”  

洛风沉吟思索着。  

若是他现在是无缺盘古之身,诸天万界任凭他拿捏,什么天帝之位,随手可立。  

但他不是盘古真身,盘古真人在混元太极界威慑诸天大罗,将他们关在小黑屋中。  

如此以来,通关难度大大降低,不用面对无限复活的大罗们,只要一次便能打出大结局模式。  

可问题是,他现在只是一个七星魔神,不可能直接掀桌子。  

灵山中随随便便来一尊八星菩萨神王,就能横推一切。  

“一方面要借力打力,自己当裁判。”  

“另外一方面需要化身下场拉偏架。”  

洛风微微一笑:“不就是佛法嘛,本尊好歹也是横沙佛陀之一,没有人比我更懂佛法了!”  

行走至一颗菩提树下,随手捏起一片菩提树叶,吹一口气,一尊宝相庄严的和尚出现,却没有半分修为。  

“贫僧东风,见过盘古大真人。”  

东风如来微微一笑,双手合十道:“这大唐国师,他陈子昂做得,我也做得。”  

“善哉,善哉。”洛风颔首示意,然后嘱咐道:“无量天尊素来小心眼,平日里不要坑他,关键时候把他往死里坑。”  

“了然,了然。”  

东风如来点点头,然后徒步,以凡人之躯,一路行走大唐前往长安。  

洛风紧接着又开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