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其次伐交之北周有变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湘州刺史,进号平南将军。  

东中郎将、吴郡太守长沙王叔坚为宣毅将军、江州刺史。  

尚书仆射、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左仆射。  

晋陵太守王劢安抚灾民,在郡甚有威惠,征回中书监,重授尚书右仆射。  

为质北齐被杀的南康愍王陈昙朗长子陈方泰长大成人,迁使持节、都督广、衡、交、越等十九州诸军事、平越中郎将、广州刺史。  

被接替的沈恪三年秩满,征为领军将军还朝。  

皇子轮流出镇大州乃是南朝惯例,之前的湘州刺史吴明彻呢?  

他征为侍中、镇前将军,也还朝了。  

“年底章昭达病逝,少了一员统兵大将。”  

陈顼的脸色有些阴沉,车骑大将军章昭达平广州、攻江陵,两仗打得都还可以。  

好不容易磨合出来的统帅,才五十四岁就薨了,陈顼觉得上天在戏弄自己。  

“要是再等个几年,只怕是机会摆在面前,朝中都没有能够领兵的大将了。”  

陈顼抱怨完之后,打起精神道:“卿说吧,朕做好准备了。”  

侯胜北暗叹一声,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“自臣到汉中,中间期年耳,然丧赵云、阳群、马玉、阎芝、丁立、白寿、刘郃、邓铜等及曲长、屯将七十余人,突将、无前、賨叟、青羌、散骑、武骑一千余人。”  

武侯看到老将逝去,精锐凋零的心态,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吧。  

他忍不住暗恨陈蒨,要是阿父还在,此时正是五十出头,资历和能力都位于巅峰之时。  

何愁无人统兵为帅。  

而自己接下来要说的,未必是陈顼想听的。  

“启禀陛下,北齐可攻。”  

组织了一下言辞,侯胜北先给出了结论。  

陈顼点了点头,就听侯胜北继续道:“然而时机未到。”  

他解释这么说的根据何在:“齐主年少,好色无厌,耽于嬉戏。”  

“和士开虽死,犹有高阿那肱、韩长鸾、陆令萱、骆提婆等佞臣阿谀奉承,扰乱国政。”  

“小人日长,君子道消,此一时难改,长此以往,国力势必衰减。”  

“朝堂之上,段韶虽死,赵彦深虽出,仍有祖珽为聪明才智之士,斛律明月乃定海神针,不至于乱。又有兰陵王这等良将,宜阳汾北一战,与北周对敌也能占据上风。”  

“如今北周遣使求和,北齐返聘,两国之间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和平状态。所以我朝不宜于此时起兵相攻,独撄其锋。”  

陈顼听到此处,终于开口道:“照卿这么说,只要这几个人还在,北周不愿意出兵的话,北齐就不可攻了?”  

侯胜北先点点头,后又摇头:“是又不是,陛下不必焦虑。”  

他把在北齐的见闻和盘托出。  

“齐主兄弟阋墙,诛杀胞弟高俨,对兰陵王等其他宗室心存防备。”  

“祖珽、崔季舒等河北大姓与鲜卑贵种、近习幸臣之间的矛盾日深,争权夺利。”  

“斛律光功高震主,恃强傲上,难以长久。”  

“北齐与北周貌合神离,修好不过表面功夫。”  

他没有提北齐的民众苦不堪言,哪朝哪代,只要没有逼到百姓造反的程度,那就无事。  

而是换了个角度说明:“齐主奢靡,财力不支,必然更行压榨,导致人心不附。”  

“如此国力日衰,焉能长久。一旦生乱,良将不再,便是我朝起兵之时。”  

侯胜北的目光变得深沉:“何况,臣已知齐主对斛律明月起了猜忌,可行离间之策!”  

当初怎么干掉的贺若敦,依葫芦画瓢便是。  

相信这件事上,北周也好,祖珽也好,都会愿意乐见其成,推波助澜的吧。  

虽然坑杀这位落雕都督有些卑鄙,谁让敌之英雄,我之仇寇呢。  

大致方略已定。  

陈顼还是不甘心轻易放弃原本的想法,问了一句:“在卿看来,还是应该联周伐齐?”  

侯胜北体谅他的心情,但还是狠心道:“北周国力虽不如北齐,然主明政清,并无取败之道,如何能够贸然相攻?”  

陈顼彷佛有些失望:“朕明白了。去年十月北周来使,已经开始协商此事。”(注3)  

他像是说服自己:“朕就再等上一年!”  

侯胜北行礼退下。  

祖珽、崔季舒,对不起你们了。  

你们打的算盘是让北周和高氏的并州势力相互消耗,河北坐观争斗。  

再联合我朝,攻打削弱北周。  

这样在保证北齐安全的情况下,河北大姓和汉官在朝堂的地位势力得以提升。  

可惜我朝还有一个选择,就是转而和北周联合,攻打你们北齐!  

忧在腹内,山崩为疾,祸起萧墙,竟制其国。  

侯胜北对这句话深有感触,若不是河北世家有了异心,如何会有可趁之机。  

他去找了毛喜商量,让卧虎台把斛律光受齐主猜忌的消息释放出去。  

北周自有能人,一定会利用这一点的。  

比如那个韦孝宽。  

毛喜对他成长很是欣喜,又透露信息安排了一个差事:“陛下正在让几名宿将编写用兵条略,你若是有时间,也可以参与此事。”  

陈顼已经在整军备战了么。  

侯胜北知道毛喜这么安排,是让自己有机会学习这些老将的用兵心得。否则以自己的从军经验,可还没到著书立作的地步。  

当下谢过了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。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