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舞弊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冯尚书这话一出,另外二人就惊了。  

“全打开?”刑部杨侍郎一惊。  

都察院赵御史神色有些微妙,一时没有开口。  

冯尚书淡淡道:“全打开也不费工夫。如今欧阳磊科举作弊的消息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,我们当然要全力调查。”  

杨侍郎忍不住道:“百姓都是人云亦云,流言而已。”  

“若是查明他没有作弊,那不是正好还他清白?”  

杨侍郎一滞。  

冯尚书神情严肃:“我们若不仔细调查,倘若欧阳磊真有舞弊之举,以后被翻出来就是我们的责任了。”  

这话令杨侍郎和赵御史神色一凛。  

他们奉旨查案,要是出了这么大疏漏,受罚不说,脸面上也难看。  

一世英名被一个犯事的屠夫之子给毁了,那可太不值当的了。  

二人对视一眼,同意了冯尚书的提议。  

那就把这场乡试所有中举者的朱墨卷全都打开看看吧。  

所谓朱墨卷,是为了防止科举舞弊采取的措施。考生用墨笔答题,卷子称为墨卷,交卷后封上考生姓名等讯息,再由专人用朱笔誊抄,把朱卷交给考官判卷。  

这样一来考官就无法从笔迹认出考生身份,以保证公平。  

“这次顺天乡试一共多少考生中举?”杨侍郎问。  

冯尚书不假思索回道:“一百二十二名。”  

赵御史是贵省人,闻言不由感慨:“人数真不少啊。”  

三年一度的乡试在各省举行,分给每省的录取名额差别很大,他参加乡试那一年,他们贵省只录取了二十人。  

这话冯尚书与杨侍郎就不好接了。  

气氛尴尬了一瞬,冯尚书喝了口茶道:“一百二十二份考卷,我们分工协作,也不用耗费太久时间,那咱们就开始吧。”  

三人意见达成一致,很快就埋首于案牍之间。  

转日,顶着黑眼圈的三人长舒一口气,总算是完成了核对。  

杨侍郎先开口:“一百二十二份朱墨卷核对,并无明显问题。”  

赵御史亦道:“虽有个别考卷出现错字,也在容许范围之内。”  

按着科考规定,考卷若是错字太多,考生会被停考,也就是说非但这场落榜,三年后依然没有科考资格。  

当然,这种情况并不常见。  

二人表过态,等着冯尚书反应。  

冯尚书想了想道:“既然朱墨卷没有核对出问题,那就横向对比考生朱卷吧。”  

杨侍郎与赵御史面面相觑。  

冯尚书眯着眼喝了口浓茶醒神:“既然查了,当然要全面。”  

横向对比同批中举考生的朱卷,检查这些考卷有没有某些词都在特定位置出现,就能判断是否有舞弊了。  

杨侍郎与赵御史只好点头。  

又熬了一日,冯尚书突然指着一份考卷的某处道:“你们看这里。”  

杨侍郎与赵御史忙凑过去看,盯着冯尚书指着的那段话看了一会儿,没看出个所以然。  

“再看这份朱卷。”冯尚书拿起手边另一份朱卷,指了指某处。  

二人顿时眼神一紧,变了脸色。  

这两份朱卷的这一处都出现了同一个词。  

“还有这里。”冯尚书又指了指,“这份朱卷在这两个位置出现了两个词,另一份朱卷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同样的词。”  

若说只有一处相同还能算是巧合,两处同样位置出现同样的词,就很难说是巧合了。  

“找一找其他朱卷,把有同样问题的卷子都找出来。”  

被冯尚书发现了异常,杨侍郎与赵御史不敢再耽搁,忙核对起来。  

最终五份有问题的朱卷被摆在三人面前。  

三人沉默了一会儿,还是冯尚书先开口:“那就翻找墨卷,看这几份朱卷是哪几位考生吧。”  

因为一字字检查过欧阳磊的朱墨卷,三人早已记得答卷内容,直接把属于欧阳磊的那份朱卷拿了出来,再把一百二十二份墨卷拿出来核对,没用太长时间就找出了对应卷子。  

看过其他四位考生讯息,杨侍郎目光复杂:“这位好像是——”  

冯尚书沉着脸道:“这位叫尤含章的考生与我府有姻亲关系。既然这样,那就把查出问题的考生名单上奏皇上,剩下的调查我当避嫌。”  

杨侍郎与赵御史点点头。  

查案的人与考生有亲戚关系,那必须避嫌。  

三人很快写好折子上奏庆春帝。  

庆春帝一听竟然有五位考生参与科举舞弊,其中一位果然是那屠夫之子,勃然大怒,立刻安排官员展开后续调查。  

第一步是革去舞弊考生的举人功名,第二步是把几名考生带到衙门审问。  

欧阳磊先前就被夺了功名,免了第一步,直接就有官差上门抓人。  

欧阳家的院中依然无人收拾残局,倒在地上的石榴树枯败惨淡,滚得到处都是的石榴也没了水灵光鲜。  

已是第三日,欧阳磊焦躁不安,拽着欧阳静来到院中。  

“去找你的朋友!”  

欧阳静心中虽怕,却立着不动:“冯姐姐说三日之后,不是第三日,明日才到时间。”  

“我让你现在去问!”欧阳磊凶狠瞪着欧阳静。  

欧阳静咬了咬唇,指尖因为害怕微微颤抖:“当时冯姐姐和大哥也是这么约定的,大哥不是答应了么。都说读书修身,大哥读了这么多年书,为何还如此暴躁?”  

这话刺激了欧阳磊,令他暴跳如雷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