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 入不了眼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有解决。这几天褚将军怕要留在宫中了,这是皇上对他的宠信。现在天色不早,夫人先家去,告知家人封侯的好消息。”  

叶棠采早料到他会留宫,就点头:“好,谢皇后娘娘。”  

“对了,史嬷嬷,把那套头面拿出来。”郑皇后笑着道。  

史嬷嬷答应一声,就转身离开,不一会儿,就捧着一个托盘回来。  

托盘上铺着红绸,上面一套缠丝珊瑚玳瑁头面,颜色虽然不华丽,但成色沉稳奢华,一瞧就知是珍品。  

叶棠采又道了谢,这才转身离开。  

史嬷嬷把人送到了东华门,等叶棠采上了马车,这才回去。  

史嬷嬷回到凤仪宫,就笑道:“已经回去了。”  

“真是的。”郑皇后揉了揉太阳穴,“不是让整条街都挂上了彩旗的吗?”  

“好像是…”史嬷嬷嘴角抽了抽,“好像就是因为挂满了旗子,这将军夫人瞧不到,所以才跑下去的。”  

郑皇后噎住了,她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?  

“现在将军已经看到了她,那今晚…”史嬷嬷道。  

“看到了,抱到了,所以心里更难受吧!”郑皇后红唇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来,“听应城那边的人说,咱们这位少年侯爷可自律了,而且边关战事艰苦,跟本就没有机会如何。他从南蛮出来后,皇上怕他又干出什么事情所,所以急召回京,日夜兼程,行程匆匆。”  

“都旱几个月了。”史嬷嬷一双老眸精光微闪,“现在突然碰到了,偏皇上要把他关在宫中…”  

郑皇后笑了笑:“明玉,去把她叫过来。”  

不远处的一名青衣宫女答应一声,就转身离去。  

褚云攀进了书房以后,跟正宣帝相谈了整整一个下午,到了傍晚时分,褚云攀又与正宣帝一起用晚膳,直到戊时才离开。  

这一整天正宣帝实在是累泛了,而且他也体谅褚云攀日夜兼程的赶路,便也命他早早的离去。  

褚云攀出了书房,远处的予阳和予翰兄弟连忙奔过来:“三爷。”  

“侯爷,请跟奴才走吧!”一名小太监说着就引着褚云攀穿过长长的走廊。  

这时,一名青衣宫女走上前来,笑着说:“参见侯爷。”说着又望向小太监:“李公公,皇后娘娘有请。”  

“这…”李公公一愣,回头看了看褚云攀。  

“公公是要带侯爷到明华宫么?”那青衣宫女笑了笑。“不如让奴婢引路吧!”若真有人留宿宫中,一般都是住在明华宫。  

“侯爷…”李公公回头看了褚云攀一眼。  

褚云攀淡淡的一笑:“公公快去吧,让这位姑娘给我引路就可以了。”  

“那侯爷请变。”李公公行了一礼,就转身离开。  

那名青衣宫女打量了褚云攀一下,笑着说:“侯爷,请。”  

说着就在前面引路。  

褚云攀和予阳跟在她的后面,穿过长长的回廊,一路只见宫宇亭台错落,奇花鲜草,说不出的华贵。  

又路过两个八角凉亭,这一带却是一个小桥流水、建着假山美景的小花园。  

那青衣宫女指着小花园,笑着说:“侯爷,穿过这一片花园,抬眼看去的一座宫殿,就是明华宫。奴婢有要事要办,先行离去。”  

“好。”褚云攀点了点头。  

那名青衣宫女福了一礼,连忙转身而去。  

予阳撇了撇嘴:“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啊?”  

褚云攀剑眉轻轻一挑:“咱们快走吧。”  

说着就走进前面的小花园。  

这个时候天色早已经暗了下来,皇宫中到处都是灯笼和园灯,这个小花园里面也点着两盏园灯,倒是让这小小的花园蒙上一层朦胧的美感。  

不远处的流水叮咚作响,秋风的凉意让人感到十分舒适恬静。  

褚云攀走进去,却见远远的小桥上,一个婀娜的身影缓缓的走过来。  

在微暗的夜色里,昏黄而朦胧的灯光中,只见那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女。  

身穿豆绿色白碎花的交领襦裙,楚腰纤纤,垂下交叠着的络子步襟,手挽着茜红色的轻纱披帛。一手挎着一个小小的花篮,一手拿着几朵看不清楚的花儿,正往花篮里放。  

那人缓缓走近,靓丽的面容越加的清晰。小小的一张鹅蛋脸,桃花眼儿波光流转,朱唇如丹,竟是一名娇美动人的少女来。  

“嘘嘘。”予阳看到这名少女,连忙在后面扯褚云攀的衣摆。  

那名少女好像才发现褚云攀的存在,娇美的小脸露出惊讶的神情,然后缓步上前,柔柔地福了一礼:“参见侯爷。”  

一边说着,一双桃花眼微微的抬起来,欲说还休地看着褚云攀。  

褚云攀虽然名气大,但毕竟是刚刚才晋封,并非每个人都能认出来。  

但是,眼前的少女却准确的喊出了他的身份。这样的场合,在森严的宫廷里,一名貌美的少女突然出现在此,本来就非常不合规矩,还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,很明显,她就是来投坏送抱的!  

少女含晴脉脉地凝视着眼前俊美的男子。他在边关整天对着一大群男人,旱了这么几个月,又正是年轻气盛之时,突然有个美人撞过来,哪里忍得住…  

作为郑家的傍支姑娘,她也不过能给一些蓬门小户当正妻,不然就给那些达官贵人做妾。  

而她长相貌美,父母又有心巴结宗家,所以注定了给那些高官贵族当妾的命运。  

原本以为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