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周齐交涉(2/3)
的,这世间还是有公道的啊!”
“说到公道二字。”
侯胜北问道:“方才听你说,赎回徐夫人的钱被抢了?我们便去讨回这公道,可敢同去?”
侯胜北没有通过北朝的权贵朋友来解决此事,或是动用卧虎台的经费——收买人员所需的钱财,毛喜当然准备了,只要通过一定手续便可取用。
他只是觉得,让徐敬文亲手夺回被抢的财物,这么做更有意义。
张氏兄弟不置可否,和战阵搏杀相比,小巷斗殴不过是小菜一碟。
麦铁杖则是摩拳擦掌,兴奋无比,岭南大盗在长安城大打出手,猛龙过江太带劲了。
几人收拾了恶少一顿,夺回财物不必细表,赎出了石氏。
曾经的刺史夫人为奴为婢已近十年,容色憔悴,看上去和以前家中的粗使妇人并无分别。
侯胜北心有不忍,然而江陵十余万人,数百官吏,像这样的情况,又岂是少数?
除了萧大圜、王褒庾信等极少数受到礼遇之人,眼前的才是江陵的俘虏们在北朝凄惨的生存实态啊。
“这孩子本来叫做徐敬武,他父亲死后,硬是要改名字叫徐敬文。”
石氏说道:“唉,徐文盛,徐敬文,这孩子还是放不下啊。”
侯胜北非常能够理解徐敬文的心情,因为他自己也是如此。
阿父,您也故去也已有一年了啊。
自己的孩儿也该呱呱坠地了吧,没能及早让阿父你抱上孙子,孩儿之过也。
还有阿母、妙娘、小弟,你们可还安好?
-----------------
周齐两国通好的各项事宜在缓慢,但是一步步地扎实推进,看似不可阻挡。
北齐先是送还了北周至尊的四姑,也是大冢宰宇文护的堂姑母,仍然扣留宇文护的母亲阎氏,以为后图。
并且使人代笔,寄来了一封阎氏的家书,读来无比情真意切。
“天地隔塞,子母异所,三十余年,存亡断绝,肝肠之痛,不能自胜。想汝悲思之怀,复何可处。”
“吾自念十九入汝家,今已八十矣。…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,今日目下,不睹一人。兴言及此,悲缠肌骨。”
“赖皇齐恩恤,差安衰暮。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、汝嫂刘新妇等同居,颇亦自适。但为微有耳疾,大语方闻。行动饮食,幸无多恙。”
“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,大者属鼠,次者属兔,汝身属蛇。鲜于修礼起日,汝祖及二叔,时俱战亡。”
“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,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,并吾与汝六人,同被擒捉入定州城。”
“汝时年十二,共吾并乘马随军,可不记此事缘由也?”
“于后,吾共汝在受阳住。时元宝、菩提及汝姑儿贺兰盛乐,并汝身四人同学。”
“博士姓成,为人严恶,汝等四人谋欲加害。”
“吾共汝叔母等闻之,各捉其儿打之。唯盛乐无母,独不被打。”
“其后尔朱天柱亡岁,贺拔阿斗泥在关西,遣人迎家眷。”
“时汝叔亦遣奴来富迎汝及盛乐等。汝时着绯绫袍、银装带,盛乐着紫织成缬通身袍、黄绫里,并乘骡同去。”
“盛乐小于汝,汝等三人并呼吾作”阿摩敦”。如此之事,当分明记之耳。”
“今又寄汝小时所着锦袍表一领,至宜检看,知吾含悲戚多历年祀。”
“禽兽草木,母子相依,吾有何罪,与汝分离,今复何福,还望见汝。”
“世间所有,求皆可得,母子异国,何处可求。”
“汝贵极王公,富过山海。有一老母,八十之年,飘然千里,死亡旦夕,不得一朝相见,不得一日同处,寒不得汝衣,饥不得汝食,汝虽穷荣极盛,光耀世间,汝何用为?于吾何益?”
“今日以后,吾之残命,唯系于汝,尔戴天履地,中有鬼神,勿云冥昧而可欺负。”
信中回忆了宇文护幼小之时父叔战殁,母子被俘,调皮捣蛋挨打及被宇文泰迎回的场景,更是附上了幼年儿时所穿锦袍。
宇文护性至孝,得书悲不自胜,左右莫能仰视。
正如信中所言,虽身为北周大冢宰,贵极王公,光耀世间,老母分离,又有何用?
当即回信报书:谁同萨保,如此不孝!蒙寄萨保别时所留锦袍表,年岁虽久,宛然犹识,抱此悲泣。
北齐得报书,不即发遣阎氏,更令与书,要求重报,往返再三,而母竟不至。
宇文护焦躁,朝议以北齐失信,当移书责之,起兵讨之。
八月。
诏柱国普六茹忠率师与突厥东伐,至北河而还。
-----------------
侯胜北冷眼旁观事情的进展,若是和议不成,甚至阎氏亡故,周齐自成仇敌。
宇文护有此遗恨,只要他一日掌权,两国就不可能和好。
不过此次伐齐,只打到了北河,这才到了哪里?
北周这次真的只是做了做表面功夫而已。
和上次的万骑奔袭四千里,直取晋阳城下相比,此次北上二千里,只行了一半路程。
即便如此,北方领土之辽阔,骑兵移动之迅捷,侯胜北还是暗暗心惊。
建康到北齐都城邺城的直线距离,不过一千五百里而已。
要是换了以前的神经病皇帝高洋,一定会恶狠狠地反击回来的吧?
