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54 春光无限(完)(2/3)
桌子站起身。
萧立没有看他,仍旧低垂着眼眸:“躲?躲到哪里去?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而且,果若躲了,岂不等于坐实了三爷的罪名?”
赵拓附议:“的确,师父现在平叛有功,说不定就此回京还能将功抵过…”
“明明没有做,何来过错需要拿功劳来抵?!赵颀长,你到底会不会说话!”
虽然已经共事过不短的时间,也确定了赵拓不会再耍诡计陷害他们,萧远对赵拓仍旧不抱好感,听他说话,更加地气不打一处来。
萧进沉默着听他们吵,待他们吵累了方才缓缓开口:“只有我们相信三皇子无辜清白没有任何意义,最主要还是解决二皇子他们手中握有的人证物证问题,如何推翻那些不可撼动的铁证才是关键!”
萧立点头,“周师爷说得在理,我们首先得弄明白,那姓连的大人,究竟从何处找到的那块已经失窃数月谁都没有再见过的信物?
按照毛彬之前所说,他将信物遗落在了芜云城的某家青楼里,可他连那信物长甚模样都不记得,怎会知道自己将它落在了哪处?
换言之,如果是我们自己,东西掉了,何时以何种形式掉于何地,应该难以给出某个准确的范围才对,可他却说得那般肯定,试想,他既然不能记得掉在了哪处,说明他去的楼子不只一家,那些花柳之地,又不是毗连成街,他怎么就能肯定自己是将东西落在了楼里而不是路边街上?”
“你的意思,那流寇毛彬所说落在了青楼,其实并非事实?而是有人故意唆教?”赵拓收拢折扇在自己手心拍了拍,恍然大悟般说道。
“不无可能,若按这一线路来想,或许那块信物,从始至终都在真凶手里,所以连晋安才能那般轻而易举地拿出来污蔑三爷!”
宋凛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,没有插话搭腔,倒不是他对此漠不关心,实则不便参与其中,尤其在他身后,仅半步之外,笔直僵硬地站着仍旧把他当犯人看管监视的支越。
所以为免让人觉得他在自我狡辩,欺瞒误导旁人,只能坐在一边静听,但让宋凛以及在场其余人都倍感惊诧的是,在众人莫衷一是商量不出对策的时候,自跟随宋凛来到麓湖城,几乎一句话都没开口说过的支越,忽然抱剑在怀站了出来。
本以为他是要为大家提些什么可用之见,却只催宋凛立即回京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他们再如何绞尽脑汁,铁证如山,也休想侥幸脱罪。
不管他们是想为宋凛洗清嫌疑也好,由此一机揪出幕后凶手也罢,凡事都讲求证据,以无对有,他们已经输了,那就该老老实实认命。
含冤而死又如何,这世上,蒙受不白之冤死去的人还少吗?他那主子宋澄不也死得不明不白窝囊委屈?凭什么他宋凛就该饱受苍天眷顾?想脱罪想活着想称帝想妻妾成群儿孙满堂,可有问过死去的人答不答应,活着的人愿不愿意?!
支越情绪越说越激动,咬牙切齿愤恨不已。
他会出手帮忙围攻程振,不是因为他受宋凛收买讨好感念其种种恩德,所以要以德报怨,哪怕他家主子是因为来寻宋凛而死,不过完成宋澄未了之愿,不想看到四平的天下最终还是落在外姓之人手里罢了。
而现在,叛乱已平,国法家规在上,有罪之人,自然不能姑息。
不待支越说完自己心中的“道理”,萧远早已按捺不住同他争执起来,赵拓也听不惯支越这些歪词乱调,待要力争,却被萧立扬手阻止。
“转烛兄,虽然,你所言所想,无机不敢苟同,不过还是要多亏你一语点醒梦中人,凡是的确应该讲求证据,他们有三爷犯案行凶的证据,我们没有,但谁规定,我们不可以给他们来个‘无中生有’?!”
四平二十八年,五月初三,距离宋凛萧立以无中生有之计逼连晋安宋致他们自露马脚,夜中来盗那根本不存在的“可以证明是有人故意陷害宋凛”的证据、后又在順仪袁梦、流寇毛彬以及本已经潜回匀秀的庚年的指认下,终于成功将宋致定罪下狱秋斩一事,已经又过去了十多日。
其间,袁梦因自认下毒与二皇子一同谋害皇帝之罪,被太皇太后齐郁赐了三尺白绫,上吊在霜泽宫内,袁梦的老宫婢云娘本欲以身殉主,被宋凛萧立拦下,后从其所愿离宫归居故里了此残生。
支越因不愿留在京城这等伤心之地,也辞了侍卫一职,带着杨柳远走他乡。
宋致连晋安等人被削职夺位关进天牢之后不久,鲍文卿便在右相张国远的逼迫下服毒自尽。
废皇帝被以皇帝之礼重新厚葬。
洗刷了冤屈,血统纯正平叛功高“心系万民”的宋凛自然而然被推举为皇帝,拟于五月初十召开登基大典。
所有参与此次平叛的兵士将领皆论功行赏,阵亡之士不仅由朝廷出钱出力安顿他们的妻儿老小,每年仍旧按禄发奉之外,还为所有死在战场上的烈士们设立英雄冢,寄千家情,受万世火,使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。
四平二十八年,五月初四,准皇帝宋凛二十五岁诞辰之际,出兵平叛有功还损失了一员大将的亲王白书回京,带着女儿入宫求见太皇太后,请旨为宋凛白水完婚。
虽然皇帝崩逝,又母嫔被赐死,宋凛理应守孝三年,但因近来国事动荡,天下不安,所以要借其婚事冲喜,便破格免了他的服丧之礼。
婚期定
萧立没有看他,仍旧低垂着眼眸:“躲?躲到哪里去?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而且,果若躲了,岂不等于坐实了三爷的罪名?”
