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一气化三清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书生洛风微微一笑:“不着急,一个一个来。”  

衣袍一转,地上出现两个蒲团,两人依次而坐。  

洛风微笑道:“先解答天逆珠,这珠子是一个媒介。”  

“它的来历,司徒南应该最清楚不过了。”  

王林目光一闪,从怀中掏出天逆珠子,盘旋在手中。  

“司徒,司徒…”  

王林叫了几声,不知道是因为太过于劳累,还是因为洛风这个神秘的道人存在,司徒南迟迟不出来。  

见状,洛风虚空一捏,喝道:“二代朱雀子,司徒南何在。”  

话音未落,一个懵懵懂懂的灵魂体出现在原地。  

衣袍一挥,造化注入,原本虚弱说不出话的司徒南仿佛打了鸡血一般,魂体琉璃清净,精神抖擞,显化鬼仙之体。  

闭目养神,体悟魂体的变化,司徒南喜不胜收,成为魂体后,即便司徒南生前是问鼎修士,也不能再修行了,感受天地深深的恶意,要将自己分解,拉入天地大轮回。  

甚至没有天逆珠子的庇护,很有可能被人抓取炼制成法宝,毕竟修士的魂魄也是一大练器材料。  

现在,成就鬼仙之躯,虽然不负纯阳肉身,但是好歹能自由行动,不被天地排斥,而且有修行的可能。  

司徒南深吸一口气,抱拳一拜道:“司徒南拜谢前辈救命之恩!”  

洛风颔首道:“你给王林讲一讲,这珠子的来历。”  

拍了拍王林的肩膀,司徒南沉吟一会儿道:“这珠子,起初…”  

司徒南滔滔不绝,以天逆珠为起点,讲述了他的如何获得珠子,又是如何身陨隐藏其中。  

细细算来,司徒南的大半生竟然跟一枚珠子息息相关。  

“如此之司徒南,如此之天逆珠。”  

“王林,你们认为他们是真是假。”  

洛风喝问道王林沉默了许久,点点头:“是真。”  

洛风露出一丝笑意,抿了一口茶水,接着缓缓道:“至于为师来历,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化神道人也罢了。”  

“来到此地,因为你与我有缘法。”  

王林疑惑地抬起头,看着司徒南。  

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结丹期的小修士,随便一尊元婴都能至他于死地,更不要说视元婴如蝼蚁的化神大能了。  

在王林有限的认知中,元婴老怪就是一方宗门的老者,化神境界似乎就是巅峰了。  

再往上,就不是一个三级修真国修士可以知晓的了。  

司徒南脸上笑嘻嘻,心中p  

他生前好歹也是问鼎大修士,有望修真第二步,身经百战,什么化神意境没有见过。  

如果王林师尊真是一个化神,他当场就把两个蒲团吃下去!  

正要言语,洛风似笑非笑看了过来。  

刹那间,司徒南正气凛然道:“众所周知,化神与化神是不能一概而论的,我曾经见识过一个化神大能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斩杀问鼎修士!”  

王林点点头,不再纠结这个问题,无论是化神,还是化神之上,对于一个结丹而来都是大能。  

“至于,最后一问。”  

“你是谁?”  

“你是王林,你是父母之子,洛风之徒,司徒南之学生,赵国修士,恒岳派弟子。”  

“这些是你吗?”  

洛风反问道王林沉吟一会儿,深深点头道:“自然是我。”  

“这不就结了吗?”  

洛风一拍手,笑道:“重要不是你是谁,而是你相信你自己是谁?”  

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”  

“这便是奉至修真行!”  

若是旁人听到此方言论,不是立地顿悟,也是心有所感。  

但是王林作为洛风弟子多年,老师的技术深刻了解。  

王林深吸一口气:“老师,您忽悠不了我,绕不过去。”  

“您知晓,我要问什么…”  

洛风神色一僵,望天无言。  

孩子大了,不好忽悠了,这要是私塾那一会儿,王林听了这份鸡汤保证屁颠屁颠的滚回家去。  

没想到几年不见,都成了老油条子。  

沉默良久,洛风摇摇头捏起一粒光辉,说道:“看见了吗?这是一。”  

司徒南与王林双双看了过去。  

只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光辉重重叠叠,无限衍生,由点化线,由线化面,由面化体……  

繁琐交错,洞入虚空,无处不在,自成一体。  

洛风悠悠道:“这是王林,那是王林,他们都是王林。”  

“时空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,每做出一个选择,就会有一个王林诞生。”  

“他们每个人都是王林。”  

“王林,您懂了吗?!”  

司徒南懵懵懂懂,一脸懵逼。  

悟性堪称宇宙之子的王林,眼瞳中迸溅出精光,他似乎明白了一点,又有一些不明白。  

沉吟一会儿,王林伸出手臂画了两条平行线,两不交错的平行线。  

“老师,是这样吗?”  

洛风摇摇头,伸出手,将两条平行线链接起来,变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,从有限变成无限,从变数变成了定数。  

“这样才对。”  

王林不可思议喃喃道:“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  

洛风走向房屋,取出了纸笔墨,在上面做了一副人物群像图,写了一行字。  

指着人物画,洛风道:“他们也认为不可能。”  

“但是,画之外,作画的人可以做到。”  

“这是什么?”王林迫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