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12章 出狱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再不用夜不能寐,每天都被折磨了。  

他终于能回去了?  

宫中,舒中敬没见他,只是叫人传话,日后要循规蹈矩,不许再犯。  

并且要罚半年的俸禄,还有抄写百遍孝经。  

八皇子恍惚的去了周敬妃的仪元宫。  

周敬妃直接迎出来:“我的儿…你受苦了!怎么瘦成这样了?”  

八皇子看着他母妃额头上的疤痕,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他只觉得恍惚。  

母妃怎么会为他求情呢?居然还把头磕破了?  

周敬妃拉着他已经哭出声来,可八皇子却没有丝毫真实感。只是觉得,自己怕是做梦了。  

纵然这半个多月就没睡好过一次,可难免也是会做梦的。  

“我的儿,你怎么了?快进来。”周敬妃哭了半晌,感觉到他的沉默,忙拉着人进去。  

七皇子一脸阴郁的站在里头,看着他们。  

八皇子见了七皇子,就是一愣,随即往后退了好几步:“不是我不是我我错了…”  

“你七哥也原谅你了,你这孩子也是糊涂…你怎么能…怎么能对你七哥下手啊?啊?你们两个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啊!”周敬妃哭道。  

七皇子忽然嘲讽一笑:“母妃不知道么?八弟为什么对我下手,母妃一点也不知道么?”  

周敬妃一愣:“你说什么?为什么?”  

“还能为什么?今日,母妃因我脸毁了,就把八弟当成宝贝。恰如昔日,母亲把我当成宝时候,八弟也该是今日我的心境。亲生兄弟,却不一般的对待。母妃你说来日,我们能不能和睦相处呢?”七皇子嘲讽的笑着。  

周敬妃张大嘴,却说不出话。  

“母妃是怎么会觉得,他毁了我,我却还能原谅他?并且支持他夺嫡,然后在他手上苟延残喘呢?母妃,你太自负了。我废了,老八也一样废了。除非你再生一个吧,那样我就支持他。不然…呵呵。”七皇子说罢,就径自走了。  

周敬妃叫了一声:“禹儿…”  

却也没留住他。  

舒禹风出了仪元宫,就径自出宫去了。  

回府就直奔阿萝的院子里。  

阿萝住的仅次于正院。  

七皇子如今更是不会顾及那么多,他从回来之后,就没去过正院。  

只一心宠爱阿萝,并不会在意别的了。  

八皇子对七皇子一番说辞,就像是没有感觉一般。  

周敬妃震惊之余,也没顾上安抚他。  

许久后,才缓过神。  

她心里无疑是难过至极,她两个儿子,本来她老来有靠,不管能不能夺嫡成功,都是进退都可以的。  

可如今,外头的人还没怎么样,两个儿子已经成了死仇…  

她比谁都清楚,老八本事不行。老七才是那个最有可能夺嫡的。  

可老七的脸…除非其他皇子都死了,可那怎么可能呢?  

留八皇子吃了一顿饭,就叫他先回去了。  

后头的事,她还需要好好谋划啊。  

太子府中,太子和太子妃都没说要给大皇孙大办满月酒。那就是不大办了。  

毕竟如今还是庶长子。  

太子妃毕竟自己想生,就不会允许庶长子出风头。  

而太子自然是顺着她来。  

明日就是佳敏郡主的受封礼,请帖自然也送到了太子府。雁南归这里,也理应多一份。  

但是并没有她多一份的,显见长公主也并不把她当自家人。  

雁南归无所谓,给她也不去。  

太子也不会去的,并不仅是因为与长公主关系一般。  

还有就是一个郡主的受封,不该劳驾太子去。  

再有就是,他更要避嫌,雁大将军的家眷,去做什么?  

尤其是,雁锦菲可是雁凌云完全不喜欢的女儿。  

所以,从那天陛下给雁锦菲赐下这个爵位开始,当晚就叫人去北边送信。  

可信送的石沉大海。  

雁凌云丝毫没有表示。  

是他的骨血又如何?他都已经薄待了嫡妻生的两个孩子了。一个算计出来的孩子,他不可能心疼。  

雁锦菲得不到来自父亲的任何礼物。自然雁南旭也就不会给她什么。  

老太太没法不给,但也只是意思意思。  

反倒是雁南寄最是上心,重金买了一套头面给她。  

俨然一副好哥哥的样子。  

既然请帖不肯送给雁南归,那雁南归自然不会给她送礼了。  

哦,有请帖也不送,您算哪个墓碑上的人啊?  

二房邹氏也送了礼,不敢心情怎么样,面上是不敢表露一二的。  

得知自己父亲,大哥,还有大妹妹都没送东西,雁南寄气坏了。  

父亲大哥他是不敢说的,可就在自己院子里骂雁南归不懂事。  

“如今是攀高枝了,竟丝毫念着姐妹情谊!这样的大事,竟也不肯送礼回来。”  

小厮是附和,心想当初大姑娘在家时候,您买礼物还不给她呢。  

如今人家不给也正常啊。  

“三妹妹送了什么来?”雁南寄又问。  

“是些时新料子,还有四姑娘喜欢的墨,说是很难得的。”小厮道。  

“这还差不多。”雁南寄道。  

小厮心说这可真是绝了,哪个是您亲妹妹?  

其实府里的下人又不傻。昔年怎么回事,年长些的也都知道。  

跟着雁南寄的小厮是年岁不大,可他爹娘也是府里的奴仆,什么不知道啊?  

这兄妹俩落在继母手里,活活被养成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