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精之花,圆满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其他经文,不是缺斤少两,看不出效果,就算隐晦难懂,参悟不透,甚至有些经文胡编乱造,有害无益。  

千年岁月流传,避讳,修改,遗落,即便是真经也成了假经。  

将罗汉拳演练一遍,三部经书诵读一遍之后。  

肉身带动经脉运转,神魂在一须臾出现空灵。  

这种感觉极其细微,只有正常的万分之一,如果洛风不是修行吐纳术,都感应不到。  

有与无,完全是两个概念。  

紧紧握住一谱三经,洛风微微一笑:“哎呦妈耶,吓死你爹了,提心吊胆一年多,终于有解决方案。”  

确定,经书有用。  

一根。紧紧绷紧的筋,缓缓放松。  

说干就干,说肝就肝!  

第二日,便投入修行之中。  

洛风从来不是一个犹豫的人。  

只是有一些谨慎。  

在为人处行事,行苟命之事。  

但是,他的道心一点都不苟,反而正大光明。  

先前没有任何前路,就敢凭借一部吐纳术,筚路蓝缕,不断前行。  

明明知道,这个世界上有异人门派,有无数妙法神通,却不去偷,不去抢。  

为人处世能苟,道心不能苟。  

骗谁,也不能骗自己。  

或许在其他人看来,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,小孩子才看善恶,大人只看利益!  

在自己性命面前,世俗规矩,人间善恶,伦理道德,压根不值一提!  

我死后,哪管他洪水滔天。  

但是,洛风不这么看,不认同,不接受,也绝不同化!  

我辈一路奋斗,不是为了改变世界,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!  

这才是,修心,修己,修内!  

自己都不是自己,要力量何用?要长生何用?要富贵荣华何用?  

人与野兽最大的区别——自我!  

人者,顶天立地者也!  

第二日清晨,一丝紫气将升未升,洛风徒步登山,盘坐山巅诵读清净经文“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”  

“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”  

“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;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”  

”清者,浊之源,动者,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”  

几番经文诵读,揣摩完毕,大日金乌已经跃出天际。  

洛风回家,起火做饭,目送元元去学堂。  

此刻,开始在院中揣摩罗汉拳,从拳法,血肉,站桩,呼吸…  

中午时分,一张一弛,休息一个时辰。  

烧火,做饭,沐浴,午睡。  

下午,二点钟准时起身,继续练习罗汉拳,从一招,两招,三招,至一连套,不断调整,不断适应。  

傍晚,接元元回家,谈心,教学。  

夜晚,沐浴净身,盘坐床上心中默念黄庭经。  

“老君闲居作七言,解说身形及诸神,上有黄庭下关元,后有幽阙前命门。”  

“呼吸庐间入丹田,玉池清水灌灵根,审能修之可长存,黄庭中人衣朱衣。”  

一日,一旬,一月,一季,一年,二年,三年;  

洛风依旧过着,晨诵清净,夜念黄庭,日常揣摩罗汉拳谱的日子。  

不动不摇,稳如泰山。  

忽然,一日下午,洛风心神一动,身体上传来噼里啪啦的雷霆之声。  

长吐一口污浊之气,依旧不够。  

洛风连续咳嗽几声,五脏六腑震动,咳出几口黑痰,诸多污血。  

腥臭难闻,更有几粒细沙般大小的凝结物。  

呕吐之后,随之而来的是神清气爽的感觉。  

洛风自嘲一声:“都是添加剂混合的有害物质,难怪把握不住先天祖炁。”  

历代成仙做祖的祖师,圣贤,都重视身体修行。  

道门有清净琉璃仙体,佛门有六丈如来金身。  

吕祖曾言:但修祖性不修丹,万劫阴灵难入圣。  

身体与灵魂,都是修行根本。  

初步把握罗汉拳之后,洛风一如既往活动,一直到第二日。  

停止罗汉拳的修炼,开始解决真气拥堵问题。  

天地是大宇宙,人体是小宇宙。  

黄河决堤自古以来就算大灾祸。  

但,若能控制住流向,可以改造出万亩良田,孕育数百万黎明百姓。  

天道无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  

万事皆有度,此约分寸。  

拿捏好分寸,即可制天命而用之。  

洛风体内也有一条黄河。  

乃是多年修行积累,迟迟不肯突破,拥堵而成。  

犹如修建黄河之上的堤坝,拦住涛涛河水,一时平静。  

一旦开闸,将涌入大海,无可匹敌,无可阻挡!  

端坐磐石之上,以自身毅力,肉身强大,强行开闸,引导河水流通四肢百骸,从而达到滋润精花的作用。  

层层白气腾云霄,一朵斗大的似真似假,似虚似幻气之花,浮现于头颅之上,占据全部为之。  

“嗯,啊!”  

呻吟一身,磅礴的真气冲破黑洞,直捣黄龙。  

吐纳术十二层圆满,气之花浮现,带动周天运转。  

猛然用力间,坐下百来斤的磐石,出现丝丝裂痕。  

滴答!  

一点汗水滴露大地,荡起无数尘埃。  

气之花化作元气,洛风自然起身。  

“咔嚓,轰隆隆…”  

身后的磐石,化作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