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先天星辰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洪荒大宇宙,神分三等。  

天道孕育古神,封神榜敕封神灵,香火凝聚神灵。  

先天水星孕育的先天星神位格,绝非后天香火缔造的神灵可比。  

先天古神,肉身与神魂具在,神道,仙道皆可修行,地位崇高,业位上品。  

而香火缔造的神灵,不过天帝家仆,一言可定生死。  

至于封神榜敕封的神灵,在于先天古神与香火神灵之间。  

他们的真灵储存在封神榜中,封神榜不灭,神灵不死,并且有后台的三教神灵,还有希望脱离封神榜,再踏仙道。  

所谓仙在神上,指得是封神榜敕封神灵与香火凝聚神灵。  

圣人执天之行,而天帝乃是天道化身。  

玉皇大天尊亲口敕封,相当于天道孕育造神。  

这一举动,让大大小小的仙人,无比眼红,心中叹息,怎么不是自家率领宗门上天。  

届时,铸造先天星神之体的仙人,就是自家了。  

那可是,北方水德星君,金仙级数的业位!  

不同于眼界浅薄的仙人,灵霄宝殿中的诸多金仙,心中微微一叹。  

“又是一尊太白金星。”  

天帝亲自敕封,只出现过一次。  

现在是第二次。  

洛风无暇顾及其余仙人的想法,因为现在他幸福指数,朝上飞奔。  

犹如一只小仓鼠掉进坚果仓库。  

天音落下,种种玄妙造化顿生。  

一道白色光辉包裹洛风周身,耳畔回荡着玉皇天音。奉天承运,天道诏曰:散仙天依道人,德才兼备,上体天心…敕封北方水德星君!  

眼前出现无数金色古篆大字,凤篆龙章,错落十华而耀彩。赤书玉字,昭回八角以垂芒。  

玄之又玄的文字,交织错落,隐隐生辉,组建成洪荒大宇宙的基石之一水之大道。  

或为江河湖海,或为冷气热气,或为季风洋流,或为水之三态,水化气,固成冰,气液水,凝成冰,冰化水,升成气。  

时而化作天下水脉分布,时而骤变为天河流淌水系,又见冥冥归墟之地,复为涛涛黄泉之水,血海与之交错…  

天界的水元,人间的水元,地府的水元,关于水之大道的无数玄奥,皆在于此。  

凝视,密密麻麻,玄之又玄的大道文字。  

忽然间,洛风想起一个笑话。  

连龙章凤篆,赤书玉字都看不懂?!还想修道?修个屁仙啊!  

智商那么低,书都看不懂,你还是下山考状元去吧!  

作为一个证道先天,并且开了主神挂的洛风,对于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。  

最起码,龙章凤篆,赤书玉字,这就是莫大的幸福。  

一边沉醉于水之大道的组合,一边将傀儡洛天依的身躯,升化为先天星神之体。  

一盏茶的功夫。  

光辉逐渐退出,一尊先天星神之体,出现在灵霄宝殿之中。  

“臣叩谢天帝!”  

洛风上前叩首,行了跪拜大礼。  

仙家不行跪拜之礼,那是因为考虑到仙人的尊严。  

但是,现在不同,天帝给得是恩情。  

一尊先天星神之体,等同于直通金仙,甚至未来证道大罗也有几分把握。  

作为小小的地仙,洛风叩拜行礼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。  

当然,玉皇大天尊给自家再塑造几尊先天星神,洛风不介意多磕几个头。  

反正在地球的时候,又不是没有拜过神。  

磕几个头,就能要来一尊未来铁板钉钉的金仙分身,洛风一定能把玉皇大天尊磕破产。  

把玉皇大天尊一身如海如天的功德天眷,磕到手。  

当然这个念头只是想想。  

起身之后,虚空之中,顿时出现两件法宝。  

一印,一镜。  

印是水德神印,凭此可挑动天界水元之力。  

镜乃水中月镜,水德星君的配套法宝,上品后天灵宝。  

化作流光飞入洛风怀中。  

殿中便有天音响起。  

「通利万物,含真娠灵。如世人运气逢遇,多有灾滞劾掠之苦,宜弘善而迎之,礼赞北方辰星水德真君,礼赞北方水德星君」  

刹那间,水德星君归位。  

天庭大大小小诸神,心中皆有感应。  

灵霄宝殿中诸位神仙,纷纷礼赞道:“水元归位,天庭又添一员大将,可喜可贺。”  

无论是真心,还是假意,水德星君都是太白举荐,玉皇大天尊钦点。  

不得不敬。  

“水德星君,执掌水元,责任重大,需尽职尽责。”  

“太白金星你领水德星君,前往水府。”  

玉皇大天尊淡然道了一句太白金星出列,行了一礼:“谨遵旨意。”  

玉皇大天尊点点头,然后身形散去,法相消失。  

群仙再次有序地拱手道:“恭送天帝!”  

天帝离去之后的灵霄宝殿,犹如小学时候,班主任离开的教室一般。  

瞬间热闹起来。  

三五仙人结成一团,讨论话题,好不热闹,当然更多的仙人是围绕在洛风这尊新贵身侧。  

洛风含笑以对,一一应答,同时记载这些仙人的身份,名字,以及职位。  

敷衍一尊天仙之后,一尊黑袍星君路过身旁,轻声笑道:“水德星君有空,来我七元司坐坐。”  

洛风拱手道:“敢问北斗哪位星君。”  

“贪狼”  

言罢,北斗贪狼星君朝殿外走去。  

洛风若有所思,北斗星君邀请是为何?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