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争龙之调人事(3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他对尚书台的控制。  

安成王位列三公,统管中军外军,无疑是本朝的首席辅政大臣。  

二十四日后,五月丁酉。  

新帝下诏,宣布了登基后的初次人事晋升。  

中军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徐度进位司空。  

镇南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江州刺史章昭达为侍中,进号征南将军。  

镇东将军、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进号征东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  

平北将军、南徐州刺史鄱阳王陈伯山进号镇北将军。  

吏部尚书袁枢为尚书左仆射。  

云麾将军、吴兴太守沈钦为尚书右仆射。  

中领军吴明彻进为领军将军。  

中护军沈恪进为护军将军。  

翊左将军、丹阳尹杜棱进号镇右将军、特进,侍中、尹如故。  

平南将军、湘州刺史华皎进号安南将军。  

散骑常侍、御史中丞徐陵为吏部尚书。  

一次次博弈、斗争、妥协的结果,就反映和隐藏在这几道人事调整中。  

徐度作为陈霸先旧将的领军人物,军部首席,他位列三公,正如侯安都当年一样,代表军部在朝廷的话语权。  

不过徐度已经五十八岁,还能再活几年,却要打个问号。  

章昭达的情况有些类似,他代表的是陈蒨的旧人一派,在资历方面要弱不少,担任侍中之职。  

杜棱也是侍中,继续担任丹阳尹,掌握京畿的军政。  

吴明彻和沈恪提拔一级,继续掌握禁中军权。  

由此可知,虽然陈蒨登基多年,陈霸先旧部的势力仍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,这批老将是稳定朝堂局面的中流砥柱。  

有他们镇压局面,就能保持朝堂的安定。  

两位年龄稍长的皇子进号,看似无他,实则新帝同母弟的陈伯茂拥有了开辟幕府之权,可以名正言顺地招收和扩大部属。  

即便他自己年纪尚轻,有了幕僚团的出谋划策,将会成为兄长的有力支持者。  

至于今后陈伯茂会不会像陈顼这样,意图夺取兄长的皇位,未来的事情,谁又说得准呢?  

同为进位尚书仆射,袁枢和沈钦的情况略有不同。  

袁枢此前为吏部尚书,辅佐到仲举的选官黜退之事。如今进了尚书台,成为辅政大臣,还是与到仲举一处做事,却是把吏部尚书的人事处置之权给让了出来。  

而接任吏部尚书的徐陵,正是他此前弹劾陈顼,去了其侍中、中书监职位。  

这个提名的背后,究竟是何人指使,有何目的,暂时就不为人知了。  

沈钦进位尚书仆射的背景则是非常清晰——他是皇太后沈妙容的兄长。  

沈钦比沈太后年长二十余岁,素无技能,是以外戚身份得到的高位,辅佐自家外甥。(注4)  

不问可知,袁枢和沈钦加入尚书台,再加上到仲举,强化了新帝对尚书台的影响,避免成为陈顼的一言堂。  

军权方面,各方都谨慎地保持现状,未作调整。  

这一轮的人事调整,安成王固然是更进一步,然而新皇的势力也愈发强大。  

层层阻力,重重困难,挡在陈顼的面前。  

陈蒨驾崩五十一日后。  

六月甲子,群臣上谥曰文皇帝,庙号世祖。  

丙寅,葬永宁陵。  

有的人入土为安长眠,有的人则是不再安分起来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