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9 真灵精血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「王道友道法高深,让妾身大开眼界。」  

曹玉真称赞道,满脸敬佩。  

王长生的实力越强,曹家越有面子,这么强的大乘修士都来参加曹家举办的论道大会,可见论道大会的含金量。  

「王道友这么快就将灵域修炼到大圆满,实在是难得,不过天煞魔君说的在理,你有雷杏玉仙果,肯定会有大乘修士盯上你,你多加小心。」  

倪天龙提醒道。  

「果实又没有成熟,不然我何必参加论道大会,我是想获得一些造化玉露,催熟果实。」  

王长生微笑着说道,这是实话。  

想要催熟雷杏玉仙果,需要大量的造化玉露,三瓶可不够。  

「天煞魔君这么快就败给王道友,我看魔界十大圣祖也强不到哪里去。」  

不醉真人戏谑道。  

同样是开窍者,天煞魔君这么快败给王长生,这让他觉得天煞魔君徒有虚名。  

他并不知道的是,王长生没有催动第二窍,不然天煞魔君败的更快,这是一件底牌,王长生不想被外界知道。  

以他大乘中期的修为,开一窍,灵域修炼到大圆满,可以震慑很多大乘修士了。  

「韩道友,你应该知道血光三圣吧!」  

曹玉真没有回答,转移了话题。  

「听说过,他们是血光界的大乘修士,精通合击之术,曾经跟大乘后期修士交过手,不落下风,怎么?他们跟天煞魔君有什么关系?」  

不醉真人疑惑道。  

「据七月楼提供的消息,他们已经死了,被天煞魔君杀了,他败给王道友不是他弱,而是王道友实力太强,当然,这只是切磋,他有很多秘术还没有动用,真动用那些秘术,就是不死不休了。」  

曹玉真解释道,若不是曹家有事寻找血光三圣,迟迟找不到,跟七月楼打听消息,这才知道他们已经被天煞魔君杀了。  

「天煞魔君能成为魔界十大圣祖,自然是有真本事的,不过他确实不是最强的,听说魔界的梦魇圣祖开了两窍,跟真灵修罗蛛大战,打伤了修罗蛛。」  

秦浩开口说道。  

九元商盟经常去其他界面做生意,消息灵通。  

「梦魇圣祖也不是最强的,玄符圣祖才是最强的,血光界第一大乘血河邪君开了两窍,力敌真灵不落下风,根本不是玄符圣祖的对手。」  

曹玉真感叹道。  

王长生等大乘修士都有些惊讶,若不是曹玉真说起,他们根本不知道此事,这也是他们参加论道大会的原因之一。  

很多消息不会轻易外传,更不会传的人尽皆知,接触不到那个层面,根本不知情。  

王长生跟天煞魔君切磋,在场的大乘修士根本不会到处说,这样一来,一些大乘修士还以为王长生只是开了一窍。  

「开两窍都无法灭杀真灵么?」  

公孙鞅好奇的说道。  

「真灵也有强弱之分,若是开一窍的真灵,实力不比开两窍的大乘修士弱,并非开窍越多越厉害,秘术宝物灵兽阵法秘符等外物也很重要,长青界的长春子没有开窍,饲养了两只真灵后裔,都是八阶,一样杀了一名大乘初期的开窍者,玄月界的玄阵子凭借改良的上古大阵,一样灭杀了大乘中期的开窍者。」  

秦浩缓缓说道。  

没有无敌的修仙者,只是没有碰到强敌罢了,万物相生相克。「确实如此,不过能够开窍已经超过大部分大乘修士了,不是谁都跟长春子一样,饲养了两只真灵后裔,也不是谁都是玄阵子,能够改良上古大阵。」  

叶璇玑说出自己的看法,像长春子和玄阵子这样的例子还是少见的。  

「玄符圣祖的玄符化灵术挺有意思的,能在修行者身上铭刻符文,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。」  

汪如烟好奇的说道,天煞魔君有玄符化灵术,恢复能力极强,配合魔族的强大肉身,确实很受用。  

「据说这一门秘术来自天虚玉书,不过失败率很高,需要多种珍稀材料,还需要八阶制符师帮忙炼制,魔界十大圣祖之一的天符夫人也是玄符圣祖的手下,她是一位八阶制符师,玄符圣祖的几位手下都掌握了这一门秘术,这也是他们跻身十大圣祖的一大资本。」  

曹玉真解释道。  

玄符圣祖的几位手下利用玄符化灵术在身上铭刻符文,拥有不同的增幅,有的是速度,有的是恢复能力,有的是抗雷击能力。  

「我听说阴符神君也参加本次论道大会,他还没有到么?」  

王长生好奇的问道,这是秦浩透露的消息。  

阴符神君精通符篆之术,也是开窍者,汪如烟可以跟此人交流符篆之术。  

「还没有到,估计在路上了。」  

曹玉真解释道。  

闲聊了一个多时辰,曹玉真提议拿出东西交换,众修士都表示同意。  

王长生换到了两样开第三窍的材料,如此一来,他再找到五样开第三窍的材料,就能开第三窍了。  

除了开窍材料,他还换到了炼制玄天之宝的材料,妙德大师换到了制符材料,倪天龙对幻术类的材料很感兴趣。  

汪如烟和王玉岚都换到一些制符材料,李天河换到了两颗万钧果,都有收获。  

半个时辰后,不醉真人站起身来,拿出上百样材料,炼丹炼器制符布阵材料都有,说出自己要交换的材料。  

「琼光仙果?这可是酿造琼光丹的主药,琼光丹可是仙丹,韩道友,你有丹方?」  

秦浩好奇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