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其次伐交之会兰陵(2/3)
岁,编纂玉篇三十卷,收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。创‘异部同文’的参照之法,开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的附录先河。”
“其序言曰:文遗百代,则礼乐可知。驿宣万里,则心言可逑。”
“此法当为后世辞典规范。”
“顾野王三十岁,抄撰众家之言,作舆地志三十卷,述我朝地理。”
“舆地志有云:插竹列海中,以绳编之,向岸张两翼,潮上而没,潮落而出,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,名之曰扈。加三点水,简化为沪。”
“此字必为后世留用。”
“顾野王精于书法,尤擅楷书。江南书法名家虞氏的世基、世南两兄弟便拜在他的门下习字。”
“至于丹青一道,顾野王乃我朝名手,善草木虫类。宣城王令他画古贤,王褒写赞词,称为二绝,另有符瑞图一副,堪称名作。”
听傅縡说完,高孝珩神往:“不愧是衣冠风流,人杰地灵。听闻此等逸话,不可不饮,上酒,奏乐。”
郡王府中自有鼓吹之具,皆作赤色,另有吴鼓、长鸣角。
乐人奉命,开始演奏。
高孝珩介绍道,北齐鼓吹二十曲,皆改汉曲古名,以叙本朝功德。
第一、硃鹭改名水德谢,言魏谢齐兴。
第二、思悲翁改名出山东,言神武帝战广阿,创大业,破尔朱兆。
第三、艾如张改名战韩陵,言神武帝灭四胡,定京洛,远近宾服。
第四、上之回改名殄关陇,言神武帝遣侯莫陈悦诛贺拔岳,定关陇,平河外,漠北款,秦中附。
第五、拥离改名灭山胡,言神武帝屠刘蠡升,高车怀殊俗,蠕蠕来向化。
第六、战城南改名立武定,言神武帝立魏主,天下既安,而能迁于鄴。
第七、巫山高改名战芒山,言神武帝斩周十万之众,其军将脱身走免。
第八、上陵改名擒萧明,言梁武帝遣贞阳侯来寇彭宋,文襄帝遣清河王高岳,一战擒殄,俘首万计。
第九、将进酒改名破侯景,言文襄帝摧殄侯景,克复河南。
第十、君马黄改名定汝颍,言文襄帝擒周大将军王思政于长葛,汝颍悉平。
十一、芳树改名克淮南。言文襄帝南翦梁国,获其司徒陆法和,克寿春、合肥、钟离、淮阴,尽取江北之地。
十二、有所思改名嗣丕基,言文宣帝统缵大业。
十三、稚子班改名圣道洽,言文宣帝克隆堂构,无思不服。
十四、圣人出改名受魏禅,言文宣帝应天顺人。
十五、上邪改名平瀚海,言蠕蠕尽部落入寇武州之塞,文宣帝命将出征,平殄北荒,灭其国。
十六、临高台改名服江南,言文宣帝道洽无外,梁主萧绎来附化也。
十七、远如期改名刑罚中,言孝昭帝举直措枉,狱讼无怨。
十八、石留行改名远夷至,言时主化沾海外,西夷诸国,遣使朝贡。
十九、务成改名嘉瑞臻,言时主应期,河清龙见,符瑞总至。
二十、玄云改名成礼乐,言时主功成化洽,制礼作乐。
伴随着或悠扬清越,或激昂雄壮的乐曲,高孝珩隐隐然又给南朝使团出了一道难题。
侯胜北心想换了自己,碰到这种问题,大概只有暴力破局了。
有没有一曲败建康,十万大军悉数覆灭,四十六员将领皆被擒斩啊?
或是反唇相讥,来个文襄帝推大车,或者文宣帝占兄妻?
不过人家说的都是前朝之事,并没有特别针对本朝,翻脸不得。
傅縡神色从容,回应道:“圣人造乐,导迎和气,恶情屏退,善心兴起。周有九夏,梁有十二雅,此并则天数。”
“鼓吹汉曲本多,梁武帝博通前载,裁成一代。留其十二,合四时也。”
看看,又不是比谁的数量多,咱们江南能够撷取精华,更显水平超妙。
此言一出,高下立判。
侯胜北、荀法尚暗自称赞傅縡应对得体。
只听傅縡也介绍道:
第一、朱鹭改为木纪谢,言齐谢梁升。
第二、思悲翁改为贤首山,言梁武帝破魏军于司部,肇王迹。
第三、艾如张改为桐柏山,言梁武帝牧司,王业弥章。
第四、上之回改为道亡,言东昏侯丧道,义师起樊邓。
第五、拥离改为忱威,言破加湖元勋。
第六、战城南改为汉东流,言义师克鲁山城。
第七、巫山高改为鹤楼峻,言平郢城,兵威无敌也。
第八、上陵改为昏主恣淫慝,言东昏政乱,梁武帝起义,平九江姑熟,破朱雀,伐罪吊人。
第九、将进酒改为石首局,言义师平京城,仍废昏,定大事。
第十、有所思改为期运集,言梁武帝应箓受禅,德盛化远也。
十一、芳树改为于穆,言大梁阐运,君臣和乐,休祚方远。
十二、上邪改为惟大梁,言梁德广运,仁化洽。
说完,傅縡感怀道:“可惜往事已往,社稷迁移,朝代更迭。”
他切入正题,向着三位北齐皇室宗亲拱手道:“而今三国鼎立,天下方争,先人功业,不足为凭。贵我两朝,各继余烈,何不携手共讨西贼?”
高孝珩与高长恭对视一眼:“贵国想与我朝联手,共同伐周?”
“正是!”
