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三年又三年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歇息几日后,七宗弟子云集华清观洞天。  

或坐火云葫芦,或为海楼巨舟,或为白云朵朵,或为一支桃花…  

不管如何,七宗汇聚。  

华清观华清仙人常年闭关,苦苦追寻金仙之道,不轻易见人。  

主持大会,乃是华清观观主常静真人,地仙道果。  

大会分成四个部分。  

筑基,金丹,元婴,以及元神。  

筑基境界最低,也是最先开始,诸多真人都是抱着欣赏后辈的姿态,前来观战。  

一家三位筑基,七家二十一位。  

十场战,一人轮空,六六对决,最后三轮决胜负。  

仙家时间悠闲,一场场慢慢来。  

洛风运气不佳,排在了第六场,幸好筑基境手段不多,没有大战三百个回合的境地。  

大约半天后,就轮到洛风上场。  

太二宗天依道人对阵北河剑派归海道人。  

洛风淡然上场,步迈稳重,抱剑行礼。  

对方的归海道人,倒也温文儒雅,换了一记道礼。  

“道友小心了。”  

须臾间拔剑而起,伴随水光冲天,覆盖四周。  

归海道人顿时大惊,此子不在我之下!  

连忙使出,北河剑派的三浪刀法,进行御敌。  

猛然听见一句平淡的声音。  

“道友你输了。”  

微微侧头,一道水剑横悬自己脖子间,再逼近几分必死无疑。  

归海道人呆滞了一会儿,然后叹了一口气道:“多谢。”  

洛风淡然回了一礼:“承让。”  

四周传来的惊呼声,以及前辈们的赞叹声,洛风视而不见。  

这要是能输,他当场把铁剑吞下去。  

当然目光一直在寻找云若师姐的身影,注意力停留在她上面。  

毕竟咱扮演得是纯情少年郎。  

在虚与委蛇的一段眉目传情,暗送秋波后。  

洛风再次踏上虐菜之旅。  

一时虐菜一时爽,一直虐菜一直爽。  

两次切磋一直虐菜,一路通关,取得筑基会武的第一名。  

干净利落,轻轻松松,一招解决的战斗方式,给洛风带来极大的名声。  

一时间,被尊为水道剑仙,未来的仙道种子。  

当然,咱是纯情少年,怎么会在意这些虚名呢,一颗心都在师姐身上。  

一切都按照云若仙子的剧本上演。  

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,能从演戏中博取到好处才是关键。  

会武落幕,千年一度的大典结束,筑基,金丹,元婴,元神,四大比赛选出四位首席。  

筑基,太二宗洛天依,水道剑仙。  

金丹,星河宗沧海道人,水法第一。  

元婴,天一阁正心道人,入门数年,证道元婴,乃是天一阁未来的希望。  

元神,华清观灵元尊者,有望渡劫成仙者。  

在领取奖品的时候,除去老层稳重,即将成仙的灵元尊者,其余都是年轻人,三人谈笑风生,毫无境界架子,宛若多年好友。  

半日后,洛风领取一件法宝飞剑回来,火云道人语重心长地叮嘱一句:“另外三个,皆有可能是你日后的对手,或者盟友,多多了解。”  

洛风会心一笑,了解,当然了解。  

本届四位第一,有三个都是我。  

华清观傀儡修行土法,天一阁正心道人修行金法,游龙宗傀儡修行火法,星河宗沧海道人修行水法,玄天谷傀儡修行木法,太二宗洛天依修行遁术与敛息,北河剑派修行剑法。  

谁有自己了解自己。  

七宗会武十年后,落天依苦苦闭关,最终凝结一颗水道金丹。  

向云若仙子告白未果,心灰意冷,机缘巧合下得到一枚下山令牌,出山游历。  

百年游历,一路上有遇到凶狠妖王,有碰见仙道高人,也见过陈塘关的繁花似锦,也瞧见百姓对妖的深恶痛绝,结交个龙子,探寻过秘境。  

最后能平安归来,依靠是一尊白蛇元婴妖王。  

因渡劫遇难被洛天依收养,如今为报恩,成为其护道者。  

在玄元七宗内,成就了一段佳话。  

洛风回宗之日,已是元婴境界,准备再向云若仙子求问。  

不料,云若仙子竟然陨落在天劫下。  

洛风默默吐槽一句,这年头出了死遁,还能晚些别的吗?!  

当然,作为一个敬职敬业的好演员,还得继续演下去。  

情伤少年洛天依,并未被这一厄运打到,而是化悲愤为力量,继续闭关。  

三百年间证道元神真人!  

一时间,惊动太二宗仙人,被定为少掌门,待到成仙。  

现任掌门九莲仙人就会退隐。  

因为九莲仙人寿元不多,要闭关追寻天仙大道。  

二千五百年后,洛天依出门游历,归来时已是地仙。  

距离接任掌教,还有三日。  

端坐在内门弟子居住的中央主峰山巅,洛天依不禁有些唏嘘。  

“三年又三年,这都快三千年了,我一个卧底傀儡都混成宗主了。”  

“本尊啊,本尊,若我不是傀儡分身,一定背刺你!”  

不知身处何处的洛风本尊,淡然一笑道:“可以了,是时候收网了。”  

除去,太二宗过于谨慎,要考核洛天依成仙,其他六宗早早将掌教位传下去。  

洛天依点点头,喃喃道:“也是开始第一步了,玄元七宗联盟。”  

洛风谋划三千年,为了收复七宗,为自用。  

散修与宗门,上天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