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这反而让万俟牧言心疼起来,她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,究竟是受了多少苦难,才磨砺出来这一身圆滑的处事之道。  

他蓦的转过身来,一把将长歌从圆杌子上拉起来,搂进怀里,紧紧的抱住了道:“你留在我身边,我不会再让你吃苦了。”  

长歌费了老大劲才从他精壮有力的臂膀里挣脱出来,气喘吁吁道:“我啊,能吃生活的苦,但不能神上的苦,深宫大院实非我所愿。你听过成全吗?”  

“什么成全?”  

“就是你成全我的潇洒和冒险,我成全你的碧海蓝天。咱们互相挂念,各自安好。”  

万俟牧言看着她,此刻的她沉静且肃穆,完全不像在说笑。他心里莫名的升起来一股火,总觉得她将二人之间的情意看的太过轻巧,像随意丢弃一件不喜欢的衣物一般。  

万俟牧言的声音冰冷的像三月的楚江水,直冻透了四肢,他威严的逼视着长歌,一字一句道:“我等你三年,三年后,不论你愿不愿意,你都必须进我府邸。”说完拉开房门就要走。  

趴在门口偷听的初春和盛夏,险些跌进屋子里来,她俩面上悻悻,往旁挪动步子,缩着脖子等待万俟牧言如暴风雨般的训斥的到来。  

可还不待万俟牧言开口,长歌突然跑到他身前来,伸手挡住了他去路:“能不能让我见萧衡一面,我还有要事要问他,求求你了。”  

他微眯起双眼:“为你娘的事?”  

长歌点点头:“是。”  

万俟牧言吐出一口气,语气也软和了一些:“他明日开城门便回京都去,”  

“皇后找他了?”长歌问。  

“他早些回京都或许还能留一条命,等到京都诏书发来,就难说了。”  

“那你去送他吗?”  

万俟牧言见长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过来,心里一阵舒服,但仍是忍不住丢给她一个鄙夷的眼神:“你说该不该送?”  

长歌咽了咽口水:“好像是哈,不该。那我能去吗?”长歌抬头望他。  

他点点头:“卯时一刻,玉溪渡口。”  

说完他绕过长歌就往楼下走去,初春忙跟下楼去,盛夏也从屋里拿了伞跑下去,边喊道:“初春,外头下雨了,别让主子淋到雨了,我马上就下来。”  

这些人果然是主仆同心,长歌站在当地,久久无语。偏偏她又是个心里有事就容易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的人,这俩若靠不住,明天她怕错过了送萧衡的点。想到这里她预备去敲杨娟的房门,隔壁厢房咿呀一声开了。一个颀长的身影缓步走出来,温言道:“长歌,你去睡,明日卯时前我会来唤你起床。”  

“谢先生!”长歌欣喜,走过去道,“我还以为你回春华楼了。”  

“没有,我看你今日心神不定。”他淡淡的说道。  

“谢先生…”  

他细听了下声音,伸手拍拍长歌的肩道:“回来了。”  

“诶,什么回来了?”长歌眨眨大眼睛问。  

“睡吧,不该回来的走了。”他微微一笑,转身又回了房间。  

他前脚刚回房间,后脚初春和盛夏就咚咚咚的从后院又回到红叶客栈里,往楼上来了。长歌看也不看这两人,转身进屋找衣服去了,她刚刚低头看见自己襦裙上还有些血迹,想是流的鼻血。这两丫头人在红叶客栈,心在世子府邸。万俟牧言走了,她俩魂也走了。不指望她们悉心伺候了。  

清早起来却是下雨了,起先只是淅淅沥沥的如牛毛一般,后来竟是愈下愈大,渐成覆雨之势,哗哗如柱,无数水流顺着殿檐的瓦铛急急的飞溅下来,撞得檐头铁马丁当作响。天地间的草木清新之气被水气冲得弥漫开来,一股子清冽冷香。  

谢九幽拿了伞递给她:“走吧,城门开了,再有半个时辰就是卯时一刻了。”  

长歌接过雨伞,点点头。  

结果刚出城门,马车就陷在泥潭里了,所以说着古代就是不好,要搁现代,修的都是水泥路或是柏油路,哪里会有这些事,一点雨就给路淋坏了。  

马车陷在泥潭里近一炷香时间,车夫浑身湿漉的敲门马车门道:“掌柜的,实在是出不来。”  

“我们下去能不能行?”长歌问。  

马夫擦了一把脸道:“恐怕不能,这不是陷在泥潭里,这是卡在两块石块中间了,怕是要等雨停了把石头撬开了才能把车拉出来。”  

“那现在什么时辰了?”长歌焦急道。  

马夫回答:“卯时整了,才听敲钟声起。”  

盛夏问长歌:“这下该怎么办?”  

长歌还未搭话,初春又说:“掌柜的,现在雨这样大,咱们只能等雨小一些再出去了。”  

长歌懒得与她俩费口舌,伸出手道:“把佩刀给我。”  

“什么?”  

“把佩剑给我!”长歌命令道。  

“…是,”初春略略迟疑了一下,仍是将剑拔出来递给长歌,又叮嘱道,“刀剑无眼,掌柜的别伤着自己了。”  

长歌接过佩剑,看了一眼,转头对她二人道:“你俩在车上等我。”  

“什么?”初春不解她要做什么。  

长歌二话没说就钻了出去。初春忙不迭地要跟随出来,却被盛夏一把拖回来:“你干什么?人家不是说让在车上等着吗?”说完还一把将车门阖上了。  

雨冲刷在长歌脸上和身上,她塞了几颗碎银子给马夫:“你先找个地方避避雨,喝一壶热茶热酒暖暖身子,我去去就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