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5章 四方动静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梁王一时还是难以下决定。  

“大王,沥县的大军要是灭掉了汉王,回头绝对会打我们唐县。大王,派兵吧!”  

胡平县,某山林里破军副将两人非常百般无聊地躺在树杈上,盯着胡平县的一举一动。  

去昌平的斥候回来了,昌平已经打起来了。  

“仁帝死了吗?”破军问。  

仁帝的老巢在红叶岭,红叶岭前面有个诡异的石林挡道,他要是逃回红叶岭躲着不出来,青爷也那他没办法。  

“现在还没有消息,青爷搞了个什么引蛇出洞,他们埋伏在石林前面的一个山谷,准备夹击出来的仁帝,然后追着他杀进老巢红叶岭,捣了仁帝的老巢。  

昌平县令姜云升跟周小西联手,丢青爷的秘密武器,炸死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叛军,灭了仁帝两万大军。”  

破军嘴角抽抽,青爷又临时改变主意了,是他的做事风格。  

“那玩意好使?”破军来了兴趣。  

“好使,非常好使,丢下去’砰‘的一声响,炸得天崩地裂,地动山摇。叛军吓蒙了,周将军他们也吓蒙了。”  

一听到那玩意威力极大,破军后悔死了,青爷给他五个,他拿了转手给了七杀。  

不知道现在问七杀要回来,来不来得及?  

“吉林打了没有?”破军问斥候。  

“没有。”  

斥候汇报完走了。  

“汉王五万兵马,七杀只有两万人,想要全部剿灭汉王的大军,有点困难。七杀没有立马开战是对的,他想打赢这场仗,必须出奇招,想个万全之策。”副将说。  

破军痞笑道:“屁的万全之策,那小子我还不知道哇,阴损的很。他肯定想利用青爷他们这次攻打昌平的事,吸引汉王的注意,然后搞偷袭。  

他手里也有青爷给的秘密武器,拿下吉林没多大困难。有困难的是昌平,有个神秘的石林挡在红叶岭前面,打不进红叶岭,昌平就消停不了。”  

“青爷不是搞了个引蛇出洞吗?没有把握的事,青爷从来不干。”副将对青云倒是信心满满。  

“倒也是,再不济青爷手里也有秘密武器。真羡慕周小西七杀他们啊!”  

胡平县某个大宅子江海他们一伙人也在议论昌平的事。  

“盯着昌平的兄弟回来了,昌平又打起来了,打了几个月了也没打下昌平,姜云升那小子厉害啊!”  

“他是难得的好官,上任以来实实在在给百姓做事,在昌平的名声非常好,老百姓都非常拥戴他。之前几次的攻城,护城军跟官兵快打光了,是昌平的百姓自发去城墙上抵挡仁帝的大军。”  

“老百姓没打过仗,手里也没有武器,他们顶不了多久的。姜云升那小子有才干,可惜了!”  

可惜这么能干的人要死了!  

可惜不是他们胡平县的人,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落草为寇,还不是胡平的县令贪得无厌,搜刮民脂民膏不择手段,逼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。  

“昌平就在隔壁,姜云升难得的好官。海哥,要不要派兵去救援?昌平要是城破,咱们就把姜云升救回来,你不是不耐烦衙门的事,正好让姜云升给你干。”  

这人想得多好啊!  

“来不及了,从县城到昌平抄近路最快也要五六天,大军日夜兼程赶路到昌平也要四天,县城早就被仁帝占领了。”江海说。  

早知道仁帝这么没用,姜云升能支持这么久,昌平刚起战役的那会他就出兵支援,依照姜云升的性子,这份恩情昌平会记着,姜云升也会记着。  

可惜,他们没抓着机会,现在去也晚了。  

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,再说姜云升也不傻,这个时候去肯定有所图。  

就是可惜了这个人,多好的县令,要是他们胡平的就好了。  

江海他们都在惋惜姜云升,然后坐等着看昌平城破的事实。  

就在这时,一个小兵跑进来大喊。  

“大当家的,大当家的,昌平突然来了大军支援,听说好几万,城墙上挂满了大军的旗,回来的兄弟说那旗上绣的金龙,金光灿灿的。  

援军一到,将城外的几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。对了,姜大人手里还有秘密武器,一个丢下去炸死一大片,仁帝的大军就是被他们炸死的。”  

“昌平来了援军?”江海一愣,这个时候哪里还有援军去昌平。  

“是啊,回来的兄弟说可能是沥县的大军,有人好像看到过沥县县城也挂着龙旗。”  

龙旗?  

是的,看到过昌平旗帜的人背地里都是这么称呼的。从那面旗帜就能看出对方的野心啊!  

狼子野心,昭告天下。  

江海他们了解清楚了昌平的事,让小兵下去了。  

“大哥,沥县将军居心不良,这个时候去昌平救援,不是冲着姜云升这人就是冲着昌平这个城,也许人跟城他都想要。”  

还用他说,肯定图城,姜云升是有点本事,可也不是什么惊世绝才,还没到让人不顾危险的地步去救他。  

“姜云升怎么想的,他搬救兵为什么不来咱们胡平,好歹大家都是邻居相处了好些年,彼此了解各自的为人。沥县的将军才来多久,他就不怕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。”  

“沥县不管图什么,至少他们保住了昌平,这个情昌平得认姜云升也要认。”江海道。  

他以为沥县不会管昌平的死活,仁帝打昌平不是一两天了,沥县想救援早就救援了,偏偏等到昌平快保不住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