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老狐狸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冯橙的话给尤氏的急切浇了一盆冷水,令她脸色骤变。  

“会给你祖父惹麻烦?”  

尤氏小时候家境只比寻常人家强一些,作为小家碧玉无波无澜长大后嫁到了家境更寻常的冯家。  

那是她父亲与冯尚书同年考中进士后结下的亲事。  

后来冯尚书步步高升,牛老夫人紧抓管家大权不放,尤氏过的依然是不操心的日子。  

再后来夫君去世,尤氏守寡,就更是万事不管了。  

内宅中也就罢了,对外面的事尤氏可以说是两眼黑。  

冯橙了解母亲,听尤氏这么问,认真分析着:“您想啊,科举归礼部管,祖父是礼部尚书,结果表哥作弊了,别人会不会怀疑祖父暗中帮忙?”  

尤氏脸色白了白。  

“还有大哥!大哥这次考了第二名呢,别人一想祖父要是帮了表哥,自己的孙子能不管吗?说不定就要怀疑大哥的第二名有问题了…”  

听女儿讲得头头是道,尤氏已经吓傻了。  

娘家出事她着急,若是会危害儿子,她当然选择不给儿子惹麻烦。  

不是她薄情,而是侄子如果真作弊了,暴露后会受惩罚本就是应当。她不能为了犯错的侄儿,连累没有错的儿女。  

好一会儿后,尤氏定了定神,冲着冯橙勉强笑笑:“我先找你祖父打听一下具体情况。”  

“那我陪母亲一起去吧。”冯橙伸手挽住尤氏胳膊。  

有女儿陪着,尤氏觉得安心些,自然不会拒绝。  

这个时候按说是冯尚书上衙的时间,但尤氏今日出门时知道公爹并没出府,于是带着冯橙直接去了冯尚书那里。  

冯尚书不在长宁堂住,而是另辟了一个院子作为起居读书之处。  

见儿媳带着孙女来了,冯尚书心中有数,面上笑呵呵问:“老大媳妇有事么?”  

尤氏福了福身子,垂首道:“儿媳今日回娘家探望母亲,结果遇上官差来抓人,说我侄儿参与科举舞弊…儿媳就是来问问您情况。”  

冯尚书沉默了一会儿,叹道:“尤含章确实作弊了,所以我才避嫌退出了查案。”  

尤氏浑身一颤,面若金纸。  

好一会儿后,她才找回声音:“那…含章会受到什么惩罚?”  

见儿媳快要昏过去的模样,冯尚书宽慰道:“不要急,考生作弊最严重的是发配边疆,他若好好配合调查,应当不会到这地步。”  

其实最严重的是处死,就不必说出来吓到儿媳妇了。  

发配边疆?  

尤氏身子晃了晃,幸好有冯橙扶着才没栽倒。  

冯尚书默了默。  

这么安慰了怎么还要昏呢?  

老尚书向孙女投以求救的眼神。  

冯橙忙道:“母亲,您别着急。祖父不是说了,只要表哥如实交代作弊细节,会从轻处罚的。”  

听了二人安慰,尤氏稍稍松口气:“公爹,外面的事儿媳不懂,只求您在不麻烦的情况下帮一帮含章,让他的惩罚轻一点。”  

“都是亲戚,能帮的话我会周旋的。”冯尚书十分好说话的样子。  

“儿媳给您添麻烦了。”尤氏屈了屈膝,提出告退。  

冯尚书温声道:“去吧。对了,橙儿留一下,祖父有话跟你说。”  

尤氏一走,冯尚书招呼冯橙坐下,慢条斯理啜了一口茶:“橙儿,你说祖父该不该帮忙呢?”  

冯橙觉得这话大有深意,想了想道:“刚刚祖父不是答应母亲能帮的话就帮吗?”  

能帮就帮,若是不能帮,那自然就不帮。  

尤氏心慌意乱没领会冯尚书的意思,冯橙却听懂了。  

冯橙的反问令冯尚书心头一动。  

孙女竟然听懂了他的意思。  

当娘的没听懂,当闺女的听懂了,这让冯尚书有些感慨。  

他面上半点不露声色:“祖父若是帮不上忙,你可不要哭鼻子。”  

冯橙笑笑:“孙女为何要哭鼻子?科举作弊是走歪路的捷径,现在被查出来顶多损失些银钱从此当个安分守己的小民。若是踏入仕途后走歪路,就可能是抄家灭族的下场了。”  

“你真这么想?”冯尚书目光深沉。  

冯橙点头。  

冯尚书朗声笑了:“橙儿倒是个通透的。”  

冯橙垂眸掩去自嘲。  

看清了舅舅一家的真面目,能不通透么。  

“祖父叫你留下,其实是有些稀奇。”冯尚书话题一转。  

冯橙静静等着冯尚书往下说。  

冯尚书捋了捋胡须:“橙儿前段时间那么关心科举舞弊的事,没想到这场乡试就真发生了。”  

祖父大有深意的目光落在面上,冯橙面不改色:“是啊,这也太巧了。”  

祖孙二人对视,皆笑了。  

“回去吧。”  

冯橙回到晚秋居,就听白露禀报说欧阳静来找过她。  

想着此刻欧阳静定会惴惴不安,她决定再出一趟门。  

冯橙每日去长公主府练武,那里有专供她沐浴的房间,每次练完都是沐浴更衣后才会回家,再次出门就省了换衣裳的时间。  

冯橙赶到欧阳家时,欧阳静正带着婢女清理院子。  

滚得到处都是的石榴不见了,只剩那棵倒地的石榴树让两个女孩子束手无策。  

冯橙看着这番情景,由衷替欧阳静高兴。  

有了清扫院子的心思,证明对欧阳静来说兄长被抓走反而是好事,让她燃起了对生活的盼头。  

没有父兄支撑门户,将来日子确实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