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84章 原因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反正就这么几个人,两个良媛要喝热水,谁敢不给呢?  

雁南归这一觉,直睡到了夕阳西沉。  

这队伍离开了京城的范围之后,终于行进的快了点。  

不过毕竟还是没出京畿之地。  

今晚上头的意思是,不进城了,不然太耽误时间,直接就在外头立帐篷。  

帐篷是早就有人来立好了的,大家来了就可以至今进去了。  

大衍幅员辽阔,不过京城还是在靠北方。  

所以北方重镇就距离京城不算远。如果稍微加快一下的话,也就五六天就到了。  

此行的目的,是必州府。  

那里有一处行宫,修建的很好,是前朝时候就有的一处避暑山庄。  

不过本朝皇帝基本不会过来避暑,只是巡视边疆的时候住这里。  

毕竟从必州府过,就是承州府再过几个镇子以及过一条河,可就是白熊山了。  

代阳关就在那。  

那就是大衍北边的边关,过了代阳关,外面是一片草原,算是个空白地段,再往前,就是坨陀人的地盘。  

坨陀是吉祥地的意思,意思是他们居住的这片地方是吉祥的。  

其实坨陀人的祖先,与大衍王朝舒氏是有亲戚关系的。  

舒氏那时候还是赫连一族的时候,尚未进入中原。  

不过,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,如今舒氏已经是皇族,在中原休养生息。  

他们不在习惯草原生活,而坨陀人,依旧逐水草而居。  

过着不稳定的生活,也就难免时常不能果腹,继而骚扰中原。  

代阳关,是个很大的边关城镇,也是个天险。  

雁凌云就在这里,守了二十余年。  

话说远了,当下停在营地里。  

禁军里外把手,属于太子府的私兵也有一百多人。  

他们也来了六十人,正在属于太子的这一片地方守护。最大的帐篷自然是太子的。还有两个比较大一点的,自然是一个良娣一个良媛的。  

这一看就知道,属于雁南归这个超了规格了。  

还有两个很小的,就在后面。  

是夏氏和向氏的。  

进了帐篷,雁南归就自己找地方坐着,这里只是临时休息的帐篷,自然没什么好不好。  

还算勉强舒服吧。  

一个帐篷,用两个大屏风隔断,中间睡觉,两边一个是洗漱,一个是起居。  

后头还有小帐篷,给丫头住,栓子跟着前院的内侍们住。  

芫花从外头回来,她去打听消息了。  

“殿下在陛下那用膳呢,奴婢看着,咱们膳房的人也预备了,但是在外头,毕竟不齐备。”  

“嗯。”雁南归应了一声,她睡太久了,还真是很饿。  

“要是膳食一会来不了,可以去营地里走走么?我腰酸。”  

“咱们营地里,应该是可以的。”芫花道。  

雁南归就应了一声,披上一件薄斗篷,与芫花和落葵出去了,蝉衣和降香留着收拾帐篷里。毕竟虽然只睡一晚,可也要整理一下的。  

雁南归出来,就闻到了一股比较清新的味道,偏里头还夹杂了别的。  

微妙的有马身上的味道,以及一些饭菜香。  

她就笑了,作为太子府的人,她是极少能这么清楚的闻到这种烟火气。  

“走几步吧。”她朝着一个方向去,那边有几棵树,没什么人。看得见侍卫都在外围。  

跟再远处的禁军装扮不一样。  

太子府的侍卫装扮是青色劲衣。看起来挺干练的。  

走到了那边就见一个侍卫过来:“雁良媛,前面就出了咱们的营地了…要是没事,就不要去了。”  

“嗯,我本来就只是到这里。”雁南归看了他几眼:“你是卫宵?”  

卫宵忙道:“正是属下。”  

“倒也不必对我称属下,你也是正经从六品。”雁南归笑了笑:“你只管巡视吧,我就在这里站一会。”  

卫宵应了,却也确实不敢多呆。  

这一片虽然是太子的营地,可毕竟是个空旷地。叫有心人看见了,难免编排闲话。  

毕竟这是太子殿下的良娣。  

他只是担心这位乱跑出去出事,既然人家没打算,他就也没必要管了。  

雁南归就在树下站着,偶尔摘几颗草把玩一下,看着营地里的一切。  

不过也没多一会,就见夕阳彻底沉了,视野不太清晰了。  

便也就带着她们两个往回走。  

回到了帐子里,正好膳食也拿来了。  

栓子道:“奴婢正要去请您呢。”  

“哦,我去洗洗手,就用膳吧,你们也都用吧,出门在外不必讲究。”  

这一夜,太子也不会去任何人帐篷里了。  

他明显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。  

果然,雁南归吃完就早早入睡了,毕竟明天天不亮就要起来。  

果然,赶路要赶早,她头都没梳,就直接穿着斗篷盖着头上车了。  

反正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睡。  

等她睡醒了,来自京城的消息也传来了。  

“这是殿下叫人送来的信件。”蝉衣道。  

雁南归接了看过就叫她烧了。  

信中说的就是孟家的后续。  

二皇子保孟家还是有用的,毕竟陛下也离京了,弹劾孟家的人虽然用力了。  

可陛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。  

所以按照过法,也只是孟俊贤治家不严,革除身上官职。  

这就算是轻拿轻放了。  

刘氏尸身发还本家安葬,孟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