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魂归冥府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后天,先天,宗师,大宗师,无上大宗师,神魔练气,阴神,纯阴鬼仙,人间显圣,纯阳,仙人无论武道,还是练气,一共分作七大境界。  

武道重杀伐,寿元短,练气重长生,寿元长。  

一位宗师气血旺盛,能活两百年,而纯阴鬼仙可活人体极限一百五十载,再进行转世,破解胎中之谜,再活一百五十载。  

正常而言鬼仙转世二三次,能活三百至五百年。  

此界气运是仙雄的下级能量,练气就是入了朝廷体制,从此受制于人。  

第一世,洛风心怀雄心壮志,没有去修行练气一道,只是分析获取。  

所以归根究底,洛风只证得武道先天之境,先天虽然有些特别,但也在天地规则的范畴之内。  

这是规矩,规矩不能乱,先天寿元达到人体极限一百五十载,所以洛风也活到一百五十载。  

凝望青山,下方弟子传承有序,练气道人,因为朝廷限制只有两个,但是读书习武的精英不少,一道生气自青山而生。  

洛风欣慰地点点头,接着望向地下,数以千计的幽魂沉睡冥土,四周有丝丝神光护体。  

这些都是百年陨落,死亡的青山武道弟子,读书种子,由于练气道人,没有修成阴神,不能在冥土自由活动,只能陷入沉睡。  

但是只要山神土地归位,这些弟子就是铁板钉钉的神将鬼差,资质稍好的甚至可以派出去,当一方小土地。  

“阴阳生死,收纳潜藏。”  

洛风喃喃一句,这是他这一世悟出的道理。  

仙雄在此界过于强大,一县之力可以镇压宗师,一郡之力,调动精兵巨兽,龙气加持,横扫神魔之下。  

至于朝廷中央,最明面上,就有三公九卿十二位神魔仙人级数的大能。  

面对煌煌仙雄,洛风选择收敛世俗的力量,归于山中,收敛生前的力量,归于死后。  

这是一个超凡显圣的世界,只要我活得长,就能熬死祖龙!  

“来了。”  

洛风眼皮微微挑起,有四位道人缓步而来,行礼拜见。  

“掌教。”  

“真人…”  

“大先生。”  

称呼不同,但是敬意相同。  

青山星汉教四大长老,财神爷金公明,情报头子守心,传承长老明悦子,交友广泛刘老六。  

说来也好笑,四大长老因为修行练气法,百年下来早早修成鬼仙。  

倒是自家一个掌教,要再入轮回。  

虽然即将坐化,洛风还是含笑道:“多年来,多谢诸君助力,坐下说说咱们这些年的成就吧。”  

金公明神色复杂,拱手道:“我与燃灯太守,一人在明,一人在暗,经营不断,现在年入五十万贯。”  

洛风点点头,示意知晓。  

紧接着,守心神色肃然道:“我手下的戏班说书人,乃至报纸,已经扩张三郡。”  

“但是这已经是极限,再往内就是帝国的青年,他们有理想,有抱负,不会被轻易拉拢。”  

洛风颔首道:“求稳为上,大雄朝廷是流官,不是世官,总有一个会松口的。”  

然后轮到了明悦子。  

明悦子看了看四周,苦笑一声:“四位长老,也就我最没用。”  

“不能向朝廷讨要修法名额,也不能指点武道高深的弟子。”  

“充其量就是一个打酱油。”  

洛风摇头道:“明悦子谦虚了,这些年你的贡献,我看在眼中。”  

“高端力量你不能培养,但是孤独园运作,多亏了你一手扶持。”  

“炼武种子和读书种子,这些年越来越多了。”  

“炼武种子要成家,读书种子要远游,人脉关系就是如此建立的。”  

“现如今金沙县,有三层以上百姓与咱们青山有直接关系,五层以上有牵扯。”  

一番攀谈之后,洛风看向刘老六。  

刘老六呵呵一笑:“这么多年,俺再也没招揽一位长老上山。功劳不足。”  

“这掌教之位,俺就不争了。”  

洛风点点头,示意知晓。  

现场一片寂静,四人翘首期盼,等候洛风说出一个名字,好安众人之心。  

洛风淡然一笑:“我羽化后,掌教之位传与明悦子。”  

“谨遵掌教法旨。”  

明悦子先是激动,然后回神,跟着剩余三人叩拜行礼。  

三人又朝明悦子一拜,承认其掌教之位。  

至于争斗掌教之位的狗血剧情,没有发生,四大长老都是聪明人,即便要争权也不是现在。  

就像是夫妻二人为争斗幻想中的五百万,分赃不均,大打出手,可笑无比。  

在没有推翻暴雄之前,青山星汉教不是肥肉,而是烫手山芋。  

接过掌教之位,不仅要有能力,更要有责任。  

“五千年后,贫道自当归来。”  

洛风留下一句箴言,顿时气息断绝,羽化而登仙。  

此世肉身好歹沾上洛风先天的边缘,在数日之后,肉身死而不朽,清净自然。  

被装入玉棺中,让历代掌教供奉。  

与此同时,洛风羽化的箴言也流传下来,成为青山的一个传说。  

死亡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恐惧的,但对于洛风而言是脱去枷锁,在虚无之间飘荡。  

不知过了多久,忽然间,洛风看见一道长乐神光普照,一位冥府官吏持玉书,正在收魂。  

看见肆无忌惮飘荡的洛风,顿时心中一惊。  

上前喊道:“你是天师罗汉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