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7章 回家难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花厅中静静坐着一名年轻人,冯锦西瞧着陌生,走过去打招呼:“请问你是——”  

年轻人起身,声音放低:“冯三老爷走近些说话。”  

冯锦西立刻警惕起来:“不必了。你说,我听得见。”  

年轻人顿了顿。  

冯锦西皱眉:“阁下究竟是什么人?若是再不表明身份,我就送客了。”  

年轻人心道为了不惊动旁人,他特意换过衣裳才登门,没想到这位冯三老爷警惕心还挺强。  

那他只有掏出腰牌了。  

年轻人扫一眼左右,见一旁下人垂眼而立,拿出代表锦麟卫身份的腰牌对着冯锦西晃了一下又收起。  

“抱歉,我没看清。”冯锦西有些恼了。  

这人既然登门,鬼鬼祟祟做什么?  

冯锦西没看清,一旁小厮却看清了,变了脸色提醒道:“三老爷,是锦麟卫!”  

年轻人:“…”  

冯锦西亦变了脸色:“锦麟卫?你找我做什么?”  

已经被尚书府下人认出,年轻人不再遮掩:“是我们贺大人找冯三老爷了解一些事情。”  

冯锦西想了想,有了印象。  

是那个贺北,上次抓过他的。  

“我不觉得有什么事与你们大人谈。”  

“关于红杏阁杜行首的事。”  

冯锦西一愣。  

“我们大人正在金水河等您。冯三老爷,请吧。”  

冯锦西沉默一瞬,抬脚往外走。  

年轻人跟上,路过小厮时警告道:“锦麟卫查案要保密,不得告诉旁人。”  

冯锦西如梦初醒,忙转身提醒小厮:“听这位差爷的,别告诉旁人!”  

让父亲大人知道了,他就完了。  

冯锦西与年轻人离开后,小厮越想越怕。  

三老爷到底犯了什么事啊,怎么会惹上锦麟卫呢?  

不行,他要去禀报老太爷,万一三老爷闯了大祸害整个尚书府遭殃,他也跑不了。  

之前教他们识字的先生说过的,这叫什么来着?对,覆巢之下无完卵。  

小厮飞奔去礼部衙门报信。  

冯锦西随着锦麟卫来到金水河,望着结了冰的河水很是陌生。  

没想到再来金水河是这种原因。  

“冯三老爷,请吧。”  

冯锦西停了停,走进红杏阁。  

白日里的红杏阁本就安静,今日就更安静了,安静到令人压抑。  

一群神情惶惶的人中,冯锦西一眼看到了那个气定神闲的青年。  

视线相对,贺北走过来。  

“不知贺大人找我什么事?”  

贺北指向一个屋门:“冯三老爷,不如我们去屋里聊吧。”  

冯锦西略一迟疑,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  

二人走进屋中,很快有锦麟卫递上茶水。  

冯锦西捧着热茶心中安稳了些。  

看贺北这态度,情况应该还好啊。  

经历一番挫折后,冯锦西学会了沉住气分析情况。  

贺北啜了口茶:“今日来红杏阁盘查,听红杏阁的人说杜行首晌午与冯三老爷见过面。”  

“那又如何?”冯锦西攥着茶杯问。  

“不知冯三老爷与杜行首是什么关系?”贺北语气平淡。  

冯锦西笑着反问:“当然是恩客与花娘的关系,还能是什么关系?”  

他这般理所当然,令贺北默了默。  

“杜行首的丫鬟说杜行首对冯三老爷情有独钟。”  

冯锦西笑笑:“我很欣赏杜行首弹得一手好琵琶。话说回来,会弹琵琶能解语,这样的美人哪个男人不喜欢呢。贺大人难道觉得我这样有问题?”  

这个说辞贺北实在挑不出问题,何况他本意不愿与冯锦西为难,只是不想放过一丝疑点罢了。  

“冯三老爷能不能说说今日与杜行首见面说了什么。”  

冯锦西纳闷问:“贺大人为何对杜行首的事如此关心?”  

“冯三老爷听说梅花庵庵主在红杏阁被发现的事了吧?”  

“听说了。”冯锦西犹豫了一下,道,“还是杜行首对我说的。”  

贺北扬眉:“我以为冯三老爷消息会很灵通。”  

冯锦西苦笑:“灵通什么,最近都没怎么出门,贺大人还是说说为何叫我来吧。”  

他适时表露不满:“要是被我父亲知道,那我就惨了。”  

“因为杜行首失踪了。”贺北紧盯着冯锦西的眼睛,一字字道。  

冯锦西一惊:“失踪?不可能!”  

“冯三老爷为何觉得不可能?”贺北定定看着他问。  

冯锦西唯恐被瞧出端倪,悄悄拧了大腿一下缓解紧张:“杜行首和我分开时一切如常,好端端怎么会失踪了?”  

“这就是我找冯三老爷了解情况的原因了。冯三老爷说一说你们见面都说了什么,做了什么。”  

“能做什么,就是喝茶聊天呗。”冯锦西面露尴尬,照着以往他与杜蕊见面时的情形说了。  

因说的就是以前约会时说过的话,完全听不出漏洞。  

冯锦西说到最后面露犹豫:“临分别时我就提醒了一句多加小心,总不会因为这个吧?”  

贺北淡淡道:“话是没问题,有问题的是心中有鬼的人。”  

“你的意思是杜行首有问题?”冯锦西不可思议睁大了眼睛,“她一个花娘能有什么问题啊?难不成她认识梅花庵庵主?这不可能吧,一个是尼姑,一个是花娘,根本扯不上关系啊…”  

一连串问题令贺北嘴角微抽,暗道这纨绔未免太聒噪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