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(2/3)
马到成功。告辞!”
-----------------
天色渐黑,入夜。
侯安都坐于斗舰之中,侯胜北随侍在后。
斥候船先行,数百条船舰驶出军港,来到大江之上。
船队成扇形铺开,分为前后三阵。
第一阵乃是二百条火舫——其实就是收集的民间小船,增设一个扎紧的柴火堆而已。
第二阵是侯安都的斗舰和一众艨艟。
第三阵也是四百条火舫,和第一阵的区别在于后面系了一条小舟。
侯胜北问道:“阿父,这次出击的士卒,有些颇为面生,是从别处调来的部队?”
他每日里随侯安都巡视军营,绝大部分的军士大多认识熟悉,本次出战,却有数百人从未曾见过。
水上作战不穿甲胄,旗舰之外也不立旗帜,看不出属于哪一部的军士。
侯安都表情郁郁并未回答,只说了一句稍后便知,便沉默下去。
不一时,斥候船来报,胡墅的敌军船舰都已入港。
敌军水寨灯火通明,防备甚严,不能抵近侦察。
侯安都下令,第一阵的二百条火舫前进,驶到敌军灯火照不到之处待命。
余舰保持队形不乱,依次跟随在后。
此时夜空唯有一轮明月,几点星辰,大江如墨,百步之外便是一片黑暗。
数百只船舰在夜半时分,沉默地驶向北岸,只能听到近处船只划水的哗哗声,很快又被江流盖住。
远处一片亮光,那便是此次的目标,北军水师营寨。
白天,军粮军马等物资,就是由这里的船队装载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南岸的石头城。
为防南军袭营,水寨各处点亮松明火把,终夜不熄。望楼上的瞭望军士紧盯江面,观察有无异常。
侯安都的任务,就是毁掉这处水寨,烧掉这支船队,断绝石头城敌军的补给生命线!
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,只要行至火光能照到之处,必然被敌军哨兵发现。
敌军一旦反应过来,要么封闭水寨,严防死守。要么主动出击,驱逐我军来袭部队。
如果水寨封闭关上栅门,我军火舫冲不进去,就烧不到停泊在里面的敌军船队。
必须引出敌军的护卫舰队,排除干扰。
同时令敌军敞开水军营寨大门,才能放手攻击运输船队。
而要让敌军主动出击,就得让他们发现我军,并且觉得有胜算——需要提供一个诱饵,执行一场必败的袭击。
侯安都命人传令,第一阵进军,直击敌营。
夜晚旗帜不清,金鼓不行,这最初的命令一旦发出,也就是最后的命令了。
“小北,你之前不是说有些军士面生么。这几百人是招募而来,并非我军将士。”
侯安都叹了口气:“那些都是在叛军之乱中失去了至亲所爱,家破人亡,生无可恋之人。”
“!!”
接到军令,第一排的火舫开始向着敌军水师营寨前进。
江风中传来了隐约可闻的歌声;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鱼戏莲叶间。”
有一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东哟。”
又一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西哟。”
更多的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南哟,鱼戏莲叶北哟。”
歌声中,船队冲到火把照耀范围内,北军哨兵已经发现了这二百条冲过来的小船,警戒部队开始射箭阻击,水军营寨内也有了动静。
“鱼戏莲叶东哟,鱼戏莲叶西哟,鱼戏莲叶南哟,鱼戏莲叶北哟。”
有些船被弩机攒射,船夫身亡,漂在江面。
有些被重弩射中,直接散了架,尸骨无存。
更多的船在靠近之后,点燃了柴堆,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条火之船,向北军水寨冲去。
燃烧着的火舫自杀式地撞在水栅上,被一一拦住。
弩箭射得愈加凶狠,歌声转为悲怆凄凉。
“薤上露,何易晞。露晞明朝更复落,人死一去何时归。”
“蒿里谁家地,聚敛魂魄无贤愚。鬼伯一何相催促,人命不得少踟蹰。”(注1)
片刻之间,歌声从稀疏到消逝,只剩余音袅袅,鬼哭啾啾,很快又被大江洗去。
二百火舫的残骸,漂浮在江面,火焰噼噼啪啪,烧得作响,如同盏盏冥灯。
侯安都见状挥挥手,第二阵的斗舰和艨艟驶出了黑暗。
北军见又是一拨船舰来攻,同样弩箭伺候。
只是这次来袭的船舰保持了距离,又是蒙了皮革防护的艨艟,几乎毫发无伤。
看到敌军才区区十余艘就敢来袭,想必和此前的火舫一样,不惜性命想要拼死一搏。
那就成全了你们这些不惜命的南朝岛夷!
北军的水寨大门缓缓打开,清理了燃烧的水栅和仍然在燃烧的火舫等障碍。
数十艘战船,在一艘大舰的指挥之下,气势汹汹地追杀过来。
侯安都的战船顺流而下,往南岸逃去。
两支船队一追一逃,离开水寨渐远。
四百只船突然幽灵般地从黑暗中出现,直扑北军水寨而去!
