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(2/3)
队被我牵制住,只要加把劲再来一波攻击,就一定能打垮了。没想到后阵吵嚷起来,姑丈的中军人马不但没有跟上来,反而在往后退。”
“姑丈这一退就糟糕了,上万人全都呼啦啦地跟着跑。面前的敌军破围而出,我也只好带着士卒一路后撤。跑着跑着,身边就没几个人了。”
“等退到后阵,听到原来修筑用来防御敌军的几座土城,传来了击鼓呐喊声,还改换了旗帜。姑丈应该是担心正面交战不能取胜,退路要是再被封住,有可能全军覆没,所以撤退了。”
“不过除了他的中军跑掉了一些,其他各部都一路遭到追击,抵抗的被杀,剩下的几乎全员投降,和全军覆没也差不多。”
“姑丈损失了十之七八的军力,不敢坚守南康城,穿城而过继续逃跑。我没能赶上他,姑母也在城里没能跑掉,只好投降了。”
听萧摩诃讲完大战始末,侯胜北又看向阿父的信,最后几句写着:
此战胜,斩首两千三百余级,俘一万一千八百余人,蔡路养仅率千余人逃跑,余众散落不知所踪。主公率众入南康,暂代郡事。
我军死伤一千六百余人,其中我侯氏部曲死伤三百,十去其二。
战后论功,安都因奋战评为次功,侯晓夺城亦有功劳。烦劳父亲善抚乡里,死伤者有功者不吝赏赐。
萧摩诃年方十三,南兰陵萧氏出身,与至尊同族。自小随父至始兴郡,主公以同郡故,吩咐由我看顾。众将有含怨未平者,他且来家暂住。望夫人善待萧摩诃,胜北当以兄视之。
战后诸事纷繁,书不尽言,以待来日。
呼,侯胜北长出了一口气,心想打赢一仗可真不容易。
听阿父和陈将军十问十答的时候,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方,这仗赢定了。
战前军议的作战计划说得头头是道,以为可以轻松取胜。
结果呢,开场就被打了个下马威。
要是陈霸先的决断慢了一点,杜僧明的左翼没有及时发起攻击。
要是凶汉的运气差了一点,和他那匹马一起被乱箭射死,先锋败退。
要是蔡路养胆子大一点,敢于孤注一掷猛攻,吃掉前部,攻向中军。
那这场战斗的结局,还真是不好说啊。兵凶战危,步步惊心,侯胜北终于算是初有体会。
他斜眼看了看萧摩诃,原来还是皇帝的同族。小小年纪战场表现就那么勇猛,难道阿公故事里说的万人敌就是这个样子的?
不过多半是因为把某人打得太惨,在主公面前丢了脸,遭了怨恨吧。又不能明着收拾你,为了军中和气,就送到我们家里来避避风头。
看在你那么厉害的份上,叫声大哥,也不算辱没了自己。是吧,大、壮、哥。
-----------------
萧摩诃住下之后,侯胜北有了玩伴,日子更开心了。
萧摩诃每天都要跑马练槊,需得去野外开阔之地。侯胜北顶着陪同大哥的名义结伴出去溜达,还多了个刺激的观赏节目。
萧摩诃的那根大槊长达一丈八尺,槊锋两尺半,如同短剑。柘木槊杆一握粗细,涂满黑漆看似铁铸,实际韧性十足。
侯胜北试了试,一把都握不住,更别说举起来舞动了。
练习的时候,他帮着萧摩诃把绳子一圈圈缠绕在木桩上。有时还会包上一圈竹片,模拟身穿铠甲的敌人。木桩的丫丫叉叉故意不去除,当作伸出格挡的兵器。
萧摩诃距离木桩数百步,挥舞几下大槊,策马快跑起来。
瞄准目标一拨弹开枝叶,顺势就是一刺,再瞬间拔出,反复练习这一个动作。
大槊轻松破开,刺入拔出,木桩往往四分五裂散了架。
木桩散了扎,扎了散,每天须重复不下百余次。
侯胜北不厌其烦地陪着做这些事,省下了萧摩诃很多时间。他心下感激,又因木讷不善言辞,就只好再披露一手绝活。
萧摩诃掏出铣鋧——侯胜北初次见面时,以为是根短矛,仔细看是一根两尺左右的凿子,后部手握处圆头短柄,前端磨得尖锐锋利。
只见萧摩诃距离目标数十步,低喝一声:“着!”
