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5章.本命法宝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仙道空间宁一仙道空间宁一小说即可找到本书.  

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终于砍倒了第一棵扶桑木。  

他趁着扶桑木现在没有恢复灵气,将这棵扶桑木剖开,将里面的木心取出。  

这棵扶桑木主干有两三人合抱粗,它的木心也有水桶粗,一丈长。  

这一整棵扶桑神木最精华的部位,便在其木心中。  

王弘打算用这一棵木心来炼制本命法宝。  

取出木心之后剩余的枝干,被他趁机分解,然后分别密封包装好,这才收了起来。  

就连这棵树的叶子他也没有放过,全都收了起来。  

之前仅仅是手指大的一截,便引起那么多妖兽争抢拼杀,最后甚至还将四阶妖兽引来。  

所以,这扶桑木全身上下,就没有一处不值钱的。  

仅仅是分解这一棵树,便让他在空间里连续忙活了好几个月。  

他打算先将这一棵树心炼制一柄飞剑再说,其余的飞剑,以后再慢慢地来。  

他修练到金丹中期,竟然连本命法宝都没有,在金丹修士中,应该也算是比较惨的了。  

将这一棵树心全都密封好,这才带出了空间。  

现在要将扶桑木炼制成法宝,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,他以前看遍了青虚宗的炼器书籍,却从未见过扶桑木的炼制方法。  

炼制扶桑木最大的困难在于,其本身就会产生强大的火焰,以他现有的实力,他根本就没有一种能够将扶桑木炼化的火焰。  

他在闭关的这三十年中,也不是纯粹的修练,他还做了许多事,比如,关于扶桑木的炼制方案,他便设计了好几种。  

现在便根据这几个方案,一一试验。  

用了一年时间,试过许多方案之后,他选出其中最优的一种炼制方法。  

先用用灵水掺合各种材料,将其浸入其中,放到空间里泡了上百年,使其软化。  

中间不断地取出木心,经过反复煅打,制成初步的飞剑剑坯,这才使用灵火慢慢地温养,配合神识,将其塑造成他想要的形状。  

温养的同时,用神识慢慢地在上面烙印下阵法。  

对于炼器来说,无论是炼制灵器还是法宝,都必须刻划阵法,这是一切操控的基础。  

否则便无法与修士建立心神联系,另外还有一些可以增强宝物功能几阵法,比如,锋锐,防御,飞行等。  

又经过了一年时间,他终于炼制出了第一柄飞剑。  

炼成后,他取出自己的精血祭炼飞剑,完成了这一步,飞剑能与心神相通,操控由心,现在才能算是本命法宝。  

他将这柄飞剑托在手上,只有一尺长,通体散发出红光,上面似乎有红霞流转。  

他心念一动,这柄飞剑便飘浮于空中,围绕着他盘旋飞舞了一圈,然后向前飞射而出,射进了洞府石壁中。  

飞剑在石壁中绕了一圈,又从另一个地方飞出,回到他手中。  

他能感觉到,飞剑在岩石中穿梭,如同在空气中一样顺畅自然,毫无阻碍。  

不过这柄飞剑强归强,但消耗起法力来,也很快。  

他的金丹是普通修士的十倍以上,以他金丹中期的实力,也只能坚持一刻钟左右。  

这么说来,若是让普通金丹修士使用,估计都无法将其祭起。  

将飞剑托在手上查看了一遍,没什么问题,便嘴一张,飞剑化为一个光点,飞进了他的嘴里。  

飞剑落入丹田之中,便就停留在金丹旁边,围着金丹缓缓转动。  

王弘闭关的洞府大门打开,他从中缓缓走出,如今的云霞山已经大变样。  

这三十年来,他们一直都派有一支队伍在外面游荡,专门斩杀一些妖兽,然后抽取灵脉,带回云霞山培育。  

现在云霞山上已经汇聚了二十多条中型灵脉,在云霞山顶已经出现了灵气化雾现象。  

灵气自云霞山往外漫延,一直笼罩了周边好几座山峰。  

周边的那些凡人村落也被灵气笼罩在内,最近这些年出生的人口中,拥有灵根的比例也大大提高。  

山顶出现了大片三阶灵田,被他种满了三阶灵药,三阶灵果,将来等到这批灵药成熟,金丹期的灵药消耗就可以达到自给自足了。  

从山腰到山脚则全都是二阶灵田,然后从山脚到外围凡人聚居的村落,这一大片区域则全都开垦成了一阶灵田。  

如今种植的一阶灵药已经完全自己自足,还有剩余。  

三十年时间,对于凡人而言,是一段漫长的时间,足以生下两代人了。  

周边的凡人得到他们的庇护,人口数量快速增加,其中一些灵根资质优秀者,都被徐仑招纳了进来。  

余下一些资质较差者,则是教授他们修练之法,令其就地修练。  

若是算上各个村落的村民小队,他手下究竟有多少人,他也不是很清楚,只知道大概在一万五六左右。  

但他手下的金丹修士数量,他还是有数的,云霞山这边有一百零三名金丹修士。  

刘长生的仙道商行有一百五十名金丹修士。  

仙道商行那边,由于没有云霞山这么好的灵脉,又需要长期在外奔波,打探各路消息。  

因此,王弘在资源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,才有了如今的实力。  

他现在一共拥有两百多名金丹修士,这放在以前,连六大宗门也不曾有的实力。  

不过他也有很多短板,一个是,他们没有元婴期修士,一旦对上四阶妖兽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