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五章 冤枉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对啊,还有祺王呢…  

已经习惯了在潜意识里忽视祺王的新帝忽然一惊。  

不对!  

自己并没有吩咐要把祺王和卢絺区别对待,可为什么祺王只伤了皮肉、卢絺却危在旦夕?  

新帝狼一样的目光沉沉地转向冯荆。  

冯荆这是第一次帮自己布置这种阴私事,他会不会…其实是祺王的人?  

“您说是不管,可祺王天天盯着呢,您怎么可能不管?”冯荆没注意到他的目光,只管小声说话,“如今祺王是每天亲自带着邱医正去恒国公府看诊。  

“听说卢家小娘子,就是嫁给嘉定侯家小二郎的那个,得了消息便赶回去,转天就开始命人在京城找好的金创跌打大夫给她哥哥治伤。  

“邱医正为这个有点儿不大高兴,还被祺王给吼了一顿呢。”  

可此刻新帝满脑子里都是冯荆是否忠诚的念头,鹰眼微眯,低声道:“现在想来,朕觉得有些奇怪,如何这卢家大郎得了当胸一剑、奄奄一息,而我那好儿子却能安然无恙…”  

冯荆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,咽口吐沫,声音更加小了下去:“想必是天潢贵胄,那杀手再怎么着,也不大敢下手…”  

万一是日后的天子呢?  

万一皇帝日后回想起来,忽然又心疼起这个儿子来了呢?  

便一万年,人家也是亲父子。等祺王明白过味儿来,不敢对阿爷怎样,那还不都得拿这些小喽啰出气?  

这倒是人之常情。  

新帝看着冯荆那胆怯却不心虚的表情,刚刚涌起的疑心又放了下去。  

念头一转,便想到了祺王身上:“小四最近,很勤谨。”  

“是。伤了之后,反而天天上朝、去衙门也一忙一天,从未再去过外头吃喝游玩。”冯荆小心翼翼地说道。  

新帝低下头去。  

若不是他,那便是他。  

恒国公在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杀了景王…祺王在京城忽然勤谨无比…  

再往回想——  

祺王进宫,宫门一关,他媳妇便发动、接着便难产,下手的说是俞家女,可万一不是呢…  

偏偏先去坐镇的却是景王媳妇…  

好在长安去了,所以俞家下人并没有得手,而是“险些”一尸两命…想必他们唯一没料到的,是俞家女被长安一顿乱棍打死了。  

于是,表面上,俞家和祺王便成了仇。  

祺王想要兵部,恒国公也想要,甚至卢絺现在就在兵部领着个郎中的职衔,实际上作为副手,相助祺王统领京畿禁军。  

他们缺一个名正言顺的人…  

所以俞家跳出来说,让俞沛领兵部。  

与此同时,他们在自己面前故意做出来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,让自己出手…  

这样一来,祺王得了最大的实惠:恒国公对他死心塌地,他却不用防着恒国公日后专权——毕竟那条老狐狸唯一的孙儿已经被他借刀杀人了!  

新帝闭上眼睛,高高抬起了头。  

所以,实际上,是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亲娘,利用了恒国公这一家子,在自己面前演了一出漂亮的戏!  

新帝慢慢睁开了眼。  

看向微飏。  

长安…  

真的懵懂无知么?  

还是在其中也扮演了什么关键角色?  

是了…祺王和俞氏的矛盾,实际上是她在自己面前挑明的…  

“长安,此事,你怎么看?”  

“臣妹觉得,恒国公死有余辜!”微飏银牙狠咬。  

新帝看着她的目光有些阴冷:“朕问的是祺王。”  

祺王…  

他已经疑心到了这个儿子身上…  

微飏迟疑了一下,有些为难地抬头:“皇兄,小四还是个孩子,您,慢慢教,他会明白您的苦心的…”  

新帝轻轻呼了一口气出去。  

所以,长安也想到了,只是,她总归还是对着先帝血脉下不去手,而已。  

“此事,朕要先确认一下。”新帝说着,转了过来,双手再度搭上了御案,看向在下头跪着的梁擎,仔细看了看,忽然觉得不对。  

“梁生,你这孝服,当不是为景王穿得吧?朕看着,是孝子的重孝?”  

梁擎大礼叩拜下去:“陛下圣明。”  

“哦?你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奏?”新帝看了微飏一眼。  

微飏没有表情。  

“学生,冤枉。求陛下,为学生一族上下六十九口,伸冤!”梁擎双手高高举起另一个匣子。  

新帝再看他一眼,终于反应了过来,眉梢高高扬起。  

这个人,是俞家曾经追杀的那个!  

靖安侯和自己说起过!  

所以,这就是自己的亲娘,伙同自己那个表弟,从人血里榨出的,第一桶金。  

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自己的钱从来没缺过。而且,自己的女人,也再没缺过。  

新帝看向那个被冯荆拿到自己眼前的木匣,有些犹豫。  

“…你进京后第一件事,就是去俞家投书。后来桓王禀报先帝,说你有不肯言说的大隐情。先帝看在桓王面上,并未追究。你现在说的,可就是这件事?是否与俞家有关?”微飏在旁边,忽然开口。  

梁擎抬起头来,目眦欲裂、咬牙切齿:“学生就是,俞郎中原配妻子周氏的嫡亲外甥!我父亲乃是入赘,我本来,姓周!  

“我周擎,状告户部郎中俞沛,见财起意,亲手毒杀原配周氏,买凶杀害我周氏一门六十余口,并买通当地官府,谋夺周氏家财,更令人追杀于我,害得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