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(1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江州,陈霸先和王琳的对抗仍在持续。  

不过双方都没有出动本军,各以依附己方的势力相斗。  

五月。  

新吴余孝顷等屯二万军于工塘,连筑八城以逼南川周迪。  

周迪恐惧请和,并送兵粮。  

王琳部将樊猛等所奉之命是征兵粮于周迪,以观其所为。  

既然周迪服软,樊猛等欲受盟而还,不必浪战,无谓地折损兵力。  

余孝顷贪其利,打算借着王琳的兵力乘机灭了周迪,不许请和,树栅围攻。  

由是樊猛、李孝钦、刘广德等将领与余孝顷不协,军心开始涣散。  

高州刺史黄法氍、吴兴太守沈恪、宁州刺史周敷合兵来救周迪。  

周敷从临川故郡截断江口,分兵进攻余孝顷别城。  

曾经力战蜀军,率三十人瞋目喝住萧纪数百亲卫的樊猛此次不战而走。  

周敷屠其八城。  

余孝顷等皆弃舟引兵撤退,周迪追击,敌将一网成擒,仅刘广德乘流先下得免。  

周迪收其军实,器械山积,虏其人马,并不交公,尽数自纳。  

献俘建康,李孝钦、余孝顷降伏。  

陈霸先送归樊猛于王琳,遣吏部尚书谢哲前往晓谕祸福。  

六月。  

先挫王琳一阵,陈霸先敏锐地把握住了局势流向的变化。  

当即诏令司空侯瑱、领军将军徐度率舟师为前军,以讨王琳。  

这是除了他自己御驾亲征之外,能够派出的最好阵容了。  

侯瑱、徐度既为前军,自然还有后军,此番当与王琳一决。  

-----------------  

从入夏到盛夏,侯胜北和他的一干同窗身兼羽林郎和国子学生的双重身份,继续值守和求学的生活日常。  

四月,舆驾祠太庙,羽林郎仪仗。  

第二天,萧方智死了。  

唉,愿生生世世莫再生于帝王家。那个十三岁的宋顺帝刘准临死就是这么说的。  

太宰吊祭,司空监护丧事,羽林郎仪仗。  

第三天,舆驾幸石头,饯别司空侯瑱,羽林郎仪仗。  

侯胜北在近处观察陈霸先的表情。  

虽然他不太懂帝王心事,总觉得和以前自己眼巴巴地看着萧摩诃操练,却不能亲自下场有点相像。  

当了皇帝一举一动皆受瞩目,哪里还能随意上阵,只能将将,不能将兵喽。  

五月,陈霸先去大庄岩寺舍身,还是羽林郎仪仗,在庙外守了一晚上。  

好端端的,学淽姊的爷爷干嘛呢?  

还好陈霸先没入魔,只是装个样子,第二天群臣表请就还宫了,不知道掏没掏钱赎身。  

不过以陈霸先的节俭,绝对不可能用国库的钱赎身,便宜那些和尚的吧?  

侯胜北想归想,对于本朝佛教之盛暗暗心惊。  

连陈霸先这等人物,登基时都要供奉佛牙,还要舍身寺庙,表示对佛祖的崇信。  

国子学的那些老师,从祭酒周弘正起,大部分都是儒佛双修,就没哪个是不信佛的。  

要是有人跳出来诽佛,只怕会被千夫所指,口水淹死。  

暑气蒸腾,身为羽林郎既要顶着炎热值守殿阁,侍卫天子出行,再加上国子学的繁重课业,本来是一件十分辛苦之事。  

然而侯胜北从学习之中寻到了乐趣所在,也就不以为苦。  

比如二月沈泰叛逃一事,当时侯胜北认为此人就是纯粹一个卖主小人而已。  

可是为什么沈泰会在这个时机叛逃,究竟是由何触发的,却是一无所知。  

等到在国子学进修数月,侯胜北回过头来重新阅读陈霸先问罪沈泰的诏书,才若有所悟:  

“汉口班师,还居方岳,良田有逾于四百,食客不止于三千…若有男女口为人所藏,并许诣台申诉。若乐随临川王及节将立效者,悉皆听许。”  

嗯,沈泰有良田四百,肯定不是亩是顷,否则怎么养得活三千食客。  

四万亩地,亩产三石计,年收十二万石。  

乖乖,一個二千石的刺史就有那么多的粮食收入,朝廷那点俸禄根本看不上啊。  

劳力一日食六升,一月需粮十八斗,一年就是二十余石,十二万石可养五、六千人。  

贪官无疑了。  

小时候无知,听故事里动不动就起十万大军,现在明白了就连养活数千人马都颇为不易。  

侯胜北忍不住想回家问问,阿父食邑的西江县产粮多少,够不够养得起自家部曲。  

转念一想,嗐,始兴郡那庄子那片地,不都是自家的嘛,那时候就已经养得起千人了。  

阿父历任兰陵太守、南徐州刺史,带的兵越来越多,不过直属部曲也未超五千之数。  

怪不得上次出阵,须得汇合吴明彻、沈泰、周铁虎、程灵洗等人,才有两万军力。  

然而各路人马如果不能齐心协力,难免出现指挥不灵,温存实力不肯死战的问题。  

这就是部曲制的天生缺陷吧。  

现在的侯胜北,一时还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。  

再撸一撸事情的先后次序。  

临川王陈蒨去南皖,名义上是提防王琳,可是已经有司空侯瑱都督诸军,陈蒨去南皖是干什么呢?  

男女口为人所藏…随临川王及节将立效。  

陈蒨是去清查人口,收编部曲的吧。  

怪不得沈泰要叛逃了,这卖主小人,陈霸先秋后算账,收拾得好!  

兜兜转转一圈,虽然又回到了原点,最后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