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临着过年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,让她到外头准备吃食。  

入冬后,夜长日短,酉时二刻,天色就黑了下来,予阳准备了热腾腾的火锅。  

用完饭,外头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来,这个季节的雨水特别的冷。  

二人坐在罗汉床上,窗户被支着,瞧着外头的的芭蕉树被打得不住地摇曳着,屋子里却点着火盆,暖融融的。  

这一天就这样平凡地过完了。  

等到雨停了,褚云攀才离开。  

回到兰竹居,予阳突然说:“今年梁王殿下没送来蕉尾琴。”  

“因为已经要了别的。”予翰道。  

每年褚云攀生日,梁王都会送来一把蕉尾琴,但今年却没有送来。经予翰一提,予阳才想起,这礼物提前要了。  

又过了几天,就是温蓝雅成亲的日子,褚云攀有事没有出席,叶棠采去了,也不过是亲戚之亲互相玩闹一会。  

十一月开始,下起了雪,叶棠采冷得窝在家里不愿意出屋。  

到了十二月,便是年底,各家各户忙活着过年的事情。叶棠采和秋桔二人在屋里剪纸。  

“三奶奶。”外头响起绿枝的声音。  

叶棠采皱起了眉头,推开窗子往外瞧,只见绿枝站在庭院里,也不进来,只语气不善地道:“太太让你过去。”  

“知道了。”叶棠采小脸一黑,懒懒地答应着。  

“一看到她就知道没好事情。”秋桔冷哼一声。  

惠然已经拿来了厚厚的大红猩猩斗逢,给叶棠采围上,又塞给叶棠采一个小手炉。  

叶棠采与惠然一起出了门。褚家人手少,特别是西跨院,除了他们住的两个院子,别的地方都无人打扫,到处一片的白雪皑皑。  

一路走到益祥院那边,方觉得颜色鲜艳了一些。  

夹板帘栊被打起,叶棠采一钻进去,就觉得整个身子都暖起来了,走到西次间,那里燃着银丝碳。  

秦氏正坐在榻上,褚妙书紧挨着她坐在绣墩上。  

叶棠采走进来,褚妙书便一脸殷切的样子,秦氏却是神色不悦和冷淡。只道:“快年底了,要熟的人家也该打点着送礼问侯。太子府那边你送了没有?还有信阳公主那边,你也要送一份。”  

秦氏已经对太子府不抱希望了,她便又想到了信阳公主,“我听说,上次你爹坐牢…是秋家的酒出问题,是你求的公主帮忙。”  

说到这,秦氏恨恨的。这件事也就是昨天她才听说的,姜家那边有个亲戚在内务府当杂役,说出了秋家的酒出事,后来是信阳公主帮忙解决的。  

叶棠采嘴角抽了抽:“是啊,当时我实在走投无路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求了公主,不想公主居然帮了我。”  

秦氏道:“人家帮了你,你要好生感谢。快年底了,你也给那边送一份礼。对了,你亲戚不是梁王侧妃?上次去梁王寿宴上,人家这般照顾你,你也得备礼一份。”  

年后三月,褚妙书就十六岁了!不能再拖了!  

所以秦氏死命地想要扒拉着各种关系,以让女儿高嫁。  

“母亲说得有理。”这是真的有理,挑不出一点错。  

“既然如此,那你就备好礼,明儿上午咱们先去太子府,下午去梁王府,后天去公主府。”秦氏说。  

叶棠采嘴角抽了抽,连时间都定下来了。而且说“我们”,秦氏是一定要去的节奏。  

叶棠采呵呵两声:“既然母亲一起去,那就母亲备礼吧!毕竟以母亲的眼光来看,必不会有差错。”  

秦氏听着这话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  

叶棠采呵呵哒,这是为自己的女儿谋嫁高门大户,还想一毛不拔,让她出礼品?门都没有!  

“我现在就回去,先递一下帖子。”叶棠采说完,就转身离开了。也是该给太子府那边示一示好了。  

叶棠采回到屋后,就写了三张帖子,让秋桔送了出去。  

第二天一早,叶棠采就梳洗打扮好,来到东边垂花门,见秦氏母女早早就等在那里。  

“小嫂嫂你好慢。”褚妙书说。  

“上车吧。”秦氏道。  

三人一一上车,出了小巷,就往城中而去,先去太子府。  

褚妙书坐在车里,一路掀着帘子,往外看,当看到这熟悉的街道时,又紧张又是委屈。  

马车最后停在了太子府的东角门。  

几人下车,叶棠采对外头的侍卫说明来意,就有人进去通报,不一会儿,就走出一个穿金带银的丫鬟来,正是琴瑟。  

“原来是褚三奶奶。”琴瑟说着,又瞥了褚妙书一眼,满眼嘲讽。  

褚妙书小脸一僵。  

“褚三奶奶有心了,只是,挨着年关,宫里头,府里头,都得我们娘娘忙活。倒是不得空。”琴瑟道。  

叶棠采便笑着把礼给了琴瑟:“娘娘知道我的心意就好了。”  

“那就谢过三奶奶了。”琴瑟委膝行了一礼。  

秦氏见居然连屋都进不了,脸色变了变,心里已经哇凉哇凉的一片。  

几人上了车,便离开。琴瑟看着远去的马车,就走回去,进了垂花门,一路往正华园而去。  

太子妃的确很忙,正在策划着宫宴事务。瞧着她进来,就抬头:“如何,那个叶棠采来了。”  

“是。”琴瑟点头。  

太子妃轻哼一声,“她倒是个能忍的,本宫这么久不召她,她到了现在才来。殿下也对白如嫣这他狐媚子淡了…待到年后吧!现在先掠着她,让她自己急。”  

琴瑟轻轻一笑,不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