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37章 闲逛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一阵微风来,将她的衣摆轻轻一吹,便有衣袂翻飞。  

这样一个平常的瞬间,她倒是没在意。  

可就有江南才子远远的看见了。  

或许脸都没看清,可才子们总是浪漫的。  

他们愿意相信想象中的绝色美人。  

所以,便有了好几首诗词的传唱。  

不过此时,倒也没有人知道。  

众人进了别院,舒乘风拒绝了官员们的邀请。  

不过须臾,慕容氏的人还是来了。  

来的是慕容晚晴的父兄们。  

自然,舒乘风也见了一面。  

后院里,雁南归更衣:“慕容良媛去见她父兄了?”  

“是啊,奴婢看慕容良媛换了一身百蝶穿花裙,梳着个挺高的发髻。”降香道。  

“应该的。”雁南归换好了衣裳就坐下来喝茶。  

“是啊,如今是慕容良媛该高兴的时候。过几日回府去,也就没这份心思高兴了。”降香道。  

“府里啊…”雁南归摇摇头:“说毒死人就毒死人。砒霜这种东西不算难得。可府里进出是要检查的。轻易就拿来了?”  

“虽说是要检查的,可要是夹带进来…难免也没有要查的那么仔细。”降香小声:“这府里,有时候…带东西进来,贴身的话,门口也不好查。只是塞点钱就过去了。倒是不知怎么就叫那韩承徽喝进去了。”  

“那谁知道呢,左不过就是丫头们做的,或许她们自己也不知道。搬去了福玉阁里,不是边缘地带么。”雁南归摇摇头。  

“是啊。可惜了韩承徽,小产的不明不白,死的也是不明不白的。”蝉衣也摇头。  

“卷进旁人的争斗里,要是自己站不稳,死了也白死。说不得还要背着罪名死。”雁南归道。  

不用几日,就是韩承徽挑唆谋害,然后自己畏罪身亡了。  

不然还有更好的棋子来平息宁氏和叶氏的闹腾?  

至于冤不冤,前朝后宫多少人,都死的悄无声息,算什么呢?  

“快别想这些不高兴的事,天气这样好,良媛要是有精神,去这里花园看看?奴婢刚才问了,这别院里的小花园里,颇有些意思呢。”  

“花园就算了,明天要是可以,就出去走走。殿下还欠着我一场戏呢,就算不看戏,我也想出去走走。”雁南归道。  

“那也好,那现在,您歇会?”蝉衣问。  

“嗯,就坐一会吧。”  

前院里,慕容良媛见着了娘家人,自然欢喜。  

听着父亲训导了一番,又问询了家里的事。  

“府中一切可还好?”慕容谚问道。  

“回父亲的,一切还好。”慕容良媛道。  

“那就好。此番殿下带你来,倒也是好事。只是如今京城中,局势并不明朗…”  

“父亲,依着女儿看,太子殿下定能突出重围的。”慕容良媛笑道:“父亲和哥哥放心吧。”  

“哦?你倒是有自信。”慕容谚笑了笑。  

“女儿的自信,是父亲给的。要不是父亲您看好太子殿下,也不会将女儿送去宫中了。”  

既然送去了,自然是要上下打点的。  

能叫慕容晚晴进太子府,也是费尽心机。  

“父亲对你有信心。你也是父亲认真教养出来的丫头。自然是父亲心头最要紧的孩子。好好的跟着太子。慕容氏的辉煌,就靠你延续了。”慕容谚心里很清楚,朝廷在不断的削弱慕容氏的影响力。  

也许如今看不出,可过个几十年呢他的子弟他很清楚,本家拿不出几个有出众学识的了。  

他的父亲和叔父都年迈了。  

做了一辈子的文坛泰斗,不愿意服输。  

他自己也是一样的。  

总要…延续这份辉煌的。  

要是晴儿不行,还有香儿。她们都是精心教养长大的女孩子。琴棋书画,诗书歌舞无一不精。  

天生适合陪伴君王。  

太子要是能行最好,若是不能…  

慕容谚面上不肯露出丝毫,只是鼓励勉励。  

当日,慕容良媛自然留在了前院里。  

送走了慕容家的人,她就去见太子了。  

很快便是诗辩会。  

正在秦山书院里举行,秦山书院里并没有女子不能去的规矩,不过也没有女学生。  

所以雁南归也压根没兴趣去看,就求了太子要去逛一逛。  

太子便把卫宵留下来了。  

“你跟着她,她也是个知道分寸的,不必太过担心。”  

卫宵应了是。  

最后,太子殿下带着慕容晚晴和金奉仪去了。  

雁南归舒舒服服吃了个早膳,打扮好之后出口门去。  

因为今日,才子们都涌入了秦山书院里。  

街上人少了不少。  

不过百姓们顾不上这事,还是要过日子的。  

雁南归今日穿着一身浅紫色的裙子,梳着比较简单的发髻。  

也没戴太华丽的首饰。不过马车太过出众,前后跟着二十几个侍卫护卫着,怎么也不会被看成是普通人。  

她下了马车,叫侍卫后头远远的跟着,自己带着蝉衣和落葵转着。  

街上的人见了她,都不伦不类的行礼。  

都知道太子殿下来了,还有些随行的人。  

谁知道眼前这个美的不像话的小娘子究竟是谁啊?反正得罪不得。  

大户人家的女眷脾气也都大,不小心得罪了,那就是个尸骨无存。  

本地大户人家都这样,何况是外头的?  

“这位姑娘,敢问你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