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其次伐交之再使齐(2/3)
为奸,横行乡里,作奸犯科,鞭一百!”
左右衙役犹豫了一下,还不敢动手。
荀法尚指着侯胜北,悠然道:“这位乃是陛下的从龙之臣,武略将军侯胜北,回头他要把此事具状启禀台城的。”
侯胜北哭笑不得,原来荀法尚把自己叫来是派这个用处。
凭你自己袭爵的兴宁县侯还嫌镇不住场子吗?
侯胜北虽然没有顶盔戴甲,一身沙场历练出来的肃杀之气,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。
衙役也顾不上平日里面子,把张宝泉、吴丰方拿下,狠狠一顿鞭子,抽得鬼哭狼嚎。
荀法尚处置了此事,回到后堂:“你看,这等小民仗着家富于财,就敢勾结朝中丞郎,横行县里,县令手段稍差一些,还收拾不了他。”
“碰到公辅你,也算他们倒霉。”
“哎,各地那么多土豪,又能收拾几个。自秦立郡县以来,朝廷和地方豪强就斗个没完,你以后要是外放州郡也一样会碰到。”
荀法尚抱怨完这无解之题:“好了,还是说正事吧。”
听完陈顼要去确认北齐是否可攻,荀法尚对此持肯定态度。
“陛下想法有了转变,这是好事。能够根据当前形势,做出最合理的应对,这才是明君之姿。一意孤行的至尊,几个能有好下场的。”
“我们作为臣下,需得多方观察,将北齐的情况如实传达,以免朝廷做出错误的判断。所以此番出使,还得好好结交一番你的那位赌友哪。”
侯胜北知道他指的是和士开,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善类,但能为我所用,那就够了。
只是他不知道,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北齐朝堂就发生了剧变。
和士开已经不在人世,再也不能向自己炫耀握槊之技和滔天权势了。
促成这场政变的,是一位十四岁的少年,和他背后的野心家们。
-----------------
琅琊王高俨和齐主高纬同为胡太后所生,是一母同胞的兄弟。
嗯,就和陈顼和陈蒨一样。
南朝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出来。
而且高俨的优势在于深得父母宠爱。
武成帝高湛在世时,高俨常在宫中,坐含光殿视事。
高欢诸子,仅存的几位叔叔都要拜他。(注3)
北齐以晋阳为根基,高湛出幸并州之时,高俨留守,每送驾,或半路,或至晋阳方还。
就连左右都知道,哪怕犯了错,提到自家的第三个儿子,就会勾起高湛对高俨的思念,从而得到宽恕。(注4)
高俨排行第三,提长子就没有免罪效果了。
高俨的器服玩饰都和嫡长子高纬一模一样,逐渐养成了一条规矩,要是哥哥先有了新奇玩意,属官及工匠必然获罪。
可是高湛、胡氏这对爹妈觉得这还不够。(注5)
高俨初封东平王,就拜开府、侍中、中书监、京畿大都督、领军大将军、领御史中丞。
这几个都是实权要职,随即迁司徒,升任三公之位。
北魏惯例:御史中丞出,与皇太子分路。
王公皆遥驻,车去牛,顿轭于地,以待其过。
如有迟违,前驱可以赤棒棒之。
只不过这个规矩,已经废绝了几十年。
高湛欲显示尊宠,诏令高俨从北宫出行,一如旧制。
凡京畿步骑,领军之官属,中丞之威仪,司徒之卤簿,一应俱全。
高湛还故意遣宫中使者骤马冲撞高俨仪仗,自言奉敕。
高俨命人以赤棒击碎使者之鞍,马惊人坠。
高湛与胡后于华林园东门外张幕,隔青纱步帐观之,大笑以为善。更敕令停车,传语良久,观者倾京邑。
这孩子这么宠下来,久而久之,高俨自己也有了想法。
他天真地问父亲:“阿兄懦,何能率左右?”
差一点点就成功了。
高湛以长子为劣,已经起了废立之心。
而阻挡高俨超越兄长,登顶御座的,是和士开。
要是再扩大一下范围,祖珽也有份。
祖珽给和士开出的主意,让他进言高湛,就说高澄、高洋、高演三位的儿子都没当上皇帝。何不趁着高湛还活着那功夫,赶紧让皇太子早日登基,以定君臣正统?
此事若成,高湛和新主都会感激和士开。
不得不说祖珽天文地理,无一不识。
此议一开,彗星出现。
太史启奏,此乃除旧布新之征兆。
于是高纬即位,高湛升任太上皇帝。
高俨的梦想落空,和士开也就成了坏他好事的仇人。
七月二十五日这天的清晨,和士开像往常一样参加早朝。
他的心情好极了。
平鉴家的刘氏小娘子玩了个把月腻了,如今又有了新的玩物。
尚书令徐之才的夫人乃魏广阳王之妹,被他勾搭上手。
而且还是当着徐之才的面行事,那老儿退而避之,曰:“妨少年戏笑。”
大丈夫当如是。
正得意间,领军将军库狄伏迎上前来,拉着自己的手说道:“今有一大好事。”
“?”
和士开心想,是胡太后对那几个和尚腻味了,想和自己握槊?
还是小皇帝想听龟兹胡乐,看自己跳胡舞?
