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98章 往事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,二婚必须嫁太子雁锦程气呼呼的走了,名字自然是要改了的。  

这个倒是没什么,他更难接受的是婚事。  

他走后,老夫人起身,面色不怎么好看:“这孩子,是叫那女人养废了。如今这样,算是无用了。”  

范妈妈上前:“老夫人这是…”  

“自从大姑娘进了太子府,雁家就不可能独善其身了。长公主不服,自然是要另谋出路的。”  

“是啊,这长公主先是想跟七皇子结亲,如今还想着十二皇子…哎…又想直接叫二公子娶曹家的女儿。这样…怕是在陛下那,也不讨好。”范妈妈道。  

“她只念着自己是陛下亲妹妹,可没想过皇权在上,再是亲又如何呢?这不是,八皇子害了七皇子,自己也落得身陷囹圄?”老夫人摇摇头:“自从兰氏死了以后,你老爷就死了心。就算是长公主后来又生了那么一个孽障,也是见不得的法子。他们夫妻之间,又哪里还有丝毫情谊?”  

“终究是我小看了大姑娘,大姑娘和离往太子府走,终究也把她父亲的慈父之心叫醒了。如今,他只是念着这三个都是他发妻生的。所以叫他改名字。”  

殊不知,改名不要紧,可这就是要与长公主分割开。  

“哎,老奴直言,昔年要不是长公主不顾脸面非要进府,咱们家是何等和睦样子。哪里会是如今?昔年夫人尚在,对您也是孝顺有加,便是对二房,也是极好的。”范妈妈道。  

老太太只是点了个头,并不曾接话。  

王家也是大族,可终究,不是世家。  

并无那么深的底蕴。  

当年的兰氏确实好,才学出众,样貌也是一等一的好。  

女红中馈更是没的说。逢年过节,她迎来送往,待客做东都是极其妥帖的。  

她从未给雁家丢过脸,毕竟那时候雁家也不过侯爵,可她兰家可是国公府。  

人都说,国公府的姑娘嫁给雁家,也是下嫁。  

那时候战事平息,这几家功臣家里,都是烈火烹油一般的好光景。  

实在是好,哪里都好。  

唯独不好的,就是她这个做婆婆的,处处不如自己的儿媳妇。  

兰国公两个女儿,出嫁都是十里红妆,陪嫁的东西真是叫人大开眼界。  

兰氏出身尊贵,做事大方,时时刻刻都叫人觉得她完美,太完美。  

而且她与那时候还是少年将军的雁凌云,是神仙眷侣,恩爱异常。  

她是雁家的骄傲,却也是老夫人心头的刺。  

所有后来,她把一切都看在眼里,却什么都没做。  

冷眼看着长公主进府,冷眼看着长公主排挤兰氏。那时候雁凌云一年有半年不在府中。  

为防范北方强敌,尤其是当雁老侯爷过世后,他更是要常年驻守边疆。  

兰氏依旧是雁凌云的心头好,哪怕长公主进府,可一开始他不肯与长公主圆房。  

也是她劝的,她劝自己的儿子,越是这样,长公主就越是要与兰氏不对付的。  

毕竟她是长公主啊。  

最后雁凌云还是听了。  

那时候,雁南寄两岁。雁南归还没出生。  

后来,长公主终于和雁凌云圆房了,渐渐的,府中风向也就变了。  

老夫人也没做什么,只是没做什么,就是做了什么。  

兰氏再好,终究只是国公府的女人,尤其是,她的父亲母亲都已经在她出嫁后一年,陆续没有了。  

当年显赫一时的兰国公府成了过去,她只有一个出嫁的姐姐了。  

可长公主却盛宠隆重,时常接到陛下赏赐。  

渐渐的,兰氏越来越低沉。  

她怀上了雁南归的时候,雁凌云更忙,那时候他刚接掌了军中全部事物,回京的时间越来越短。  

雁南归两岁的时候,兰氏终究积郁成疾。  

也是这一年,长公主生下了雁锦思。  

那时候,雁凌云只是安慰兰氏,说来年就接她去代阳关,虽然那里苦一些,可也终究是在在一起的。  

可兰氏不是无知妇人,她很清楚不可能的。  

陛下不会允许雁凌云把妻儿接走。  

也就是五六个月,雁南归三岁头上,兰氏撒手人寰。  

长公主成了雁家嫡妻。  

没人觉得她是什么继室,毕竟兰氏最后这一年多里,府中隐约倒是把她当成了妾。  

兰氏死于肺病,最后的时候,她咳血而亡。  

那时候,她长子八岁,次子五岁,女儿刚满三岁。  

她给那时候只叫大姑娘的女儿起名叫雁南归。  

老夫人从不提起当年。她有时候会心虚,可多数时候不会。  

她没做什么,只是冷眼看着罢了。  

她没去管兰氏的死,也没管雁南寄被长公主养着起名叫雁锦程。  

更没管兰氏下葬的时候,雁凌云没回来会如何。  

其实雁凌云怎么会不怀疑妻子如何死的?只是他没办法。陛下盯着呢。那时候陛下还年轻。  

却已经很有些猜忌之心了。  

可他也依旧是审问了兰氏身边的人。只是无果。  

那时候,老夫人劝他要想开,只说兰氏是因为生了雁南归之后,就有些不对劲了。  

太医也背书,说有些女子生产后久不能见道夫婿,便是这样的。  

雁凌云,只顾着自责。  

便再也不能追寻什么了。  

老夫人的回忆,至此结束。  

可后面的事…雁凌云被陛下猜忌,能把长子带走,他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