铣鋧脱手飞出,瞬时钉入木桩。
侯胜北前去察看,只见深入数分,这要是钉入人体,只怕是死定了。想到之前萧摩诃说打算用飞射功夫对付自家阿父,不禁吓出一身冷汗。
傍晚回去,侯夫人已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,萧摩诃的胃口那是没话说,侯胜北也跟着多添了一碗。两人吃完饭,再说些闲话,各自歇息。
侯胜北忍不住把马槊谱翻出来读了几遍,果然如同书上所说,马槊是战阵利器。还是得怪自己的身板太过单薄,提不动萧摩诃那根大槊。等以后长大了,定要打造一根耍上一耍。
没过多久,两人混得熟了,萧摩诃逐渐放得开,反过来带着侯胜北漫山遍野乱跑。
萧摩诃甚爱狩猎,除了弓箭还有飞凿,虽然入冬猎物不好找,但是每次总能收获些野味。
一个大壮哥,一个小北弟,日子过得惬意无比。
没过多久,侯安都寄来了第二封家信。
先是提了一下主公升官的消息。
打败蔡路养,湘东王萧绎承制,授陈霸先员外散骑常侍、持节、明威将军、交州刺史,新安子改封南野县伯。
侯胜北琢磨着,打了那么大一个胜仗,总得官升三
“姑丈这一退就糟糕了,上万人全都呼啦啦地跟着跑。面前的敌军破围而出,我也只好带着士卒一路后撤。跑着跑着,身边就没几个人了。”
“等退到后阵,听到原来修筑用来防御敌军的几座土城,传来了击鼓呐喊声,还改换了旗帜。姑丈应该是担心正面交战不能取胜,退路要是再被封住,有可能全军覆没,所以撤退了。”
“不过除了他的中军跑掉了一些,其他各部都一路遭到追击,抵抗的被杀,剩下的几乎全员投降,和全军覆没也差不多。”
“姑丈损失了十之七八的军力,不敢坚守南康城,穿城而过继续逃跑。我没能赶上他,姑母也在城里没能跑掉,只好投降了。”
听萧摩诃讲完大战始末,侯胜北又看向阿父的信,最后几句写着:
此战胜,斩首两千三百余级,俘一万一千八百余人,蔡路养仅率千余人逃跑,余众散落不知所踪。主公率众入南康,暂代郡事。
我军死伤一千六百余人,其中我侯氏部曲死伤三百,十去其二。
战后论功,安都因奋战评为次功,侯晓夺城亦有功劳。烦劳父亲善抚乡里,死伤者有功者不吝赏赐。
萧摩诃年方十三,南兰陵萧氏出身,与至尊同族。自小随父至始兴郡,主公以同郡故,吩咐由我看顾。众将有含怨未平者,他且来家暂住。望夫人善待萧摩诃,胜北当以兄视之。
战后诸事纷繁,书不尽言,以待来日。
呼,侯胜北长出了一口气,心想打赢一仗可真不容易。
听阿父和陈将军十问十答的时候,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方,这仗赢定了。
战前军议的作战计划说得头头是道,以为可以轻松取胜。
结果呢,开场就被打了个下马威。
要是陈霸先的决断慢了一点,杜僧明的左翼没有及时发起攻击。
要是凶汉的运气差了一点,和他那匹马一起被乱箭射死,先锋败退。
要是蔡路养胆子大一点,敢于孤注一掷猛攻,吃掉前部,攻向中军。
那这场战斗的结局,还真是不好说啊。兵凶战危,步步惊心,侯胜北终于算是初有体会。
他斜眼看了看萧摩诃,原来还是皇帝的同族。小小年纪战场表现就那么勇猛,难道阿公故事里说的万人敌就是这个样子的?
不过多半是因为把某人打得太惨,在主公面前丢了脸,遭了怨恨吧。又不能明着收拾你,为了军中和气,就送到我们家里来避避风头。
看在你那么厉害的份上,叫声大哥,也不算辱没了自己。是吧,大、壮、哥。
-----------------
萧摩诃住下之后,侯胜北有了玩伴,日子更开心了。
萧摩诃每天都要跑马练槊,需得去野外开阔之地。侯胜北顶着陪同大哥的名义结伴出去溜达,还多了个刺激的观赏节目。
萧摩诃的那根大槊长达一丈八尺,槊锋两尺半,如同短剑。柘木槊杆一握粗细,涂满黑漆看似铁铸,实际韧性十足。
侯胜北试了试,一把都握不住,更别说举起来舞动了。
练习的时候,他帮着萧摩诃把绳子一圈圈缠绕在木桩上。有时还会包上一圈竹片,模拟身穿铠甲的敌人。木桩的丫丫叉叉故意不去除,当作伸出格挡的兵器。
萧摩诃距离木桩数百步,挥舞几下大槊,策马快跑起来。
瞄准目标一拨弹开枝叶,顺势就是一刺,再瞬间拔出,反复练习这一个动作。
大槊轻松破开,刺入拔出,木桩往往四分五裂散了架。
木桩散了扎,扎了散,每天须重复不下百余次。
侯胜北不厌其烦地陪着做这些事,省下了萧摩诃很多时间。他心下感激,又因木讷不善言辞,就只好再披露一手绝活。
萧摩诃掏出铣鋧——侯胜北初次见面时,以为是根短矛,仔细看是一根两尺左右的凿子,后部手握处圆头短柄,前端磨得尖锐锋利。
只见萧摩诃距离目标数十步,低喝一声:“着!”
铣鋧脱手飞出,瞬时钉入木桩。
侯胜北前去察看,只见深入数分,这要是钉入人体,只怕是死定了。想到之前萧摩诃说打算用飞射功夫对付自家阿父,不禁吓出一身冷汗。
傍晚回去,侯夫人已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,萧摩诃的胃口那是没话说,侯胜北也跟着多添了一碗。两人吃完饭,再说些闲话,各自歇息。
侯胜北忍不住把马槊谱翻出来读了几遍,果然如同书上所说,马槊是战阵利器。还是得怪自己的身板太过单薄,提不动萧摩诃那根大槊。等以后长大了,定要打造一根耍上一耍。
没过多久,两人混得熟了,萧摩诃逐渐放得开,反过来带着侯胜北漫山遍野乱跑。
萧摩诃甚爱狩猎,除了弓箭还有飞凿,虽然入冬猎物不好找,但是每次总能收获些野味。
一个大壮哥,一个小北弟,日子过得惬意无比。
没过多久,侯安都寄来了第二封家信。
先是提了一下主公升官的消息。
打败蔡路养,湘东王萧绎承制,授陈霸先员外散骑常侍、持节、明威将军、交州刺史,新安子改封南野县伯。
侯胜北琢磨着,打了那么大一个胜仗,总得官升三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