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王妃之位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中意的姑娘自然有几个,可儿子与宫女私通的事一出,事情就没那么顺利了。  

苏贵妃不甘放弃,说出看中的几人。  

庆春帝转头招来那几个姑娘的祖父或是父亲探了探口风,无一例外都婉言拒绝。  

在大臣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庆春帝恨不得把吴王招来再骂一顿,考虑到苏贵妃的心情这才作罢。  

他再次摆驾瑶华宫,对苏贵妃道:“爱妃可有更中意的姑娘?你先前提的那几个,朕觉得都一般。”  

苏贵妃一听这话,就知道没成。  

本来是她儿子挑别人,现在轮到别人挑她儿子了。  

入宫多年,她已经许久没受过这种气。  

暗暗把不识抬举的几家记下,苏贵妃强笑道:“妾瞧着大理寺卿府上的三姑娘不错。”  

大理寺卿夫人对她的恭维太明显了,可见对吴王妃的位子盼着呢。  

没了更好的选择,这个也只能将就了。  

苏贵妃不想再拖延儿子的亲事,若是早些给儿子娶了王妃,或许就不会闹出与宫女私通的丑事,即便闹出来也能悄悄遮掩过去。  

庆春帝对大理寺卿家的情况如何毫无印象,听了苏贵妃的话,又把薛寺卿叫进宫来。  

这种时候被传入宫中为了什么事,薛寺卿心知肚明,出门前就与夫人交流过想法。  

听庆春帝提出有意选薛繁花为王妃,薛寺卿痛快答应下来。  

薛寺卿的感激涕零大大赢得了庆春帝的欢喜。  

等他回到府中,大理寺卿夫人问道:“如何?”  

“皇上提了吴王的亲事,我应下了。”  

大理寺卿夫人说不出高兴还是不满,犹豫着道:“吴王不一定是良配——”  

薛寺卿眼一瞪:“妇人之见!若不是出了这种事,王妃能落在咱们家?”  

这话倒是没错,可大理寺卿夫人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:“偷腥偷到母妃身边,闹出来后居然把人带回府了,总觉得不像样子…”  

薛寺卿不以为意:“男人这样太常见了,何况吴王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。既然想当王妃,你还想着以后吴王只守着女儿一个人?闹出这种事,吴王愧疚之下会对繁花更好,不比嫁过去做小伏低强么?”  

大理寺卿夫人一听有几分道理,点了头:“就听老爷的。”  

“那你去和繁花说一声,让她有个准备。”  

听完母亲讲的事,薛繁花神色有些茫然:“母亲,我要成吴王妃了?”  

大理寺卿夫人瞧着女儿这般,眼神复杂叹了口气:“母亲知道你撞见那种事心里膈应,但要不是这样,王妃也轮不到你来当。事到如今就往好处想,没必要与一个贱婢计较,等将来你为皇家诞下血脉,那些夫人姑娘在你面前就只有低头弯腰的份儿…”  

大理寺卿夫人一番劝,说到了薛繁花心坎里。  

“母亲不必担心,女儿觉得父亲说得没错,将来吴王定会有许多妾室,可王妃的位子只有一个,只要女儿坐在这个位子上,那些人就越不过我去。”薛繁花越说,神情越坚定。  

哪个男子没有小妾通房呢,她可从没想过吴王那样俊美尊贵的男人只守着她一个。  

那么多出身、容貌出众的贵女,十全十美的好事落不到她头上。  

这么一想,那点膈应就烟消云散了。  

大理寺卿夫人见女儿这么通透,有了笑模样:“你能这么想就好。”  

很快吴王与薛繁花的亲事就定了下来。  

薛繁山后知后觉知道了妹妹的事,旋风般闯进妹妹闺房。  

“哥哥,你这么风风火火干什么?”  

“你与吴王定亲了?我不同意!”  

薛繁花看他一眼,皱眉道:“亲事又不是我说的,哥哥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?”  

薛繁山一滞,黑着脸道:“我去找父亲、母亲。”  

一只手拉住他衣袖。  

“圣旨都下了,哥哥就不要闹了。”  

“闹?”薛繁山恨不得摇醒妹妹,“吴王的事都传开了,他不是个好东西,小妹你不要被富贵迷花了眼!”  

薛繁花气红了脸:“哥哥说的什么话!父母给我定下这门亲事自有考虑。再者说,吴王是有不妥当的地方,可瑕不掩瑜,哪有哥哥说的这么差劲。就说哥哥,难道能保证以后只有妻子一人?”  

“我可以!”薛繁山脱口而出。  

若是与橙橙在一起,他可以的。  

他只想娶橙橙。  

想到冯橙,盛怒的少年神色黯然,说话也没了力气:“总之你想清楚。”  

薛繁花冷笑:“哥哥想清楚才对。你与冯橙退亲好久了,不可能在一起了,哥哥与其天天惦着她,不如睁眼瞧瞧别的姑娘的好。”  

“我不想瞧别人,不能娶橙橙我就去当和尚!”薛繁山说完,大步走了。  

看着晃动的珠帘,薛繁花恨恨捶了一下枕头。  

薛繁山一口气从薛府跑出来,等醒过神,已经站在尚书府门前不远处的柳树下了。  

万条绿丝绦垂下,比之春日的轻盈,此时的柳树如同盛装打扮的女子,正是葱郁之时。  

他一动不动站着,痴痴望着礼部尚书府的门匾。  

门匾上鎏金的“冯府”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刺痛了少年的眼,更刺痛了他的心。  

那是橙橙的家。  

小时候没有那么多讲究,他常去找橙橙玩,冯家的门房笑眯眯就把他放进去了。  

更多的时候,他们一群孩子在康安坊的胡同里疯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