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鸡飞狗跳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牛老夫人粗重的喘息声一停,定定看着进来禀报的丫鬟问:“谁回来了?”  

丫鬟被那双浑浊阴鸷的眼睛盯着,心底寒气直冒,磕磕绊绊道:“二,二太太回来了。”  

“回来得好。”牛老夫人缓缓挺直腰板,声音竟比先前平静许多。  

只不过她没发话,丫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。  

“老夫人——”胡嬷嬷担忧喊了一声。  

牛老夫人交代来报信的小厮:“去衙门把老太爷和二老爷都请回来。”  

“是。”小厮应了,急忙退了出去。  

牛老夫人闭上眼不说话了。  

屋中时间仿佛陷入了凝固。  

不知过了多久,牛老夫人终于睁开眼睛:“二太太人呢?”  

丫鬟忙道:“还在外头等着。”  

“那就让她等着,二老爷回来再一起进来。”  

丫鬟走出去传话。  

杨氏坐着马车回来的这一路早就明白这一关难过,却没想到连牛老夫人的面都没见着。  

联想到往长宁堂走来时那些下人的异样眼神,杨氏一颗心直往下坠。  

难不成老夫人已经知道了?  

这个猜测令她心中发慌,手脚冰凉。  

“老夫人是在歇着么?”杨氏强笑着问。  

丫鬟瞧着杨氏模样,不由唏嘘。  

作为管着府中庶务的太太,二太太何时这般与她一个丫鬟说过话。  

看来二太太这一关不好过。  

“老夫人现在心情不太好,二太太还是等等吧。”  

杨氏攥紧了帕子,勉强点头。  

煎熬了约莫两刻钟,杨氏就见冯二老爷快步走进来。  

她一时愣住,语气带了诧异:“老爷?”  

冯二老爷匆匆道:“进去吧,听说家里有急事。”  

杨氏咬了咬牙,抬脚跟上去。  

丫鬟禀报道:“老夫人,二老爷、二太太到了,三老爷带着大姑娘也在外面等着。”  

牛老夫人眉头一皱:“叫三老爷和大姑娘回去。”  

这种事情,老三带着大丫头来掺和什么?  

就算老二媳妇出了丑,也轮不到老三一个庶子来看笑话。  

丫鬟低声道:“三老爷说二太太出事时他和大姑娘凑巧看到了。”  

牛老夫人立刻改变了想法,沉声道:“把他们也叫进来。”  

丫鬟领命而去。  

这时冯二老爷已经走进来,身后跟着杨氏。  

“母亲,家中出了什么事?”  

牛老夫人觉得不对劲:“接到家里小厮报信了?”  

老二回来也太快了些。  

冯二老爷解释道:“有个同僚溜出去喝茶,回来后跟我说咱们府上好像出事了,让我赶紧回来看看。儿子听了就往家赶,没有接到小厮的信儿。”  

冯二老爷说完,便觉气氛有些古怪,想一想被晾在外面的杨氏越发一头雾水:“母亲,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  

牛老夫人冷冷扫杨氏一眼:“你问问你媳妇,干了什么好事!”  

冯二老爷吃惊看向杨氏。  

杨氏直接跪了下去:“老夫人,今日的事是一场误会!”  

“误会?”牛老夫人拍案而起,“这么说你跑去无赖汉的住处是误会?你被无赖汉的媳妇当街痛骂也是误会?”  

冯二老爷一脸震惊。  

杨氏疯了么?  

难怪同僚望着他的神色欲言又止,问又不说,只催着他赶紧回家看看。  

这是毫无察觉时头顶长了一片绿,还被满街的人围观了?  

不,马上就是被满京城的人知道了!  

这么一想,冯二老爷整个人都不好了,指着杨氏怒喝:“贱人,你当真如此做了?”  

恰在这时,冯锦西带着冯橙走了进来。  

冯二老爷扭头吼:“你们来干什么,出去!”  

这种奇耻大辱,难道要三弟和侄女旁观?  

冯锦西一脸沉重道:“二哥,二嫂被那妇人骂时,小弟也在场。”  

冯二老爷表情僵硬看向冯橙。  

冯橙同样一脸沉重:“侄女也在…”  

冯二老爷眼一黑。  

牛老夫人怒不可遏:“杨氏,你也是儿女不小的人了,竟如此不知检点——”  

“老夫人,儿媳是走错了地方!”杨氏急急打断牛老夫人的话。  

老夫人再说下去,府中上下那些人的眼神都能把她杀了。  

“走错?”牛老夫人一指跪在一旁的李嬷嬷,“你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出门只带着你奶娘?”  

“我——”杨氏下意识看向冯二老爷,心中无比纠结。  

说出实情,老夫人就会知道那对母子的存在,为了向世人证明她没有与外面男人牵扯,而是真的走错地方,定会把那对母子接到尚书府,用那对母子的存在来证实她的清白。  

这样一来,那个外室子就从见不得光的老鼠成了尚书府的公子哥儿。  

这让她如何甘心。  

可若是不说,她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今日之事。  

一边是悬崖,一边是火坑,无论选哪一个都令她心头滴血。  

而冯二老爷正在气头上,又没从头到尾了解情况,一时完全没想到外室那里去,此刻看着令他丢脸的妻子眼神冷得没有一丝温度。  

杨氏被那冰冷的眼神刺痛,脱口而出:“因为老爷在外头养了外室,连孩子都和耀儿差不多大了!”  

“什么?”牛老夫人大为意外,错愕望着儿子。  

冯二老爷吃惊之余不忘反驳:“你不要胡说八道——”  

话未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