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06章 要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不说皇后如何难受。  

如今后宫是百废待兴,她小月子也不能安生坐。  

她亲自叫人去跟陛下说了,虽然不能大操劳,可毕竟是特使时候,事还是要管。  

只拉着叫贤妃帮忙。  

舒乘风欣然答应。  

他本意也是想抬举抬举苏贤妃的。  

太后此时虽然想扶持叶贵妃,倒也没有与舒乘风对着干。  

何况,叶贵妃也确实不是个管事的料子。  

不过,太后没有直接做什么的原因,还是皇帝对与皇后的维护。  

她之前本想做点什么,反正宁皇后又小产了,这都几次了,以后能不能生还不好说呢。  

要是就此…  

可皇帝的出言维护太直接,倒是叫她不好做什么了。  

这几日,搬去了后头的太妃们有几个病了的。  

最严重的就是丽美人。  

自打先帝过世了,她就整个人都病的浑浑噩噩。  

如今不过是熬日子罢了。  

二皇子也没出来的希望,她一点指望也没了。  

“娘娘,交芷宫那边,丽美人不行了。”  

“太医怎么说?”叶太后淡淡的。  

“太医的意思是,就这两日了。”费姑姑如今也成了费嬷嬷了,她过来道。  

“那就该怎么办怎么办吧,一个罪人,不必费心了。”  

“是,翁御医告老了,太医院还有几位也一并告老了,如今陛下的意思是叫齐太医做太医令,黄太医为副。”  

叶太后叹口气:“齐太医,是我用了多少年的人,皇帝有心了。”  

“是啊,陛下是您亲生的儿子,自然一心向着您呢。先前皇后那事,您也别往心里去了。”费嬷嬷道。  

“罢了,我有什么好往心里去的。他愿意就这样。”太后摆摆手。  

“对了,先帝跟前那些人…”叶太后问。  

“向公公说是出宫养老去了。还有几个也是一样回乡了。其余人还都在呢。也有调出去的。”费嬷嬷道。  

叶太后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了。  

向公公怎么可能养老去,应该也是…回老家了。  

哼,个老阉人,死了好。  

此时的北宸殿里,舒乘风看着上官霸。  

“许将军他们已经回去了,如今看守京城还是上官统领。”  

“臣谨遵圣旨。”上官霸倒也不卑不亢。  

“朕给你派一个副统领,就丁敏吧。至于卫宵,以后就负责皇宫禁卫军,上官统领有什么意见吗?”  

“臣无异议。”上官霸早知有今日,这比他想的好多了。  

最坏的结果当然是一死。  

不过他倒也算是个问心无愧的,虽然过去忠心先帝,可这个职务不就这样么。  

只能忠心陛下,到最后没倒戈,也没做什么。  

算个忠臣吧。  

如今陛下只是分权,他依旧掌管京城禁卫军和巡城衙门,只是将看守皇宫的指责交出去了。  

或许再过几年,他京城禁卫军巡城衙门统领也要交出去,至少也算和平过渡吧。  

也是没什么好说的。  

至少他还是好好的,可余涛和杜启已经下狱了,最后也难逃一死。  

不得不说,上官统领对于新帝的观感还是好的。  

先帝过世前几年,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…简直没法形容了。  

饶是如此,新帝倒也没有赶尽杀绝的对待老臣,还有什么好要求的呢?  

舒乘风的事是真的多,上官霸一走,就是礼部的人来了。  

今年还是景训二十七年。  

礼部来,当然是为了登基大典的事,一时还没找到好日子呢。  

“臣等查阅过了,最合适的日子,是来年正月十九这一日。”礼部尚书有点担心,要是陛下不想等呢?  

“也好,时间充裕,够你们安排。”舒乘风无所谓,就算是后年办又如何?  

他已经是皇帝了。  

“是,臣等定然竭尽全力。”既然陛下没意见,那就最好了。  

又奉上几个年号。  

他们这一支的皇帝,都是用景字为年号第一个字的。  

如先帝的景训,景乃前景光明,训为教,是要谨记先贤训导,明心明志的意思。  

可惜…  

舒乘风看了看礼部送上来的字,最后还是自己提笔写了一个:靖。  

靖,安也。  

自然是个好字。  

礼部众人自然只有夸赞的。  

就此定了新的帝号,景靖帝。  

来年,便是景靖元年。  

而今,还是要延续景训的年号的。  

等忙过了这一阵子,很多事终于走上正轨后,已经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底,马上就要进入腊月了。  

雁南归也终于能单独见着了皇帝。  

北宸殿里,雁南归笑盈盈的:“臣妾给陛下请安了。”  

“来。”舒乘风笑着伸手。  

雁南归过去拉着他的手:“陛下如今可习惯么?臣妾如今称呼老出错。前儿见着皇后娘娘,张嘴还是太子妃…”  

“呵呵,错了改过来就是了,朕也还好。”舒乘风。  

“瞧着,陛下可是习惯了。”雁南归笑盈盈的。  

舒乘风一时没说话,他叫她来之前想了一下,这女人如今见了他会是什么样。  

会不会也有点战战兢兢,或者小心翼翼?  

至少他如今见着皇后的时候,皇后便是这样的。  

他倒也没有细想,只是如今看她还是这样说话,就莫名觉得这样就很好。  

“朕是忙的厉害,瘦了些,你怎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