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 孙媳真抢手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“哪家?”牛老夫人失声问。  

一旁张婆暗抽嘴角。  

可算知道前日接待她的婆子为何嗓门比更夫还高了。  

“小妇人是为撮合首辅家的大公子与贵府大姑娘来的。”王婆客客气气又说一遍。  

牛老夫人端起茶盏啜了一口掩饰失态,心中天翻地覆。  

如果不是担心丢脸面,她很想再问一遍的。  

“老夫人,您的意思是——”三个媒人齐声问。  

牛老夫人看看张婆,看看王婆,再看看刘二姑,搭在膝头的手暗暗掐了自己一下。  

竟然是真的,成国公府与韩首辅家都来向尚书府求亲了!  

哦,还有个太仆寺少卿府。  

牛老夫人想到少卿府,心中冷笑。  

难怪刚刚她一进来,发现刘二姑夹在王婆与张婆之间像个鹌鹑似的没底气呢。  

想想在天元寺时少卿夫人的冷淡,牛老夫人只觉扬眉吐气。  

老头子说得对,这种没眼光的人家也就只能混个四品了。  

强压下上扬的唇角,牛老夫人淡淡道:“老身就这么一个大孙女,三家来求一时不好决定。这样吧,容老身仔细斟酌一番,再给三位答复。”  

三个媒人起身告辞,走出门后冷哼一声,各自去了。  

牛老夫人用力拍着胡嬷嬷的手背:“快把老太爷叫回来!”  

昨日老头子拿大儿媳管家威胁她,她暗下决心再也不给老头子通气了,可事情发展太出人意料了,她根本做不到!  

胡嬷嬷忙安排人去礼部衙门报信。  

冯尚书在衙门中喝着茶,正想着冯橙的亲事。  

嗯,时候不早了,老匹夫家的媒人该上门了吧?  

“大人,您府上来人了。”一名属下领着报信的小厮走进来。  

一见小厮,冯尚书不由皱眉:“什么事?”  

老婆子难道没舍得拒绝,答应了?  

他压着不答应成国公府的提亲,当然不纯粹是为了面子。  

他与老匹夫不对付的事百官皆知,要是成国公府一来求亲就答应,就该让人怀疑他们之前是做戏了。  

除此之外,尚书府拒绝成国公府的消息传扬开来,对橙儿的名声也有好处。  

人就是这样,他觉得一样东西不好,发现比他有钱有权的人却千方百计想得到,就会猜疑这样东西是不是有他没发现的好处。  

这样一来,便只惦记好了。  

小厮看了看下属。  

冯尚书摆手示意下属退下。  

没了外人,小厮恭声道:“老太爷,老夫人请您回去一趟。”  

见冯尚书没有起身的意思,小厮低声道:“今日来了三个媒人——”  

“三个?”冯尚书愣了愣,“谁家的?”  

“一个是成国公府的,一个是韩首辅家的,还有一个太仆寺少卿刘府的…”  

冯尚书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韩首辅家那里。  

“韩首辅家请了媒人来提亲?”  

小厮点头:“老夫人请您回去做主。”  

冯尚书站起身来,在屋内转了个圈,快步往外走去。  

小厮急忙跟上,出了礼部衙门后发现冯尚书走的方向不对,忙道:“老太爷,马车在那边呢。”  

冯尚书摆摆手:“你先回去,对老夫人说我有事要处理,晚一会儿再回府。”  

小厮望着冯尚书匆匆离去的背影傻了眼。  

清心茶馆中,冯尚书与成国公碰了面。  

成国公一瞧冯尚书那张狭长脸就气不打一处来:“我说冯老弟,差不多就得了,你还真让我家媒人跑断腿?”  

哪有这么欺负人的,不就仗着他大孙子稀罕他孙女么。  

冯尚书顾不得斗嘴,沉声道:“韩家派人去我家提亲了,你听说了么?”  

成国公一愣:“韩家?哪个韩家?我出来还没回去呢。”  

“韩岩柏。”冯尚书吐出韩首辅的名字。  

成国公面色顿变,蒲扇般的大手拍向冯尚书胳膊:“你就折腾吧,这下好了!”  

冯尚书不乐意听了:“一家养女百家求,你要是有孙女,别人一登门就答应了?不该多看看吗?”  

“多看看,现在把韩家看来了吧。”成国公黑着脸,嫌弃冯尚书多事。  

要不说是老酸儒呢,这种书读多的人就是磨磨唧唧。  

“那你还等什么,答应我家不就解决了。”  

“不行,之前你家两次上门都没答应,今日韩家一上门就答应了,岂不与韩家直接撕破了脸。”冯尚书摇摇头。  

成国公瞪大了眼,不可置信:“难道你要答应韩家?”  

“当然不会。”冯尚书嫌弃看了成国公一眼。  

老匹夫问的什么蠢问题,他要是准备答应韩家,会坐在这里喝茶?  

“那你到底怎么想啊?”  

冯尚书捋了捋胡子:“我是这么想的,现在三家不是等着回话么,国公爷请个有分量的人来提亲吧。”  

连请谁他都想好了。  

“等等,什么三家?”  

冯尚书矜持笑笑:“今日去了三个媒人,除了韩家的,还有太仆寺少卿刘家的。”  

成国公府呆住。  

原来孙媳妇这么抢手的?  

“韩家跑来凑热闹,这种时候请谁合适啊?你要早早答应了哪有这些麻烦事。”  

最可气的是有麻烦了,甩给国公府了。  

冯尚书微笑:“其实太仆寺少卿府也不是不能考虑。”  

甩给国公府怎么了,想娶他孙女连这点诚意都拿不出来?  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