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81 洛水仙子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王长生点点头,说道:「带上秋霖他们吧!也让他们见一见世面。」  

他取出传讯盘联系王永芊,让她通知王秋霖、王青皛、王青柏、夏侯瑶和王青灵,让他们来一趟青莲峰。  

半刻钟不到,王秋霖五人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,他们都修炼到真仙中期了。  

王家的真仙修士大都是初期,少部分是真仙中期,极少数族人是真仙后期,目前还没有真仙大圆满的族人。  

得知王长生和秋霖已是真仙后期不由惊叹…  

真仙期的透明混沌兽,下品灭仙炮一击就能轰杀。  

王青山等很多修士目瞪口呆,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灭仙炮的威力,普通真仙修士被下品灭仙炮击中,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。  

时间一点点流逝,倒下的一色混沌兽和两色混沌兽越来越多,三色混沌兽冲到城墙下面,庞大的身躯撞在城墙上面,传出「砰砰」的闷响,城墙一动不动。  

五名仙甲军联手攻击一只三色混沌兽,五根红色长矛陆续击中三色混沌兽的要害,混沌兽的双眼被红色长矛洞穿,发出凄惨的叫声。五根红色长矛涌出滚滚烈焰,淹没了三色混沌兽的身体,它的体表亮起一阵三色灵光,烈焰慢慢溃散。  

一名仙甲军袖子一抖,一道紫光飞出,没入三色混沌兽一处伤口,数十条紫色荆棘从伤口钻出,迅速长大,没入地底,将三色混沌兽捆成粽子。  

三色混沌兽剧烈挣扎,没什么用,它的身体快速干瘪下来,就连精魂都没有飞出。  

紫色荆棘离开三色混沌兽的身体,快速朝着其他混沌兽奔去。一条粗长的尾巴扫来,拍在了两名仙甲军的身上,两名名仙甲军陆续倒飞出去,身体重重的砸在了地面。  

十几只两色混沌兽一拥而上,似乎要灭掉他们。  

十几门下品灭仙炮同时开火,各有一道粗大的光柱飞射而出,这些光柱五颜六色,准确击在十几只两色混沌兽的身上,它们纷纷倒飞出去,重重砸在地面,砸出一个个大坑。  

地面钻出一株株粗大的青色蔓藤,缠住它们的身体,同时地面产生一股强大的重力,将它们牢牢吸附在地面。  

它们奋力挣扎,很轻松就扯断身上的青色蔓藤,一片白色霞光从天而降,落在它们的身上,它们的身体快速结冰,变成冰雕。  

冰雕表面出现一道道细小的裂痕,裂痕越来越多,没过多久,冰层尽数破碎,两色混沌兽脱困了。  

白雪薇杏口一张,一团白色火焰飞出,化为一条腰身粗大的白色火蟒,撞在了两色混沌兽的身上,它们的身体再次结冰,这一次,冰层没有再破碎。  

「仙焰!」  

王青山有些惊讶,青莲业火还是八阶灵焰,若是能够吞噬一团仙焰,大概率能够晋升为仙焰。  

白光一闪,一方白色的四方印章一现而出,四方印章亮起一阵夺目的白光后,瞬间涨大,砸在了被冰冻住的两色混沌兽身上,它们直接被砸成肉泥。  

入门级别的冰之法则奈何不了它们,仙焰可以,仙焰可是实物,而不是术法神通。  

白色火蟒再次飞起,扑向其他混沌兽,哪怕是三色混沌兽,也不敢触碰白色火蟒。  

一只鼠首鸟身的四色混沌兽飞了过来,跟白色火蟒相撞。  

一声闷响,白色火蟒的身体炸裂开来,化为一大片白色火焰,淹没了四色混沌兽小半个身躯,它的身体快速结冰,不过很快,四色混沌兽体表亮起一阵夺目的四色灵光,四色灵光阻止了冰层蔓延。五名仙甲军气势如虹,一色和二色混沌兽根本挡不住他们,三色混沌兽的话,需要他们联手灭杀,四色混沌兽就难了。  

王青山和十几名剑修负责对付一只酷似螳螂的四色混沌兽,镰刀般的螳臂是青色的,上半身金色,下半身紫色,翅膀是红色。  

这只四色混沌兽的反应很快,无数道凌厉的剑光从天而降,还没落在它的身上,它的翅膀轻轻一扇,出现在数十里之外。  

虚空波动一起,一只白色大手凭空浮现,拍在了它的身上,它的身体快速往地面坠去。  

五颜六色的粗大雷柱从天而降,陆续击在它的身上,传出一阵凄惨的哀鸣声。  

相对于五行法则,雷之法则、冰之法则、风之法则、毒之法则等法则对付混沌兽都有不错的效果。  

王青山没看到在场的仙人能够驱使神魂法则、空间法则、梦之法则等法则,想要掌握法则之力有多种途径。  

第一种,通过修炼的功法,耗费大量的时间参悟,大多数仙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;第二种,服用蕴含法则之力的道丹,比如火之道丹、雷之道丹;第三种,特殊的仙器,悟道珠、悟道佩、悟道塔等等;第四种,万慧仙符,能让仙人悟性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;第五种,时光大阵,在阵法之中参悟十万年,外界只是过去几千年甚至几百年;第六种,九窍仙酿,饮用此仙酒,可以大幅度提高悟性;第七种,本命灵兽,御灵师借助本命灵兽,参悟出跟本命灵兽属性一样的法则之力,第八种,借助十大仙木参悟法则之力,不过十大仙木都是极其罕见的,普通修士根本没有这个条件,第九种,服用悟道果。  

还有借助炼尸、鬼物参悟法则之力,大道三千,旁门八百,皆可成仙。  

类似的办法不少,对参悟法则都有很大的帮助,不过最厉害的是悟道果。  

悟道果是十大仙果之一,生长周期长达六千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