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太二宗仙人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登山前百可入仙宗,指得是毫无修为的凡人。  

尚未入道,未结因果,这种弟子培养起来,即便资质浅薄,修为不足。  

但是一颗忠心,还是有的。  

一方大宗门,最忌讳四字,青黄不接。  

要有三种人,才能站得住,稳得了根基。  

第一种人,就是宗门老祖,太上长老之流,简称能打。  

第二种人,则是宗主,精英弟子之流,简称能算。  

第三种人,则是基础弟子,修为平平,但都忠心。  

没有能打的老祖,宗门在危险的洪荒中,迟早覆灭;没有能算的宗主,再大的家业,也要败光;没有忠心的基础弟子,新鲜血液从何而来,没有基础,算不得宗门。  

万丈高楼平地起,千里长堤蚁穴溃。  

不重视这一点的宗门,不是在衰败的路上,就是已经灭亡了。  

故而,玄元七宗规定,登山前百的凡人,无论资质如何,皆可入宗门。  

持登仙令者与散修,排除在外。  

前者是二代,要走一个过程。  

后者,则是担忧是否为敌对宗门的探子奸细,又或者担忧散修是前来混吃等死,或者行事不正,心性不定,将来败坏宗门名声。  

洛风扮演就是一尊修行时长两年半的散修。  

一个机缘巧合拾到粗浅功法的少年,在苦苦修行,终于踏足先天后,深感自己修为浅薄,资质平平,怀揣着成仙梦,赶来玄元七宗。  

这真是一个励志修行故事。  

拘束中带有三分紧张,又有对前途的六分不安,以及一分隐隐约约的忐忑。  

模样简直是活脱脱的仙门问道散修的经典案例。  

眉头微微颤动,担忧自家是否能够进入仙门。  

仙宗会不会,因为自家修行其他功法,提前踏入道途,而排斥自己。  

老道人见状,不禁有些感慨。  

不知为何,突然想起,当年拜入仙宗求道的模样。  

当年的自家,凭借一部浅薄功法,前来登山测道,好像也是这番模样。  

心念转动间,不禁对洛风有了几分好感。  

决定结下个善缘。  

老道人露出一丝笑容:“小道友,无需惊慌。”  

“玄元七宗,正大光明,都是承正道大能传承。”  

“无论有无修为,都会历经考核,方能授予真传。”  

洛风顿时感激涕零,暗暗垂下头,语气急促而紧张道:“多谢,多谢提点。”  

老道人颔首道:“道友请测试吧,注入一丝自身灵气即可。”  

后方是一尊高达九寸的石碑,伫立于广场中央,据说是华清观祖师爷插进去的。  

可以测试各种资质,从而因材施教。  

当然也有择优而取的意思,如此千百年下来,强者越强,弱者越弱。  

七宗垫底的天一阁,已经落魄到只有一尊地仙镇压气运。  

洛风缓步向前,朝石碑之中注入一丝灵气。  

顿时石碑变得光滑如玉,颜色变得湛蓝湛蓝,青冥之下,似乎有鲲鹏游动,远远望去宛若一片汪洋大海。  

老道人见状笑容又多了几分,自家眼光不错,赞叹道:“道友资质不错。”  

“石碑化景,大道青冥,可谓海如玉,我观道友金丹可期,元神不难。”  

“贫道所在星河宗水系功法不少。”  

“道友大道亲水,慎重考虑。”  

“选对功法,则有一丝成仙之机。”  

洪荒之中,奇才不断,妖孽时出,就是跟脚先天的变态,偶尔出世。  

当然跟脚先天的变态不是拜入圣人道统,就是自成大神通者。  

跟玄元七宗没有半毛钱关系。  

石碑测试的是正常天才。  

海如玉,指的是,大道亲水,修行水法,事半功倍。  

如此资质,在玄元七宗的历史上,算得上中上。  

玄元七宗乃是仙家宗门,有地仙天仙坐镇。  

莫说海如玉,就是铁定成仙的紫气环绕,朵朵金莲都出现过几次。  

洛风海如玉的资质,在仙宗之中,算得上资质平平。  

洛风换了一个道礼,憨厚地笑道:“一定,一定考虑。”  

老道人颔首点头,若洛风入了自家宗门,千年后,自己一系又多了一尊元神。  

至于成仙,那是不敢想的。  

玄元七宗立派数十万年,百年一代,弟子何其之多。  

但是数十万年下来,天仙还是那几尊,地仙也就多了十来尊。  

平均数万年出一尊仙人,可见成仙之难。  

半个时辰之后。  

有缘的凡人都被分完,剩下的散修,则各自选择心仪宗门拜入。  

老道人一脸欣喜,环顾四周。  

忽然精神一震,有些恍惚。  

自己在干什么?  

我要找谁来着?  

结下善缘?怎么可能,以贫道的性格,不给散修脸色看,已经算好得了。  

怎么可能和颜悦色。  

那人谁来着?叫什么名字?  

洛…什么来着什么…依好像叫…天…  

不对,不对。  

嗯,好像没有这人。  

老道人甩了甩浮尘,回忆了一会儿,确实没有事情发生。  

走了,走了,回宗门。  

洛风混入太二宗的队伍中,默默无言,让人一看,就知晓,这是一个老实温和的少年。  

看了一眼老道,暗暗点头。  

气运压制,降低智商,再配合双全手修改记忆。  

不错,不错。  

日后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