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09章 生产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“你也是为我好。不过也急不得。看看吧,生了这一胎,她能不能成为昭训。”太子妃道。  

“奴婢估计不能。太子殿下并不在意她吧?自打她怀孕,殿下也没去几次。尤其是上回闹出那些事,殿下更是一次都不去了。也是为孩子,不然只怕是迟早也不理会她了。”  

太子妃嗯了一声:“叫人好好看着吧,好歹叫她平安生出孩子来。”  

“是,娘娘放心吧。”素锦心说,怕是大人不要紧吧?  

孟海疆。  

春日风大,舒乘风站在高处远看去,其实如今不太能看出什么痕迹,这里的人多数住帐篷。  

就算是倒塌了,也不至于能立刻砸死人。  

最大的损失,大概就是牛羊受惊跑了不少,不过花些时间也能找回来。  

此时陪着他的是本地的官员和将军们。  

有些事中原派来的,有些是本地的。  

很好区分,本地人长得比较黑,脸上发红。  

服装也不太一样。  

舒乘风一路风尘仆仆,来了这里也很累。  

好在这里本地的官员们倒是都很实诚。  

一来就告诉他损失不大,就是麻烦。  

主要是这孟海疆因人少,就狼多啊。  

跑了的牛羊就可能被吃了。  

于是,第一件事就是阻止人替老乡找回牛羊。  

大家的帐篷塌了自己重新弄起来就行,所以情况比想象中好太多了。  

所以,这不算严重的天灾对于本地人来说不算大事,这样的情形下太子殿下来了,他们自然高兴。  

很快,本地几家亲王也都赶来了,拉着太子就要去喝酒。  

说是亲王,其实等级差不多就是侯爵。  

他们是最早时候,孟海疆王的血脉。  

后来一直被册封了亲王,待遇是跟中原的侯爵一样的。  

只是地方特殊,就叫亲王了。不过他们是世袭罔替的,不会降爵。  

他们是手里都有兵马的人,不过比起北方的游牧民族来,他们还算是很喜欢和平的人。  

这些年,朝廷更迭,对他们不错。他们也就没有反叛的心思。  

而有他们坐镇,更西面的国土也安全。他们甚至抵御着与北方草原接壤的地方。  

叫坨陀人不敢滋扰。  

所以真的很重要,因为重要,舒中敬这样刻薄的人上台也不敢苛待一丝一毫。  

还嫁过来一个妹妹呢。  

只是那位公主没能适应这里的饮食气候,早早没了。倒是留下了一个小王子。  

还是个小世子,日后也要继承一个王位的。  

这位世子说是小也不小了,今年也十七岁了。  

他是由他母亲淑宁公主的侍女养大的,侍女后来做了嘎贡亲王的侧妃。  

这位嘎贡亲王也是个有意思的人,自从淑宁公主死后,就没再立大妃。  

虽说下面子嗣也不少,可嫡出的就这么一个。  

按说,有中原血脉,他理应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。  

但是嘎贡亲王喜欢他,所以顺理成章他就成了世子。  

对于大衍朝廷而言,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了。  

这孩子见了太子,先按着他们孟海疆的规矩行礼,又按着表兄弟的礼叫表兄。  

太子放得下身段,在这里倒是与几位亲王,以及一众当地的官员相处的很融洽。  

就是喝酒喝的受不了…  

这里的人拿酒当水喝啊。  

就在太子在这里,一边如鱼得水一边痛不欲生的时候,府里金奉仪终于要生了。  

时间是三月二十的夜里。  

太子妃早有预备,自然人也到齐了。  

雁南归可懒得去,所以就在霁月轩里。  

早早吃了晚膳就睡了。  

金奉仪是头胎,毕竟没那么容易生出来,她折腾了好久,到了后半夜,终于到了那个时候。  

随着里头孩子的啼哭,产婆也终于是放心了。  

倒也不必出去报喜了,太子妃早就回去了。  

“恭喜金奉仪了,是个皇孙,身体健康。”产婆笑呵呵的。  

金奉仪一笑:“好,都有赏赐。”  

她挣扎着:“你们只管忙着,明早,想必府里还有赏赐的。”  

几个产婆都笑呵呵的应了。  

心想不管怎么说,生的是个皇孙呢。她们赏赐肯定是跑步了的。  

金奉仪看过了洗干净的孩子,才放心的睡过去,终于生出来了,母子平安。  

她也算是放了心,不管怎么样,日后进了宫。位份就不会太难看了。  

何况,这还是太子殿下次子。  

第二天一早,正院请安的时候,众人都知道金奉仪产子的事了。  

太子妃自然给那几个产婆赏赐了。  

又吩咐了人好生照顾她们母子。  

众人该赏赐的赏赐,该送礼的送礼。当然这里头不包括雁南归。  

她不赏赐,也没人说她什么。  

就算是想说,这种事又不是规定必须要的,所以不给就是不给了。  

太子妃欢喜,当日就给太子写信了。  

回到了霁月轩里的雁南归笑了笑:“东西呢?”  

降香道:“院子里呢,您是要…”  

“拿着东西跟我走,叫栓子一起。”雁南归笑道。  

“良媛,今日…”降香犹豫。  

“走吧。”雁南归没解释笑盈盈的。  

锦华苑里,丁昭训嫉妒死了,这贱人竟生了儿子。  

她又不敢做什么,只能含沙射影几句。  

雁南归忽然来了,她吓得一个哆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