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其次伐交之非善地(2/3)
侯胜北心中咯噔一下,神情毫无变化。
“这位小友倒是沉得住气。北周遣使前来修好,若是我们将贵国打算联合我朝伐周一事告知对方使节,你觉得意下如何?”
侯胜北本就没觉得这事能够瞒得住北周。
大国之间,尔虞我诈。
最后还是取决于利益权衡。
只是崔季舒为何要把北周使节即将来访的消息告诉自己?
或者说,祖珽为什么今日会设下此局?
侯胜北不认为这些老谋深算之人,会像他们喜好医术那么单纯。
毛喜曾经教导他道:“人性趋利避害,天下熙熙攘攘,皆为利来利往。凡事千头万绪,不妨从何人得利,如何得利去分析。”
崔季舒河北世家,祖孝征北州著姓,徐之才南朝旧人。
侯胜北很难想象,闻鸡起舞、击楫中流的祖逖,其实也和眼前这个贪婪无节操的瞎子一样,出身范阳祖氏。
他们皆为汉官。
都被鲜卑压制。
他们盘踞河北。
齐主根基晋阳。
北周和北齐相争,要么出河南攻洛阳,要么沿太行攻并州。
与河北有何关系?
要是削弱了鲜卑贵种实力,甚至晋阳陷落,齐主不就只有依靠河北一途了?
侯胜北被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。
这就意味着北齐的至尊和眼前的这批汉官不是铁板一块,利益颇有矛盾冲突之处。
其中存在可趁之机。
眼前这些人,可能是希望周齐继续打下去的,所以在某些事情上,可以成为盟友。
是与不是,一试便知。
侯胜北想通之后,从容道:“北朝两雄大战方休,亟需休养生息。即便北周知道我朝有联合相侵之意,一时也无可奈何。更不会贸然与我朝相争,徒令贵国得益。”
见没有唬住侯胜北,崔季舒笑道:“尊使所见不错。只是这样一来,贵国原来谋划之事,不就无法达成了吗?”
果然如此,赤裸裸的勾引。
侯胜北惋惜地叹了口气:“可惜半年前的提议,为段、斛律两位丞相所阻,梁王和会稽郡公更是拼死反对。”
崔季舒见他接茬,颇为上道,不屑地说道:“萧庄、王琳能成甚事。段韶已死,保守的赵彦深已出为外任,如今还会阻挠此事的,不过斛律明月一人而已!”
侯胜北面现苦恼之色:“斛律丞相位高权重,朝廷大事一言而决,如何才能说服他呢?此事甚难。”
祖珽的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:“斛律明月已犯至尊之忌,且看他还能横行几时。只需有合适机会,老夫和女侍中进言,自有他的好看。”
侯胜北进一步试探道:“我在南朝,也颇有听闻斛律丞相威名。他乃是朝廷的定海神针,若是一旦失势,岂不是对贵国有损?”
祖珽的回答很直接也很简单。
呸。他吐了口唾沫。
在扳倒斛律光这件事情上,双方形成了某种默契。
此人一日不倒,一日军权在手,便可镇压大局。
河北世家随时可能会步杨愔昔日后尘。
毕竟到了撕破脸的那一日,还是刀枪说话的声音响亮。
但是通过朝堂阴谋,掌握刀枪的那個人是可以被消灭的,这点侯胜北非常的清楚。
文武之道,相互制约。
如能平衡文武,至尊就可以君临其上。
侯胜北从三人这里,听说了和士开死后发生的故事。
在野心家们“事已如此,不可中止”的鼓动和逼迫之下,十四岁的少年高俨率京畿军士三千余人屯于千秋门。
齐主先令著名杀手刘桃枝率八十名禁兵召高俨入见。
刘桃枝被反绑起来,禁兵四散而逃。
高俨想要斩了他,然而最终还是没有下手。
他不久之后,一定会为这个决定后悔不已。
齐主又使冯子综去召见,看来还不知道冯子综是哪边的人。
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。
高俨反而提出要求,必须由女侍中陆令萱来迎,才肯入见。
陆令萱知道这是诱她出宫城的借口,出去了必然一命呜呼。
她执刀立于齐主身后,胆颤心寒,战战栗栗。
齐主再使韩长鸾召高俨,仍然不入。
不久广宁王高孝珩、安德王高延宗恰好来到,也加入了高俨的队伍。
“皇亲宗室对和士开把握朝政,不满久矣。”
崔季舒冷冷道:“就像之前对付杨愔一样,谁想掌控陛下,掌控朝政,谁就是鲜卑贵种之敌。”
侯胜北有所领悟,回想起此前和文襄帝诸子见面时的情形。
对齐主的争夺,就在鲜卑贵种的宗室、亲信宠臣的近习、世家大姓的汉官三者之间展开。
谁能影响齐主,就可以挟天子以令群臣。
情急危难之际,齐主终于想到了一个靠得住的人。
自家岳父大人,落雕都督斛律光。
一面去速速去请,一面准备出战。
齐主好歹骨子里流着神武帝的血,率宿卫者步骑四百,授甲,将战。
泣别太后曰:”有缘复见,无缘永别!”
此时斛律光到了。
他向来鄙视和士开,还有祖珽,甚至连段韶乃至神武帝高欢也不放在眼里。
一日文宣帝高洋饮酒,曰:“今日饮酒,乐哉!”
时任武卫将军的斛律光进言道:“关西未平,人为仇敌,陛下亦何乐哉?会当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