傅縡努力说服:“贵国与北周争夺宜阳不下,我朝也数次攻取江陵不拔。如今两国通好已
“其序言曰:文遗百代,则礼乐可知。驿宣万里,则心言可逑。”
“此法当为后世辞典规范。”
“顾野王三十岁,抄撰众家之言,作舆地志三十卷,述我朝地理。”
“舆地志有云:插竹列海中,以绳编之,向岸张两翼,潮上而没,潮落而出,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,名之曰扈。加三点水,简化为沪。”
“此字必为后世留用。”
“顾野王精于书法,尤擅楷书。江南书法名家虞氏的世基、世南两兄弟便拜在他的门下习字。”
“至于丹青一道,顾野王乃我朝名手,善草木虫类。宣城王令他画古贤,王褒写赞词,称为二绝,另有符瑞图一副,堪称名作。”
听傅縡说完,高孝珩神往:“不愧是衣冠风流,人杰地灵。听闻此等逸话,不可不饮,上酒,奏乐。”
郡王府中自有鼓吹之具,皆作赤色,另有吴鼓、长鸣角。
乐人奉命,开始演奏。
高孝珩介绍道,北齐鼓吹二十曲,皆改汉曲古名,以叙本朝功德。
第一、硃鹭改名水德谢,言魏谢齐兴。
第二、思悲翁改名出山东,言神武帝战广阿,创大业,破尔朱兆。
第三、艾如张改名战韩陵,言神武帝灭四胡,定京洛,远近宾服。
第四、上之回改名殄关陇,言神武帝遣侯莫陈悦诛贺拔岳,定关陇,平河外,漠北款,秦中附。
第五、拥离改名灭山胡,言神武帝屠刘蠡升,高车怀殊俗,蠕蠕来向化。
第六、战城南改名立武定,言神武帝立魏主,天下既安,而能迁于鄴。
第七、巫山高改名战芒山,言神武帝斩周十万之众,其军将脱身走免。
第八、上陵改名擒萧明,言梁武帝遣贞阳侯来寇彭宋,文襄帝遣清河王高岳,一战擒殄,俘首万计。
第九、将进酒改名破侯景,言文襄帝摧殄侯景,克复河南。
第十、君马黄改名定汝颍,言文襄帝擒周大将军王思政于长葛,汝颍悉平。
十一、芳树改名克淮南。言文襄帝南翦梁国,获其司徒陆法和,克寿春、合肥、钟离、淮阴,尽取江北之地。
十二、有所思改名嗣丕基,言文宣帝统缵大业。
十三、稚子班改名圣道洽,言文宣帝克隆堂构,无思不服。
十四、圣人出改名受魏禅,言文宣帝应天顺人。
十五、上邪改名平瀚海,言蠕蠕尽部落入寇武州之塞,文宣帝命将出征,平殄北荒,灭其国。
十六、临高台改名服江南,言文宣帝道洽无外,梁主萧绎来附化也。
十七、远如期改名刑罚中,言孝昭帝举直措枉,狱讼无怨。
十八、石留行改名远夷至,言时主化沾海外,西夷诸国,遣使朝贡。
十九、务成改名嘉瑞臻,言时主应期,河清龙见,符瑞总至。
二十、玄云改名成礼乐,言时主功成化洽,制礼作乐。
伴随着或悠扬清越,或激昂雄壮的乐曲,高孝珩隐隐然又给南朝使团出了一道难题。
侯胜北心想换了自己,碰到这种问题,大概只有暴力破局了。
有没有一曲败建康,十万大军悉数覆灭,四十六员将领皆被擒斩啊?
或是反唇相讥,来个文襄帝推大车,或者文宣帝占兄妻?
不过人家说的都是前朝之事,并没有特别针对本朝,翻脸不得。
傅縡神色从容,回应道:“圣人造乐,导迎和气,恶情屏退,善心兴起。周有九夏,梁有十二雅,此并则天数。”
“鼓吹汉曲本多,梁武帝博通前载,裁成一代。留其十二,合四时也。”
看看,又不是比谁的数量多,咱们江南能够撷取精华,更显水平超妙。
此言一出,高下立判。
侯胜北、荀法尚暗自称赞傅縡应对得体。
只听傅縡也介绍道:
第一、朱鹭改为木纪谢,言齐谢梁升。
第二、思悲翁改为贤首山,言梁武帝破魏军于司部,肇王迹。
第三、艾如张改为桐柏山,言梁武帝牧司,王业弥章。
第四、上之回改为道亡,言东昏侯丧道,义师起樊邓。
第五、拥离改为忱威,言破加湖元勋。
第六、战城南改为汉东流,言义师克鲁山城。
第七、巫山高改为鹤楼峻,言平郢城,兵威无敌也。
第八、上陵改为昏主恣淫慝,言东昏政乱,梁武帝起义,平九江姑熟,破朱雀,伐罪吊人。
第九、将进酒改为石首局,言义师平京城,仍废昏,定大事。
第十、有所思改为期运集,言梁武帝应箓受禅,德盛化远也。
十一、芳树改为于穆,言大梁阐运,君臣和乐,休祚方远。
十二、上邪改为惟大梁,言梁德广运,仁化洽。
说完,傅縡感怀道:“可惜往事已往,社稷迁移,朝代更迭。”
他切入正题,向着三位北齐皇室宗亲拱手道:“而今三国鼎立,天下方争,先人功业,不足为凭。贵我两朝,各继余烈,何不携手共讨西贼?”
高孝珩与高长恭对视一眼:“贵国想与我朝联手,共同伐周?”
“正是!”
傅縡努力说服:“贵国与北周争夺宜阳不下,我朝也数次攻取江陵不拔。如今两国通好已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