不知现在的北齐,还有当
“说到公道二字。”
侯胜北问道:“方才听你说,赎回徐夫人的钱被抢了?我们便去讨回这公道,可敢同去?”
侯胜北没有通过北朝的权贵朋友来解决此事,或是动用卧虎台的经费——收买人员所需的钱财,毛喜当然准备了,只要通过一定手续便可取用。
他只是觉得,让徐敬文亲手夺回被抢的财物,这么做更有意义。
张氏兄弟不置可否,和战阵搏杀相比,小巷斗殴不过是小菜一碟。
麦铁杖则是摩拳擦掌,兴奋无比,岭南大盗在长安城大打出手,猛龙过江太带劲了。
几人收拾了恶少一顿,夺回财物不必细表,赎出了石氏。
曾经的刺史夫人为奴为婢已近十年,容色憔悴,看上去和以前家中的粗使妇人并无分别。
侯胜北心有不忍,然而江陵十余万人,数百官吏,像这样的情况,又岂是少数?
除了萧大圜、王褒庾信等极少数受到礼遇之人,眼前的才是江陵的俘虏们在北朝凄惨的生存实态啊。
“这孩子本来叫做徐敬武,他父亲死后,硬是要改名字叫徐敬文。”
石氏说道:“唉,徐文盛,徐敬文,这孩子还是放不下啊。”
侯胜北非常能够理解徐敬文的心情,因为他自己也是如此。
阿父,您也故去也已有一年了啊。
自己的孩儿也该呱呱坠地了吧,没能及早让阿父你抱上孙子,孩儿之过也。
还有阿母、妙娘、小弟,你们可还安好?
-----------------
周齐两国通好的各项事宜在缓慢,但是一步步地扎实推进,看似不可阻挡。
北齐先是送还了北周至尊的四姑,也是大冢宰宇文护的堂姑母,仍然扣留宇文护的母亲阎氏,以为后图。
并且使人代笔,寄来了一封阎氏的家书,读来无比情真意切。
“天地隔塞,子母异所,三十余年,存亡断绝,肝肠之痛,不能自胜。想汝悲思之怀,复何可处。”
“吾自念十九入汝家,今已八十矣。…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,今日目下,不睹一人。兴言及此,悲缠肌骨。”
“赖皇齐恩恤,差安衰暮。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、汝嫂刘新妇等同居,颇亦自适。但为微有耳疾,大语方闻。行动饮食,幸无多恙。”
“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,大者属鼠,次者属兔,汝身属蛇。鲜于修礼起日,汝祖及二叔,时俱战亡。”
“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,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,并吾与汝六人,同被擒捉入定州城。”
“汝时年十二,共吾并乘马随军,可不记此事缘由也?”
“于后,吾共汝在受阳住。时元宝、菩提及汝姑儿贺兰盛乐,并汝身四人同学。”
“博士姓成,为人严恶,汝等四人谋欲加害。”
“吾共汝叔母等闻之,各捉其儿打之。唯盛乐无母,独不被打。”
“其后尔朱天柱亡岁,贺拔阿斗泥在关西,遣人迎家眷。”
“时汝叔亦遣奴来富迎汝及盛乐等。汝时着绯绫袍、银装带,盛乐着紫织成缬通身袍、黄绫里,并乘骡同去。”
“盛乐小于汝,汝等三人并呼吾作”阿摩敦”。如此之事,当分明记之耳。”
“今又寄汝小时所着锦袍表一领,至宜检看,知吾含悲戚多历年祀。”
“禽兽草木,母子相依,吾有何罪,与汝分离,今复何福,还望见汝。”
“世间所有,求皆可得,母子异国,何处可求。”
“汝贵极王公,富过山海。有一老母,八十之年,飘然千里,死亡旦夕,不得一朝相见,不得一日同处,寒不得汝衣,饥不得汝食,汝虽穷荣极盛,光耀世间,汝何用为?于吾何益?”
“今日以后,吾之残命,唯系于汝,尔戴天履地,中有鬼神,勿云冥昧而可欺负。”
信中回忆了宇文护幼小之时父叔战殁,母子被俘,调皮捣蛋挨打及被宇文泰迎回的场景,更是附上了幼年儿时所穿锦袍。
宇文护性至孝,得书悲不自胜,左右莫能仰视。
正如信中所言,虽身为北周大冢宰,贵极王公,光耀世间,老母分离,又有何用?
当即回信报书:谁同萨保,如此不孝!蒙寄萨保别时所留锦袍表,年岁虽久,宛然犹识,抱此悲泣。
北齐得报书,不即发遣阎氏,更令与书,要求重报,往返再三,而母竟不至。
宇文护焦躁,朝议以北齐失信,当移书责之,起兵讨之。
八月。
诏柱国普六茹忠率师与突厥东伐,至北河而还。
-----------------
侯胜北冷眼旁观事情的进展,若是和议不成,甚至阎氏亡故,周齐自成仇敌。
宇文护有此遗恨,只要他一日掌权,两国就不可能和好。
不过此次伐齐,只打到了北河,这才到了哪里?
北周这次真的只是做了做表面功夫而已。
和上次的万骑奔袭四千里,直取晋阳城下相比,此次北上二千里,只行了一半路程。
即便如此,北方领土之辽阔,骑兵移动之迅捷,侯胜北还是暗暗心惊。
建康到北齐都城邺城的直线距离,不过一千五百里而已。
要是换了以前的神经病皇帝高洋,一定会恶狠狠地反击回来的吧?
不知现在的北齐,还有当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