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预兆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虽是以正兵合,也不妨以奇兵胜。我今晚先偷袭敌军水军,为景德开路。”  

“成师,你打仗就是鬼点子多,总是使些阴招。不过还真管用,敌军多半想不到。”  

“胜北,还不快去准备!今夜令你队为前军开路,要是出了差池,小心军法从事。”  

“啊?遵令!”  

是夜,侯安都引一路人马,人衔枚,马勒口裹蹄,摸到石头津,乘夜烧了萧孜、余孝顷的战舰。(注1)  

侯胜北率本队为前部,探路开道也算小有功劳。  

敌军没了战船,周文育率水军放心前进,侯安都领步骑,登岸结阵。  

余孝顷迂回截断后路,侯安都令军士多伐松木竖栅,列营渐进。  

数次接战,频战屡克。  

“阿父,这帮南川酋豪可真是难缠啊。”  

杀退一次敌军来犯,侯胜北脱下头盔,抹了把脸上血污:“明明萧勃都死了,还是死缠烂打不放。”  

“事关家族利益,哪有那么轻易臣服的。”  

侯安都给儿子解释道:“江州是从荆州和扬州两个大州分割而出,本意是削弱两州实力,却造就了一个新的强藩。”  

“江州全盛之时拥有十一郡,地处大江中游,连接荆扬,诸多侨置流民安顿于此。温峤就是凭借江州之力平定苏峻之乱,与周边势力周旋。刘义康被贬江州,与天师道勾结,有了’江州当出天子’的说法。来江州任职的多为宗室重臣,不造反都不好意思。”  

“侯景之乱,江州酋豪趁势崛起,成为地方的实权掌控者。南川余孝顷、周迪、熊昙朗乃至闵中陈宝应、留异之流,割据地方掳掠流民,顾恋巢窟,私署令长,不受召唤。国家有此等毒瘤,则日渐衰弱。”(注2)  

“须得一個个讨平了他们,我朝才能凝聚力量对抗外敌。”  

侯胜北听到这里,有些明白陈霸先为什么要出兵东征西讨,一直没个消停了。  

“只怕是随剿随起。外有强敌,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和他们纠缠。宜当抚剿并用,他们如果臣服为朝廷效力,自然也就不为己甚。”  

侯安都看了一眼儿子,补充道:“你管人家叫南川酋豪,可知我们侯家也是岭南酋豪?”  

“啊?”  

“酋豪之间也是有区别的,像我们侯家、张家兄弟、黄法氍、鲁悉达等,都是效忠主公,愿意离乡北上,建功立业进入中枢的酋豪。和余孝顷之流割据一方的酋豪不同。”  

听阿父这么一解释,再结合此前萧妙淽的代表之说,侯胜北彷佛窥到了一丝国家治理的本质,但还是有些朦胧不清。  

选择自身代表的阶级,结交利害一致的盟友,讨平对立不服的势力,不就这么回事嘛。  

他一走神,阿父接下来说的几句话全部漏过,只听到最后一句。  

“不过余孝顷也坚持不了多久,因为萧孜这个软蛋快扛不住了。”  

不久,萧孜出降。  

余孝顷逃归新吴老巢,遣使诣丞相府乞降,请入子为质。  

陈霸先许之,下令周文育、侯安都引兵班师。  

由于欧阳頠声著南土,陈霸先复以为衡州刺史,使讨岭南。  

欧阳頠未至,其子欧阳纥已克始兴。待欧阳頠至,诸郡皆降,遂克广州。  

不过数月之间,岭南之地悉平。  

陈霸先封赏有功之臣:  

周文育授镇南将军、加开府仪同三司、都督江广衡交等州诸军事、江州刺史。  

侯安都授镇北将军,加开府仪同三司,其余官职不变,仍为南徐州刺史。  

至此,两人确立了陈霸先军中并称“双璧”的地位,位列其余诸将之上。  

-----------------  

“好可惜,只打到豫章,叛军就投降了。”  

侯胜北有些不满:“都没能一路直下广州,顺道看看阿公和阿嫲。”  

“既然离乡从军,那也只有恪守职责。我也想念伱阿公阿嫲,只是实在不得空闲。”  

侯安都安慰道:“况且有司来报,王琳在上游大治舟舰,恐有相侵之意。我们需要尽快回师提防。”  

“那个三姓家奴敢来?我们先打过去。”  

“你这孩子,从军之后诸事颇顺,有些浮躁了,心境须当磨砺一番才是。”  

“自从跟着阿父袭王僧辩,一战建康、二守梁山、三抗北齐大军,加上这次讨伐,两年大大小小也打了好几仗,阿父怎么还以小儿视我呢?”  

“你长再大,也是阿父的孩子呀。”  

侯安都摸摸儿子的头发,表情满是慈祥和蔼:“个子真的比阿父还高了,有七尺四寸了吧。阿父是不能把你当成小孩子看待了。”  

“就是嘛,我现在是率百人的队长。阿父把我当成小孩,部下们会怎么看我,如何令行禁止?”  

侯安都有些欣慰,儿子并不是单纯好胜,考虑的还有对部下的影响:“那好,以后阿父就以成人待你。再过三年行了冠礼,你就真的成年,也该考虑婚事了。”  

婚事?  

侯胜北还没考虑过会和哪个姑娘在一起过日子,生儿育女。  

如果一定要说的话,倒是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…  

“那么侯队长,命你率艨艟一艘,巡上游五十里,取凭证而返。“  

“遵令!”  

被军令打断了遐思,侯胜北一个激灵,阿父你也切换得太快了。  

六月。  

陈霸先以侯安都为西道都督,周文育为南道都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