小皇帝装成贫儿乞丐要饭,自己打赏天子的感觉也不错啊。(注6)
扫兴的是,治书侍御史王子宜授以一函:“
左右衙役犹豫了一下,还不敢动手。
荀法尚指着侯胜北,悠然道:“这位乃是陛下的从龙之臣,武略将军侯胜北,回头他要把此事具状启禀台城的。”
侯胜北哭笑不得,原来荀法尚把自己叫来是派这个用处。
凭你自己袭爵的兴宁县侯还嫌镇不住场子吗?
侯胜北虽然没有顶盔戴甲,一身沙场历练出来的肃杀之气,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。
衙役也顾不上平日里面子,把张宝泉、吴丰方拿下,狠狠一顿鞭子,抽得鬼哭狼嚎。
荀法尚处置了此事,回到后堂:“你看,这等小民仗着家富于财,就敢勾结朝中丞郎,横行县里,县令手段稍差一些,还收拾不了他。”
“碰到公辅你,也算他们倒霉。”
“哎,各地那么多土豪,又能收拾几个。自秦立郡县以来,朝廷和地方豪强就斗个没完,你以后要是外放州郡也一样会碰到。”
荀法尚抱怨完这无解之题:“好了,还是说正事吧。”
听完陈顼要去确认北齐是否可攻,荀法尚对此持肯定态度。
“陛下想法有了转变,这是好事。能够根据当前形势,做出最合理的应对,这才是明君之姿。一意孤行的至尊,几个能有好下场的。”
“我们作为臣下,需得多方观察,将北齐的情况如实传达,以免朝廷做出错误的判断。所以此番出使,还得好好结交一番你的那位赌友哪。”
侯胜北知道他指的是和士开,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善类,但能为我所用,那就够了。
只是他不知道,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北齐朝堂就发生了剧变。
和士开已经不在人世,再也不能向自己炫耀握槊之技和滔天权势了。
促成这场政变的,是一位十四岁的少年,和他背后的野心家们。
-----------------
琅琊王高俨和齐主高纬同为胡太后所生,是一母同胞的兄弟。
嗯,就和陈顼和陈蒨一样。
南朝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出来。
而且高俨的优势在于深得父母宠爱。
武成帝高湛在世时,高俨常在宫中,坐含光殿视事。
高欢诸子,仅存的几位叔叔都要拜他。(注3)
北齐以晋阳为根基,高湛出幸并州之时,高俨留守,每送驾,或半路,或至晋阳方还。
就连左右都知道,哪怕犯了错,提到自家的第三个儿子,就会勾起高湛对高俨的思念,从而得到宽恕。(注4)
高俨排行第三,提长子就没有免罪效果了。
高俨的器服玩饰都和嫡长子高纬一模一样,逐渐养成了一条规矩,要是哥哥先有了新奇玩意,属官及工匠必然获罪。
可是高湛、胡氏这对爹妈觉得这还不够。(注5)
高俨初封东平王,就拜开府、侍中、中书监、京畿大都督、领军大将军、领御史中丞。
这几个都是实权要职,随即迁司徒,升任三公之位。
北魏惯例:御史中丞出,与皇太子分路。
王公皆遥驻,车去牛,顿轭于地,以待其过。
如有迟违,前驱可以赤棒棒之。
只不过这个规矩,已经废绝了几十年。
高湛欲显示尊宠,诏令高俨从北宫出行,一如旧制。
凡京畿步骑,领军之官属,中丞之威仪,司徒之卤簿,一应俱全。
高湛还故意遣宫中使者骤马冲撞高俨仪仗,自言奉敕。
高俨命人以赤棒击碎使者之鞍,马惊人坠。
高湛与胡后于华林园东门外张幕,隔青纱步帐观之,大笑以为善。更敕令停车,传语良久,观者倾京邑。
这孩子这么宠下来,久而久之,高俨自己也有了想法。
他天真地问父亲:“阿兄懦,何能率左右?”
差一点点就成功了。
高湛以长子为劣,已经起了废立之心。
而阻挡高俨超越兄长,登顶御座的,是和士开。
要是再扩大一下范围,祖珽也有份。
祖珽给和士开出的主意,让他进言高湛,就说高澄、高洋、高演三位的儿子都没当上皇帝。何不趁着高湛还活着那功夫,赶紧让皇太子早日登基,以定君臣正统?
此事若成,高湛和新主都会感激和士开。
不得不说祖珽天文地理,无一不识。
此议一开,彗星出现。
太史启奏,此乃除旧布新之征兆。
于是高纬即位,高湛升任太上皇帝。
高俨的梦想落空,和士开也就成了坏他好事的仇人。
七月二十五日这天的清晨,和士开像往常一样参加早朝。
他的心情好极了。
平鉴家的刘氏小娘子玩了个把月腻了,如今又有了新的玩物。
尚书令徐之才的夫人乃魏广阳王之妹,被他勾搭上手。
而且还是当着徐之才的面行事,那老儿退而避之,曰:“妨少年戏笑。”
大丈夫当如是。
正得意间,领军将军库狄伏迎上前来,拉着自己的手说道:“今有一大好事。”
“?”
和士开心想,是胡太后对那几个和尚腻味了,想和自己握槊?
还是小皇帝想听龟兹胡乐,看自己跳胡舞?
小皇帝装成贫儿乞丐要饭,自己打赏天子的感觉也不错啊。(注6)
扫兴的是,治书侍御史王子宜授以一函:“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