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七爷,八爷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金乔觉悟道归来,拜入黑帝玄冥座下,自此洞阴神朝多出了一尊地藏王。  

在没有继承人的洞阴朝廷,一尊异姓王的出现掀起了滔天巨浪。  

但是,黑帝五千年威严,皇权至上,虽有舆论,却无人反对。  

不过,当金乔觉准备按照脑海中的蓝图,构建工业大同社会的时候,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。  

三省六部,满朝朱紫几乎都在反对。  

空有神通,境界,却无力可用的金乔觉,十分沮丧。但并没有放弃,而是前往皇宫,寻求答案。  

看见来问道的金乔觉。  

黑帝玄冥颔首道:“你来找我,朕很欣慰。”  

金乔觉肃然,拜道:“请师尊示下。”  

黑帝玄冥摸着算得上朴素的宫壁,指了指远处,巡逻的侍卫,忙碌的宫女,工作女官,问道:“他们是什么?”  

金乔觉有大智慧,沉吟一会儿,回答道:“他们是人道。”  

一言既出,身体一颤,恍然大悟。  

他回想起师尊黑帝玄冥的第一个忌讳,以仙道之力强制干预人道,享受权利,却不担负责任。  

黑帝玄冥欣慰地点点头:“不错,人道事人道了,你这一点不错。”  

“也能看出,五千年来的修仙者宗门改变不少,至少新生代的观念改变了不少。”  

漫步了一会儿,二人走到一副山河图前,黑帝玄冥反问道:“你是谁?你应是谁。”  

金乔觉沉吟一会儿,试探回答道:“我是金乔觉,洞阴的地藏王。”  

黑帝玄冥露出一丝笑容:“不错,记住,你不仅是金乔觉,还是洞阴的王爵。”  

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  

金乔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自己提出意见,触动了一部分的利益,但也不至于满朝反对。  

闹到无人支持的地步,还有一部原因,在于自身。  

朝廷官员不信任自己为什么不信任自己,因为自己不信任朝廷不了解朝廷。  

抬头,映入眼帘就是洞阴神朝的山河图。  

金乔觉微微一叹:“对这片山河我还是不够了解。”  

时间一点点向前延伸如水不侵害,不危险只是一直流淌不舍昼夜。  

一批老臣逝去,一批新人换上来,资历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政治成本金乔觉逐渐渗透入朝廷,成为洞阴神朝的一部分,成为象征。  

在黑帝玄冥有意无意的放任下,某种意义上金乔觉已经洞阴朝廷的太子储君。  

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可谓令行禁止。  

建立属于自己的威严,大部分的政策,计划,能够得到极好的执行,落实。  

例如理清全国土地,建立义务教育,成立各种工厂。  

当金乔觉决定进一步,扩散修行功法,将免费的秘籍传授给帝国百姓的时候,终于出现了阻力,有人,严格说有仙人出面阻止了。  

洞阴神朝建立五千年了,总是有些底蕴,有些王朝初期为了理想而来,有些是为了山海气运而来,有些是为了五千年不死的黑帝玄冥而来。  

修为有高,有低,出面阻止金乔觉的是供奉,一位半步古境的大供奉。  

百年间,融入王朝的金乔觉早已斩灵问道,立下心中众生平等之道,可与寻常仙境一战。  

但是,面对半步古境的大供奉,金乔觉依旧无能为力。  

所以,他绝对去求助。  

你以大欺小,某家也不是没有后台的,恰恰相反,金乔觉的后台是洞阴神朝最大的一位,山海中最神秘的一位。  

半步古境的大供奉冷眼凝视,前往皇宫的地藏王金乔觉,沉默许久,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出手。  

身后一位仙境供奉诧异道:“道兄,就这么放任他…”  

“广传仙道于民间,这可是大忌讳,简直是断了我们的根基啊!”  

“没有弟子,这是要断我们道统…”  

他们身为洞阴神朝供奉的同时,也是各大宗门,世家的长老,家老。  

相对于前者,显然他们更重视后者。  

大供奉冷哼一声:“你们又要如何!让老夫跟山海青睐,王朝气运硬碰硬。”  

身后几位供奉干笑几声,不再言语。  

他们就是为了山海青睐,王朝气运,才当任供奉,试图借此冲击古境。  

跟山海青睐,王朝气运硬碰硬,这种自绝道路的事情,打死也不干。  

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,放弃现在,他们还没有那么崇高。  

大供奉冷笑一声,这几个王八蛋,想让老夫当枪,去试探黑帝,真以为老夫修行傻掉了。  

忌惮看了一眼,皇宫东侧,大供奉衣袍一甩,转身离去。  

洞阴神朝有他们这些为了利益而来的供奉,自然有了一批死忠,那些人可是为了理念,理想聚集到黑帝麾下,打起架了不要命。  

看见大供奉离去,皇宫东侧的数道神念也收回了。  

“七爷,八爷。”  

“大帝,请您二位过去一趟。”  

一位姗姗来迟的女官,行了一礼,恭敬道阁楼中飞出一位手牵锁链,面容和善的白衣女子以及一位神色肃穆,手持木棒的黑衣男子。  

气息内敛,血脉返祖,单是站在那里,就好像是魂与魄的本源,众生死亡的接引。  

这是古境,追寻祖先的脚步,探索万物的本质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