赵拓附议:“的确,师父现在平叛有功,说不定就此回京还能将功抵过…”
“明明没有做,何来过错需要拿功劳来抵?!赵颀长,你到底会不会说话!”
虽然已经共事过不短的时间,也确定了赵拓不会再耍诡计陷害他们,萧远对赵拓仍旧不抱好感,听他说话,更加地气不打一处来。
萧进沉默着听他们吵,待他们吵累了方才缓缓开口:“只有我们相信三皇子无辜清白没有任何意义,最主要还是解决二皇子他们手中握有的人证物证问题,如何推翻那些不可撼动的铁证才是关键!”
萧立点头,“周师爷说得在理,我们首先得弄明白,那姓连的大人,究竟从何处找到的那块已经失窃数月谁都没有再见过的信物?
按照毛彬之前所说,他将信物遗落在了芜云城的某家青楼里,可他连那信物长甚模样都不记得,怎会知道自己将它落在了哪处?
换言之,如果是我们自己,东西掉了,何时以何种形式掉于何地,应该难以给出某个准确的范围才对,可他却说得那般肯定,试想,他既然不能记得掉在了哪处,说明他去的楼子不只一家,那些花柳之地,又不是毗连成街,他怎么就能肯定自己是将东西落在了楼里而不是路边街上?”
“你的意思,那流寇毛彬所说落在了青楼,其实并非事实?而是有人故意唆教?”赵拓收拢折扇在自己手心拍了拍,恍然大悟般说道。
“不无可能,若按这一线路来想,或许那块信物,从始至终都在真凶手里,所以连晋安才能那般轻而易举地拿出来污蔑三爷!”
宋凛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,没有插话搭腔,倒不是他对此漠不关心,实则不便参与其中,尤其在他身后,仅半步之外,笔直僵硬地站着仍旧把他当犯人看管监视的支越。
所以为免让人觉得他在自我狡辩,欺瞒误导旁人,只能坐在一边静听,但让宋凛以及在场其余人都倍感惊诧的是,在众人莫衷一是商量不出对策的时候,自跟随宋凛来到麓湖城,几乎一句话都没开口说过的支越,忽然抱剑在怀站了出来。
本以为他是要为大家提些什么可用之见,却只催宋凛立即回京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他们再如何绞尽脑汁,铁证如山,也休想侥幸脱罪。
不管他们是想为宋凛洗清嫌疑也好,由此一机揪出幕后凶手也罢,凡事都讲求证据,以无对有,他们已经输了,那就该老老实实认命。
含冤而死又如何,这世上,蒙受不白之冤死去的人还少吗?他那主子宋澄不也死得不明不白窝囊委屈?凭什么他宋凛就该饱受苍天眷顾?想脱罪想活着想称帝想妻妾成群儿孙满堂,可有问过死去的人答不答应,活着的人愿不愿意?!
支越情绪越说越激动,咬牙切齿愤恨不已。
他会出手帮忙围攻程振,不是因为他受宋凛收买讨好感念其种种恩德,所以要以德报怨,哪怕他家主子是因为来寻宋凛而死,不过完成宋澄未了之愿,不想看到四平的天下最终还是落在外姓之人手里罢了。
而现在,叛乱已平,国法家规在上,有罪之人,自然不能姑息。
不待支越说完自己心中的“道理”,萧远早已按捺不住同他争执起来,赵拓也听不惯支越这些歪词乱调,待要力争,却被萧立扬手阻止。
“转烛兄,虽然,你所言所想,无机不敢苟同,不过还是要多亏你一语点醒梦中人,凡是的确应该讲求证据,他们有三爷犯案行凶的证据,我们没有,但谁规定,我们不可以给他们来个‘无中生有’?!”
四平二十八年,五月初三,距离宋凛萧立以无中生有之计逼连晋安宋致他们自露马脚,夜中来盗那根本不存在的“可以证明是有人故意陷害宋凛”的证据、后又在順仪袁梦、流寇毛彬以及本已经潜回匀秀的庚年的指认下,终于成功将宋致定罪下狱秋斩一事,已经又过去了十多日。
其间,袁梦因自认下毒与二皇子一同谋害皇帝之罪,被太皇太后齐郁赐了三尺白绫,上吊在霜泽宫内,袁梦的老宫婢云娘本欲以身殉主,被宋凛萧立拦下,后从其所愿离宫归居故里了此残生。
支越因不愿留在京城这等伤心之地,也辞了侍卫一职,带着杨柳远走他乡。
宋致连晋安等人被削职夺位关进天牢之后不久,鲍文卿便在右相张国远的逼迫下服毒自尽。
废皇帝被以皇帝之礼重新厚葬。
洗刷了冤屈,血统纯正平叛功高“心系万民”的宋凛自然而然被推举为皇帝,拟于五月初十召开登基大典。
所有参与此次平叛的兵士将领皆论功行赏,阵亡之士不仅由朝廷出钱出力安顿他们的妻儿老小,每年仍旧按禄发奉之外,还为所有死在战场上的烈士们设立英雄冢,寄千家情,受万世火,使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。
四平二十八年,五月初四,准皇帝宋凛二十五岁诞辰之际,出兵平叛有功还损失了一员大将的亲王白书回京,带着女儿入宫求见太皇太后,请旨为宋凛白水完婚。
虽然皇帝崩逝,又母嫔被赐死,宋凛理应守孝三年,但因近来国事动荡,天下不安,所以要借其婚事冲喜,便破格免了他的服丧之礼。
婚期定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