此时水寨已然门户大开,水栅也已提上,残留的少数障碍被第一阵的火舫烧得发脆,一冲即过。
护卫战舰已被引至下游,一时无法调头逆流而上,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四百条火舫冲入了自家水寨之中。
操纵火舫的士卒瞄准一艘艘停泊在港内的运输船只,如同一只
-----------------
天色渐黑,入夜。
侯安都坐于斗舰之中,侯胜北随侍在后。
斥候船先行,数百条船舰驶出军港,来到大江之上。
船队成扇形铺开,分为前后三阵。
第一阵乃是二百条火舫——其实就是收集的民间小船,增设一个扎紧的柴火堆而已。
第二阵是侯安都的斗舰和一众艨艟。
第三阵也是四百条火舫,和第一阵的区别在于后面系了一条小舟。
侯胜北问道:“阿父,这次出击的士卒,有些颇为面生,是从别处调来的部队?”
他每日里随侯安都巡视军营,绝大部分的军士大多认识熟悉,本次出战,却有数百人从未曾见过。
水上作战不穿甲胄,旗舰之外也不立旗帜,看不出属于哪一部的军士。
侯安都表情郁郁并未回答,只说了一句稍后便知,便沉默下去。
不一时,斥候船来报,胡墅的敌军船舰都已入港。
敌军水寨灯火通明,防备甚严,不能抵近侦察。
侯安都下令,第一阵的二百条火舫前进,驶到敌军灯火照不到之处待命。
余舰保持队形不乱,依次跟随在后。
此时夜空唯有一轮明月,几点星辰,大江如墨,百步之外便是一片黑暗。
数百只船舰在夜半时分,沉默地驶向北岸,只能听到近处船只划水的哗哗声,很快又被江流盖住。
远处一片亮光,那便是此次的目标,北军水师营寨。
白天,军粮军马等物资,就是由这里的船队装载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南岸的石头城。
为防南军袭营,水寨各处点亮松明火把,终夜不熄。望楼上的瞭望军士紧盯江面,观察有无异常。
侯安都的任务,就是毁掉这处水寨,烧掉这支船队,断绝石头城敌军的补给生命线!
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,只要行至火光能照到之处,必然被敌军哨兵发现。
敌军一旦反应过来,要么封闭水寨,严防死守。要么主动出击,驱逐我军来袭部队。
如果水寨封闭关上栅门,我军火舫冲不进去,就烧不到停泊在里面的敌军船队。
必须引出敌军的护卫舰队,排除干扰。
同时令敌军敞开水军营寨大门,才能放手攻击运输船队。
而要让敌军主动出击,就得让他们发现我军,并且觉得有胜算——需要提供一个诱饵,执行一场必败的袭击。
侯安都命人传令,第一阵进军,直击敌营。
夜晚旗帜不清,金鼓不行,这最初的命令一旦发出,也就是最后的命令了。
“小北,你之前不是说有些军士面生么。这几百人是招募而来,并非我军将士。”
侯安都叹了口气:“那些都是在叛军之乱中失去了至亲所爱,家破人亡,生无可恋之人。”
“!!”
接到军令,第一排的火舫开始向着敌军水师营寨前进。
江风中传来了隐约可闻的歌声;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鱼戏莲叶间。”
有一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东哟。”
又一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西哟。”
更多的船和道:“鱼戏莲叶南哟,鱼戏莲叶北哟。”
歌声中,船队冲到火把照耀范围内,北军哨兵已经发现了这二百条冲过来的小船,警戒部队开始射箭阻击,水军营寨内也有了动静。
“鱼戏莲叶东哟,鱼戏莲叶西哟,鱼戏莲叶南哟,鱼戏莲叶北哟。”
有些船被弩机攒射,船夫身亡,漂在江面。
有些被重弩射中,直接散了架,尸骨无存。
更多的船在靠近之后,点燃了柴堆,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条火之船,向北军水寨冲去。
燃烧着的火舫自杀式地撞在水栅上,被一一拦住。
弩箭射得愈加凶狠,歌声转为悲怆凄凉。
“薤上露,何易晞。露晞明朝更复落,人死一去何时归。”
“蒿里谁家地,聚敛魂魄无贤愚。鬼伯一何相催促,人命不得少踟蹰。”(注1)
片刻之间,歌声从稀疏到消逝,只剩余音袅袅,鬼哭啾啾,很快又被大江洗去。
二百火舫的残骸,漂浮在江面,火焰噼噼啪啪,烧得作响,如同盏盏冥灯。
侯安都见状挥挥手,第二阵的斗舰和艨艟驶出了黑暗。
北军见又是一拨船舰来攻,同样弩箭伺候。
只是这次来袭的船舰保持了距离,又是蒙了皮革防护的艨艟,几乎毫发无伤。
看到敌军才区区十余艘就敢来袭,想必和此前的火舫一样,不惜性命想要拼死一搏。
那就成全了你们这些不惜命的南朝岛夷!
北军的水寨大门缓缓打开,清理了燃烧的水栅和仍然在燃烧的火舫等障碍。
数十艘战船,在一艘大舰的指挥之下,气势汹汹地追杀过来。
侯安都的战船顺流而下,往南岸逃去。
两支船队一追一逃,离开水寨渐远。
四百只船突然幽灵般地从黑暗中出现,直扑北军水寨而去!
此时水寨已然门户大开,水栅也已提上,残留的少数障碍被第一阵的火舫烧得发脆,一冲即过。
护卫战舰已被引至下游,一时无法调头逆流而上,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四百条火舫冲入了自家水寨之中。
操纵火舫的士卒瞄准一艘艘停泊在港内的运输船只,如同一只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