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74 韩家的谋划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某片青色海域,海水是青色的,仔细查看,海里有大量的青色海蛇在游动。  

一艘巨大的宝船快速在海面上行驶,速度很快。  

王向荣、王吞天、王寰宇等数十位船客站在甲板上,遥望远处的海水。  

“韩道友,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,还要多久到达天星群岛?”  

王向荣开口问道,他目前是炼虚中期。  

王长生炼化了真灵本源,修炼速度才会这么快,王向荣可没有炼化真灵本源,修炼速度不快,已经度过三次大天劫了。  

一名身材消瘦、五官俊朗的蓝袍青年站在一旁,双目炯炯有神。  

韩长祥,炼虚初期,他是韩雪梅的后人。  

“不出意外的话,用不了半个月就能到达天星群岛。”  

韩长祥笑着说道。  

他只知道王向荣是王家修士,不知道王向荣的具体身份。  

王向荣点点头,算一算时间,王青烽也快要把宝物炼制出来了。  

闲聊了一会儿,王向荣离开了甲板,朝着舱室走去。  

他来到一间舱室门口,房门打开了,王青烽走了出来,面露喜色。  

“怎么样?炼制出来了么?”  

王向荣开口问道。  

王青烽将王向荣请进去,关上房门,右手一翻,取出一个灵光闪烁的九色葫芦。  

九焱葫,中品通天灵宝,族内的炼器师已经炼制出半成品,王青烽要做的是将九焱玉炼入半成品,成为真正的中品通天灵宝,极大缩短了时间。  

若不是族人帮忙,省却了不少工夫,王青烽也没办法这么快炼制出九焱葫。  

王长生有一件朱雀瓶,也是中品通天灵宝,收取七阶冰焰不是问题,不过那件宝物在王长生身上。  

王长生闭关修炼,不可能把宝物都放在家族宝库,自然是随身携带。  

族人可以弄到九焱玉炼制宝物,收取七阶冰焰,也用不着惊动王长生了,若是弄不到九焱玉,他们才会惊动王长生。  

幻月宝镜是镇族之宝,平时都存放在家族宝库之中,随时可以带上,这件九焱葫炼制出来后,属于家族的公共财产,族人执行任务,需要的话,可以申请动用九焱葫。  

“太好了,有这件宝物,收取七阶冰焰就容易多了。”  

王向荣高兴地说道。  

闲聊了几句,王向荣就离开了,返回自己的舱室,打坐调息。  

小半个月后,跨灵宝船停靠在七星岛附近,韩长祥派人通知王青山等人,让他们下船。  

王青山七人进入七星岛,乘坐传送阵,离开了七星岛。  

某片海域,一座辽阔的岛屿,从高空俯视,上窄下宽,酷似一个巨大的葫芦漂浮在海面上,这是韩家的祖地。  

岛屿西南角,一座上窄下宽的高峰,远远望去,酷似一个巨大的葫芦。  

葫芦峰,韩家的重地之一。  

山顶坐落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,牌匾上写着“葫芦殿”三个金色大字。  

大殿之中,一名五官艳丽的青裙美妇坐在主座上,面色凝重,韩雪瑶等几十位族老分坐在两旁。  

青裙美妇叫韩一晴,合体后期。  

韩家目前有十二位合体修士,看起来无限风光,背后的压力,只有韩家自己才清楚,合体修士越多,对渡劫材料的需求越大。  

两千年内,有三名合体期族老要渡第五次大天劫,很难度过这一关,韩一晴也要渡第四次大天劫。  

韩家先祖救过万海真君,帮过万海真君的大忙,万海真君晋入大乘期后,为韩家遮风挡雨,韩家才能发展这么快。  

韩家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,才炼制出跨灵宝船,不过韩家跨灵宝船的战力比不上叶家的冰狮号,从两艘跨灵宝船的路线就能看出来。  

冰狮号在玄阳界到处跑,韩家的跨灵宝船只在青璃海域和玄灵大陆往返,除了跨灵宝船的战力,跟万海真君和叶家的影响力也有关系。  

说白了,韩家就是帮万海真君做事,万海真君的影响力仅限于青璃海域和玄灵大陆。  

“万灵墟即将开启,我亲自带队,希望能够将那只七阶九彩虫捕捉到手,最不济也要得到一些九光神泥。”  

韩一晴沉声道。  

韩家在万灵墟发现了一只七阶的九彩虫,那是万余年前的事情了,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不知道那只九彩虫是否海活着。  

韩家打算出动五位合体修士,前往万灵墟寻宝。  

“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只要那只九彩虫还活着,找到它的位置,肯定能够抓回来。”  

韩雪梅信心满满。  

她已经度过四次大天劫,第五次大天劫在两千年内降临,得不到高阶的渡劫材料或宝物,她没办法度过第五次大天劫。  

“希望吧!一泷,你们留守家族,希望能够抓到那只九彩虫。”  

韩一晴吩咐道。  

韩一泷答应下来,面色凝重。  

天乌群岛,金鸦岛。  

一座僻静的青瓦小院,王永浩正在向崔瑶汇报。  

自从王青烽下令后,崔瑶就调集所有人手,暗中留意有关万灵墟的消息,又或者万灵墟的地图。  

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,她确实收集到不少关于万灵墟的消息,还有一些地图,真实性就难以验证了,需要亲自进入万灵墟才知道。  

崔瑶取出一面淡青色的传讯盘,打入一道法诀,王青烽的声音响起:“我们回来了,就在外面。”  

“太好了,青烽老祖稍等,我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