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七九章??好啊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护剑山庄,一处临时会议大堂。  

满堂寂静。  

突然。  

“他是在拿我们这些人练兵啊!竖子欺人太甚!”  

一名大宗师猛地起身,义愤填膺道。  

他的话就好像一个信号,点燃了满堂的情绪。  

“百里兄,稍安勿躁,此事还需从长计议,切勿意气用事。”  

一名老成持重的大宗师说着没营养的废话。  

“从长计议,从长计议!都议了多久,议出个章程来了吗?  

我看不如就大家一起杀将出去,我看那竖子敢不敢拦我们黑甲军又如何?黑冰台又如何?公输家又如何?  

惹恼了爷爷我,我耗个十年,也非得杀他们个干干净净!”  

这位百里大宗师显然是个暴脾气,言语间对于秦军也颇多怨气。  

最重要的是他的基本盘远在魏国,秦国再强,也不可能跨境去对付他。  

只可惜他的发言虽然有人支持,但很多人还是反对。  

这些人的势力和家族正是秦国境内,百里大宗师可以不顾忌秦军态度,他们却要多方考虑。  

甚至为了不受到事后秦军针对,他们还要主动安抚如同百里大宗师一般的暴躁人物。  

不然凭借天剑峰山上这么多大宗师,就算是秦国皇宫也敢闯上一闯了,真要拼个鱼死网破,底下秦军早就散开了。  

就是因为大家心中各有打算,力量集中不到一块。  

当然主要是大家都还有退路,否则哪还会管什么事后清算,早就和秦军干起来了。  

大家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  

一个要冲动,一个要冷静。  

注定又是一场不欢而散。  

直到一人好似无意说道:  

“五岳剑宗把我们邀请过来,总得对我们负责吧。现在秦军围山,他们的解决方法呢。  

都这么久了,我也没见到五岳剑宗拿出什么办法来。  

还是真的如之前有人猜测的那样,五岳剑宗早已暗中投靠了秦国朝廷,这次就是要借秦军之手,来扫清武林中的剑道旁门力量,让五岳剑宗成为剑道嫡系?”  

“言重了言重了,苏老弟是从哪儿听到的传言?这几天我们也是积极与山下秦军统帅沟通,其实已经初见成效。  

这不把大家伙叫来,正是要和大家商量商量。”  

中岳剑宗的白发老者名为丁一禅,一名老牌剑道大宗师,作为五岳剑宗的代表来安抚这些外道大宗师。  

白发老者清了清嗓子,介绍道:  

“山下秦军统帅名为公输胜,乃是机关世家公输家此代领军人物,又身受秦皇信任,挡任太仆,可谓是位高权重。  

他本是主持蜀中机关城,负责为秦国打造军械。  

这次之所以围住天剑峰,按照他们的理由是搜捕嫌犯。”  

眼见大家又要群情激愤,白发老者赶紧说道:  

“当然这是无稽之谈,有没有什么嫌犯难道大家还不清楚吗?这完全就是一个借口。  

至于真正原因我们这两天耗费人情也和那位太仆大人搭上了话,虽然过程不怎么愉快,但最后结果还算喜人。  

经过这两天大家对秦军的试探,他们已经完全正视起我们的力量来。  

按照公输太仆的意思,让大宗师与他麾下机关小队进行比斗。  

每胜一次,就能带十人安然走出,甚至那些已经被他们抓起来的武者,也能救出来。”  

“什么?!”  

刚才的百里大宗师怒极而笑:  

“这是真把我们当他的陪练了,好啊好啊,老夫纵横江湖这么多年,还未有人把我如此不放在眼里。  

老夫把话放在这儿,今日之辱,来日必报!”  

“咳咳…”  

白发老者轻声咳嗽打断他的慷慨激昂,心累地叹了一口气道:  

“各位远来是客,我们怎能让各位妄动刀兵,这次比试由我们五岳剑宗上。  

还好之前因为天剑出世的缘故,我们令大部分宾客和自家弟子都提前离开了天剑峰。  

如今天剑峰上还剩总计一百四十二人,也就是说只要胜他们十五场,此次围山之危自散。”  

见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样子,白发老者暗自嗤笑一声。  

可是为了挽回五岳剑宗的名声,这次五岳剑宗必须顶上,否则真就和刚才那位大宗师说的一样了。  

当然,经此一役,五岳剑宗和秦国关系直接降到冰点,这也是秦国该承受的代价。  

“我这次请大家过来,只是想再上一道保险。  

据我所知,那位公输太仆乃是坚定的禁武派,认为我们这些江湖人士危害国家安全,早就想处之而后快。  

我就怕我们五岳剑宗前脚跟他们比完,后脚他就让伏兵压上,将我们一网打尽。  

所以希望各位随我们一同前去做个观众,也是提防秦军突然变卦。”  

“这是自然,岂能让五岳剑宗一人独自承受压力,丁兄,此事我应了,何时比试,我一定到场。”  

刚才的百里大宗师拍着胸膛保证。  

其余人也点头应是。  

反正打架送命的事情五岳剑宗已经上了,而且他们也不相信秦军真的就敢丧心病狂将他们一网打尽。  

一则是他们没有这个力量,二则是秦军此次行为已经大大触动了江湖人士的神经。  

要是再敢妄自屠戮江湖人士,不出三日,秦国各境恐怕就会陷入混乱之中。  

庙堂虽高,却也管不了江湖之远。  

这是二者数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